“明朝刘德华”帮朱元璋烧砖?南京城墙砖藏650年秘辛

撰文: 许祺安
出版:更新:

南京是明太祖朱元璋(1328年10月21日~1398年6月24日)建国之地,也是明朝初期的都城,直到明成祖朱棣(1360年5月2日~1424年8月12日)迁都北京前的政权中心。近日,陆媒报道,南京城墙博物馆展出的一块有著650年历史的城墙砖,竟然刻著一位名叫“刘德华”的造砖人的名字,引发网民热议。

据《陕视新闻》1月20日报道,朱元璋定都应天(今南京)后,在建造明应天府城墙时,曾动员江南地区数百万军民参与造砖工程。为确保城砖品质,每块砖上都刻有铭文,记录相关人员资讯,可追溯责任。

图为南京城墙博物馆所藏、刻有“刘德华”(红圈处)650年历史砖头。(《陕视新闻》微博)

报道指出,这块城墙砖上的“刘德华”其实是明初瑞州府上高县的一名普通造砖人,他在应天府城砖烧制中既担任“甲首”一职,又是“烧砖人夫”。该砖上的铭文写道:“瑞州府提调通判程益司吏艾诚上高县提调官县丞吕翊司吏赵用宾总甲黄原亨甲首刘德华小吏简文、窑匠晏文参造砖人夫刘德华”,详细记载了包括刘德华在内的多名参与人员。

报道解释,“甲首”是明朝农村基层组织中的管理者,负责指挥若干“小甲”;而“烧砖人夫”即直接参与烧制城砖的劳动者,包括取土、过筛、搅拌泥土、制印、晾干和装窑等繁重工作,是明朝城砖生产体系中的最基层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