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主播行为规范》令“带证”主播受捧 专家:平台和观众双赢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文化和旅游部周三(22日)共同联合发布《网络主播行为规范》,进一步提高网络主播专业性的要求,其中明确对于需要较高专业水平,如医疗卫生、财经金融、法律、教育的直播内容,主播应取得相应执业资质,并向直播平台进行执业资质报备,直播平台应对主播进行资质审核及备案。专家对此表示,有资质主播或成各大平台争夺方向,且对平台和观众而言是双赢。
据早前报道,《规范》共包括18条,涵盖网络主播应当坚持正确政治方向、舆论导向和价值取向,崇尚社会公德、恪守职业道德、修养个人品德,坚持健康的格调品位,自觉摈弃低俗、庸俗、媚俗等低级趣味,自觉反对流量至上、畸形审美、“饭圈”乱象、拜金主义等不良现象,自觉抵制违反法律法规、有损网络文明、有悖网络道德、有害网络和谐的行为,应当引导用户文明互动、理性表达、合理消费等内容。
《规范》下发后,多个平台开始对主播资质进行管理。《澎湃新闻》引述知情人士报遁指,抖音内部在此前已对类似的执业资质进行筛查,涉及医疗、财经、法律、教育等领域的专业直播,均已要求对方出示相关资质。腾讯旗下微信视频号团队亦称,涉及医疗卫生、财经金融、法律、教育等类型的账号,如缺乏相关资质,平台将根据违规程度给予封号、掐断直播、限制推荐、扣除信用分等处置。此外,平台还会结合用户举报、平台巡查、机器发现等方式,加强直播与短视频开播和发布内容管理。
长期关注直播行业研究的艾媒咨询CEO张毅表示,《规范》下发后,平台需要做的工作主要分为三类,一是严格执行,对于不符合规范的主播,需要及时整改;二要进行平台生态的整治,对现有主播加强培训、组织学习,做好对主播相关资质的筛查工作;三是对于受到影响的领域,需要进行持续进行相关主播的招募。他又认为,今次意味著有从业资质的主播将成为各大平台争夺的方向,相关整治短期内或对平台造成影响,但长期将对行业生态起到明显作用。
中国政法大学传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朱巍则认为,对平台而言,《规范》的出台降低了相关审核风险,更利于内容的高质量发展,有望改变原先主播行业学历偏低、专业素质不够、鱼龙混杂的状况,令有资质、真才实学的专业人士更容易脱颖而出,对平台和观众也是双赢。而上海汉盛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李旻针对直播电商领域表示,将主播带货行为与主播的执业资质和后续发展挂钩,可一定程序上解决直播电商领域的假冒伪劣、侵犯知识产权、虚假宣传、偷税漏税等问题,并有效规范直播带货野蛮生长的乱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