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根本性分歧不会消失”:默克尔正告拜登的含义

撰文: 叶侃
出版:更新:

“谁也不应期待从今天开始,我们与美国的关系就会沿着诸事顺遂的康庄大道前行,之前的一些根本性分歧,并不会随着白宫易主而自动消失”。
在拜登(Joe Biden)正式就职的次日,德国总理默克尔(Angela Merkel)就发出了这样明显有悖于“跨大西洋团结”的尖锐之声。

而就在一天前,即拜登就职的当天,默克尔还在向这位白宫新主传达着热情洋溢的问候,并期待与其携手开创德美关系的新篇章。一日之间画风骤变,其中缘由颇为耐人寻味。

造成这一鲜明反差的直接原因,是欧洲议会在就职次日为拜登献上的重磅大礼:当天,欧洲议会以压倒性多数(581票赞成,50票反对,44票弃权)通过了一项有关北溪二号(Nord stream 2)项目的决议,决议要求立即停止北溪二号项目建设,并呼吁所有成员国重新审视与俄罗斯的合作关系。

对于这一明显带有华府游说迹象的决议,作为始终力挺北溪二号项目的欧盟重量级领导人,默克尔自然对华府暗中干涉欧盟战略决策的越界行为感到强烈的不满乃至抵触。

+1

在决议通过的第一时间,默克尔就明确表示德国断然不会放弃该项目,并且对拜登发出了如文章开头所示的直言正吿。

在直接动因之外,默克尔正吿拜登的根本原因是其对在美国全球霸权总体衰落的大背景下,跨大西洋伙伴关系之未来走向的悲观预期。换言之,默克尔认为白宫易主或许会部分改变华府对待欧洲盟友的策略或技巧,但总体的对欧战略仍将延续特朗普(Donald Trump)时代的基调。

毫无疑问,欧盟方面对这一适才落幕的时代带来的创伤仍然记忆犹新。彼时,在“美国优先”原则指导下的华府在对欧洲盟友进行打压上火力全开。

欧美之间围绕“不公平补贴”与“歧视性关税”的贸易拉锯战几乎贯穿了整个特朗普时代,而在大选年,尤其是美国疫情全面爆发之后,特朗普政府试图以尽全力攫取“外部红利”的方式来挽救持续走低的选情,对盟友的压榨更是毫不手软,甚至到了锱铢必较的地步。

去年8月,华府在强力施压德国放弃北溪二号项目,并转买价格至少高出俄罗斯输欧天然气50%的美国液化天然气(LNG)不成之后,恼羞成怒的特朗普当局直接下令对所有参与北溪二号项目建设的欧洲企业实施全面制裁。

在拜登胜选之初,厌倦了反复无常的“特朗普式压榨”的欧盟曾经一度热切盼望即将履新的拜登内阁能够在跨大西洋伙伴关系上“大幅拨乱反正”。

+2

为此,布鲁塞尔方面甚至一度提出了欧美之间组建技术同盟,以联手反制中国对西方世界“技术霸权”之全方位挑战的官方倡议。但布鲁塞尔的热情并未得到来自华盛顿方面的相应回馈,如此严酷的现实让欧盟决策层逐渐意识到,跨大西洋关系并不会因拜登的上台而如己所愿的那样“重回正轨”。

更为棘手的是,即使是在华府建制派精英掌权,欧美关系相对平顺的时代,美国对于欧洲盟友的压制也没有一刻消停。

始于小布什(George W. Bush)时代,持续十五年之久的“空中巴士非法补贴案”让欧盟方面疲于奔命,发生于奥巴马(Barack Obama)时代的“大众汽车排放事件”与“德意志银行抵押贷款欺诈案”险些让这两大德国工业与金融支柱彻底倒塌。

这种前特朗普时代的灰色记忆,加之特朗普时代的“悲惨往事”,无疑让类似默克尔这样精明干练的欧盟领导人在处理对美关系问题上愈发谨慎。

而更令默克尔不寒而栗的是,之前特朗普当局很多打压欧洲盟友的手段居然获得了拜登内阁中不少成员的赞许。

譬如国务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就对特朗普当局不惜一切手段力阻北溪二号项目的行为表示高度肯定,这不能不令这位即将交班的政治强人在关键时刻打起十二分的精神,对华府新主发出的任何“改善欧美关系”的信号保持必要的怀疑与警惕。

因此,在拜登正式就职,并准备着手重整跨大西洋伙伴关系之际,默克尔发出这样看似与“欧美亲善”相悖,却掷地有声的正吿恰在情理之中。

而这一强音不仅意在提醒拜登内阁,今后处理对欧关系时必须尊重欧盟方面战略决策自主的红线,也意在敲打欧盟内部那些仍然对华府心存幻想的政客,让他们不要因过分亲美而无原则地出卖欧盟的核心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