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约再向乌克兰“开大门” 克里米亚是破局关键
11月29日,北约各国外长聚首罗马尼亚首都布加勒斯特(Bucharest)召开一连两日会议。布加勒斯特是2008年北约首次宣布乌克兰、格鲁吉亚最终将会加入北约的地点,此种没有时间表、没有路线图的象征式举措间接引来了今天普京出兵乌克兰的局面。时隔十二年,回到历史旧地的北约秘书长斯托尔滕贝格(Jens Stoltenberg)就表明,北约对于其2008年的决定未有改变,将继续对乌克兰打开大门。
与2008年不同,乌克兰本年9月在普京策略乌克兰四州公投入俄之后已正式申请加入北约。不过,同样地与2008年不同,今天的乌克兰正处于与俄罗斯的战争状态,容许乌克兰加入北约无异于对俄宣战,因此大门是打开了,但乌克兰仍然不能进入。
在俄罗斯超过一个月不断以导弹或无人机打击乌克兰能源基建之际,现已入冬、温度跌至摄氏负数的乌克兰能否熬过本年冬天已成为最大挑战——乌克兰全国各地都采行限电,停电、停水、停暖气已成常态,政府更需设立数千个临时支援站,让民众取暖、充电、上网等等。
对此变局,美方就表明空防系统与能源设备已是其援乌优先项目,到场出席北约会议的国务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就表明会投入5,300万美元帮助乌克兰修复能源基建。
同时,为了对抗俄罗斯导弹攻击的威胁,美国国防部官员已表明正考虑对乌克兰供应能效有效拦截短程弹道导弹的爱国者导弹防御系统。俄罗斯前总统、联邦安全会议副主席梅德韦杰夫(Dmitry Medvedev)亦特意为此作过警告。在此之前,美国的雷神公司(Raytheon)和德国当局已分别向乌克兰交送了一些“国家先进地对空导弹系统”(NASAMS)和“IRIS-T SLM地对空防卫系统”。
第二轮僵局
随着冬季来临,乌克兰战场又再陷进了双方僵持的局面之中。这是自7月至9月以来俄乌战争上的第二轮明显僵持局面。
第一轮僵局的破解,由美国决定向乌克兰提供“海马斯”多管火箭砲(HIMARS)所造就。这套配备射程80公里高准绳砲弹的系统,改变了战场上俄军既有的火砲优势,最终更促成乌军9月的哈尔科夫(Kharkiv)大捷,以及俄军本月初从南部赫尔松市(Kherson)的撤退。
第二轮僵局由此而生。在东北哈尔科夫前线,乌军一直紧迫卢甘斯克(Lugansk,公投入俄其中一州)的斯瓦托夫-克雷米纳(Svatove-Kreminna)防线,近三个月未见战果。在南部赫尔松一方,俄军退回第聂伯河(Dnieper River)东岸,凭河而守,更隔河密集砲轰在西岸刚被乌方夺回、也被俄军先行断水断电的赫尔松市,双方凭河对峙,两方都难有进退。
谁能够打破这新一轮僵局?
三个变数
从大势来看,可预见对俄有利的变数有三。一是乌克兰人抵受不住俄罗斯的能源基建攻击,在寒冬中失去战意。二是欧洲抵受不住俄罗斯的能源战,因而援乌阵线破裂。三是美国在国会控制权变换之中难以维持对乌援助。
三者的可能性都不大。其一,根据本月民调,有高达96%乌克兰受访者愿意挨苦3至5年,如果最终能让乌克兰加入欧盟的话——可见普京的基建攻击对乌克兰人战意的冲击潜力有限。
其二,欧盟各国对于如何为俄罗斯能源出口设立价格上限、如何在欧盟层面压抑电价等问题虽然有不同意见,但在欧盟天然气存量高企之际,本年冬天已不成问题(明年如何准备过冬却是另一件事)。
其三,即将掌握美国国会众议院的共和党只有一小撮人是孤立主义者,在拜登民主党政府对乌态度不变之下,美国援助依然会是源源不绝的。
从战场事态来看,则有两个发展值得关注。首先,从赫尔松市撤退后,俄军就有了两三万较为精锐的部队可调到其他战线之上。从战争分析师到泽斯连基,都估计俄方会将主力集中在乌东顿涅茨克(Donetsk)的前线上,其中近来被俄罗斯华格纳雇佣兵团(Wagner Group)猛攻的巴赫穆特(Bakhmut)首当其冲。
巴赫穆特原有7万人口早已撤离,乌军在此坚守好几个月也抵住了俄军的进侵,双方更陷进了战壕战的状态之中。即使俄军兵员涌至,在此有所突破,巴赫穆特后方还有一连串控制在乌克兰手上的高度设防城市。打下了巴赫穆特,最多只能给俄军一个象征性的胜利,对整场战争的胜负意义不大。
乌军正部署反攻克里米亚?
另一方面,南部克里米亚却更为值得关注。虽然克里米亚早在2014年已为俄罗斯所夺,但“收复克里米亚”依然是乌克兰的战争目标,泽连斯基一直强调收复克里米亚的必要,最近亦有乌方军官预计收复克里米亚的行动将在来年启动。
从乌方的南部行动来看,克里米亚早已成为其首要军事目标。自8月以来,克里米亚的俄军空军基地、黑海舰队总部和舰只接连受袭,零星攻击到最近也时有发生;连接俄罗斯本土与克里米亚的刻赤大桥(Kerch Bridge)10月也曾受到攻击,导致桥上交通只能局部恢复;而从顿涅茨克马里乌波尔(Mariupol)沿亚速海北岸穿越赫尔松州到克里米亚的“陆桥”近来似乎也成为了乌军攻击的目标,双方在此前线交火尤烈——日前,在此“陆桥”上的主要城镇梅利托波尔(Melitopol)以北的一条对俄军补给甚为重要的桥梁就受到乌军破坏。
同一时间,在夺回赫尔松市之后,乌军也在第聂伯河出口处东岸的金本沙嘴(Kinburn Spit)发动攻击。
综合来看,乌军的企图就是要截断或扰乱俄罗斯与克里米亚及乌南俄控区的补给线,重施其收复赫尔松的故技。这一种攻击,已动摇了克里米亚居民的民心。一方面,战争使这个俄罗斯的海旁渡假胜地地位不再,如医院等民生设施也大体变成了为战争伤员服务;另一方面,克里米亚的俄罗斯人也开始变卖资产离开,而半岛上的一些反俄份子也更热衷作地下反抗。
在收复赫尔松市之后,乌军所有的“海马斯”如今已有足够射程攻击克里米亚北部的对外交通要道。日前更有报道称美国国防部正在考虑来自波音的提议,有可能向乌克兰提供射程高达150公里的砲弹,也许就是为了乌克南部反攻作准备。
克里米亚周边的南部战场发展将决定此刻僵局由谁打破。如果乌克兰久攻而未见战果,不愿长年陷入消耗战的欧美国家,也许就会以克里米亚为界(即是回到2月24日前的状态而非2014年前的领土划分),施压乌克兰与俄罗斯重返谈判桌。相反,如果乌克兰果真打进了克里米亚,普京就要决定要否进一步升级战事,而北约国家也要面对应否冒险让乌克兰寻求完全对俄胜利的抉择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