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地五大央企从美退市 中美金融“脱钩”经历历史性一天
对于在美上市的中资企业来说,2022年8月12日绝对是个值得关注的日子。一天之内,中国人寿、中国铝业、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上海石化五家在美上市的重量级中资中央企业一起宣布从美退市,为近两年在中美间不断发酵的中资企业在美上市问题敲响了警钟,同时也展现了中国政府在相关问题上的态度和意志。
单纯从市场管理的角度,中资企业从美退市好像就是中美围绕在美上市公司的审计标准(美方要求提供全套审计底稿)达不成一致,是在互相赌气,但在本质上,多数人应该都能看清楚,它就是中美对抗的产物,是中美经济与金融“脱钩”的表现,只要中美关系沿着目前的轨道发展,这种事迟早都会发生。
在这五家中央企业从美国退市后,可以更清晰预见,还会有越来越多的中资企业主动或被迫走到这一步,包括“正努力确保在纽约和香港同时上市”的阿里巴巴等非国资的中概上市公司。其它那些被列入预摘牌名单的中国概念股上市公司,恐怕都得有所准备。
中美围绕中资企业在美上市产生的争执已经有很长时间了,这期间双方进行过多轮谈判,从传统“双赢”角度,中美走到这一步绝对是双方的共同损失。在中美合作情况下,美国可以通过推动中资企业在美国上市,共享中国发展机遇,巩固美国在国际金融市场产业链的顶端掠食者地位,中国也可以从美国市场募集资金,用于国内经济建设,增强相关企业国际竞争能力和国家经济实力。
但是中美经济合作、共同发展的良好愿望终究敌不过两国政治对峙与地位争夺,而佩洛西访问台湾则绝对是个加速器,这个不负责任的政客为了自己能在美国“青史留名”,为挽救民主党中期选情,不惜一脚把中美关系踹进冰窟,耗尽了中美最后残存的一点高层互信,从她飞机降落台湾那一刻起,两国关系就彻底崩塌了。尤其是中国,恐怕再也不会相信美国政府在台湾问题上的任何承诺了。
而美国,从特朗普时代开始,在新保守主义的推动下,早就把中国锁定成为最主要战略竞争对手,终结了尼克松开启的对华接触政策,开始对中国遂行全面打压与遏制。拜登的中国政策虽然比特朗普“温和”一些,但是在连结盟友打压中国上,却比特朗普时代更有章法,也更具长远威胁。
在中美对抗不断激化、加深的背景下,美国不愿意再让中资企业在美国市场募资,认为这只会壮大中国企业与经济实力,会让美国在中美对抗中更为被动,其心态与封杀中国高科技企业与芯片产业一模一样。而中国也必须从经济、金融与产业安全等角度,重新考虑投融资布局,减少对美国的市场依赖,强化本国资本市场建设,为随时可能到来的中美决裂与台海冲突做准备。
所以,中美及两岸关系会怎么发展,金融市场是一面镜子,不管人们愿不愿意,有些事恐怕都要不可避免地发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