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政府越来越“左”、越来越“绿” 未必是选民所愿?
10月21日的加拿大大选结果出炉,总理特鲁多(Justin Trudeau)领导的自由党继续成为最大党,但由于没法取得过半数议席,需要联同其他政党合组联合政府。左翼政党新民主党(New Democratic Party)和绿党(Green Party)将成特鲁多的拉拢对象。主要反对党保守党虽然取得最多票数,议席数目却低于自由党。特鲁多合组联合政府后的施政势将进一步左倾。然而,这个价值观倾向,又是否大多数加国选民所乐见?
自由党在大选中取得157席,未能取得过半数所需的170席,意味着将要联同其他政党合组联合政府。取得24席的新民主党和取得3席的绿党预计将会成为特鲁多的主要拉拢对象。
环保政策更“绿” 经济政策更“左”
今次加国大选的一大特征,是选民对气候政策的关心程度前所未有。选前有民调显示,接近30%受访者认为,气候变化是他们首三大关心议题之一。35%认为它是仅次医疗保健的第二关心议题。
今次选举,有约三分二选民投票给支持提高碳税(carbox tax)的政党(包括执政党自由党、新民主党、绿党和魁北克集团)。CBC评论员Kyle Bakx形容,这次选举的最大“胜利者”是碳税。加拿大绿党也在国会上赢得3席,是史上最佳成绩,甚至有机会加入联合政府,影响施政,迫使特鲁多政府变得更“绿”。
加拿大选举策略研究员Stephen Carter指出,环境政策是今次大选的头等议题(top issue),更形容这届加拿大大选是“气候变化选举”(climate change election)。他也分析指,自由党今次未有取得显著胜利,是因为他们在选举前最后五天,没有强调宣传他们的环保政策,于是很多著重环境议题的选民,便把票投给提倡进步型气候政策的绿党和新民主党。
过往四年,特鲁多在社会上高举大爱、包容的多元价值观,乐于接收移民,推动社区种族共融。不过,在经济政策上,特鲁多似乎就没有那么“左”。他虽曾扩大征收碳税范围、加速发展清洁能源产业等,应对《巴黎协议》减排目标。但是,一直有左翼声音批评,特鲁多在税务改革、减少石油及天然气开采等政策上模棱两可。今年中特鲁多政府更强行投放45亿加元(约266亿港元),扩建国内跨山输油管(Trans Mountain pipeline)系统,被批评是将经济发展凌驾于环境保护。
自由党的主要拉拢对象新民主党,政纲极富福利主义左翼气息,主张向富人加税、落实全民药物补助、广建公营可负担房屋。在气候问题上,也强烈主张政府尽快履行减排承诺,要求提高碳税征收额度。另一小党绿党,更是鲜明地主打环保政纲,要求特鲁多落实更加激进的绿色政策。
所以,当特鲁多未来筹组联合政府,新民主党、绿党声音将会令到政府更加贴近左翼路线,在经济政策上继续往福利主义靠拢。而且在施政考量中,气候因素将会放得更前。
赢选举 却与大多数民众越走越远?
不过,选举结果背后反映出的民意,对比特鲁多政府未来可预期的施政方向,观乎中间的落差,其实相当吊诡。
基于加拿大国会大选采简单多数制(first-past-the-post voting),希尔(Andrew Scheer)领导的保守党虽然只能在国会取得121席,未能取代自由党执政,维持在野,但保守党是取得了最多的34%总票数(popular vote),而且要知道,保守党在这次大选中,比上届多取了26个议席,这反映加拿大选民可能正在转向支持立场偏右的保守党。
简单多数制:加拿大国会的选举制度。选区得票最多的候选人,全取该区所有席位。因此,有可能会出现政党取得最多选票(popular vote),却未能取得最多议席、失去执政话事权的情况。新民主党在这次大选亦是受害者,得票数目达执政自由党的近一半(约284万),却只取得了24席,与自由党的157席相距甚远。
希尔在这场选举中虽然未能取代特鲁多成为总理,但却带领保守党扩大了在国会的影响力,难怪希尔在选举结果出炉后自信满满,表明无意辞职,并表示会在下届选举中击败特鲁多。
在加税、减排等议题上,受制于左翼政党的特鲁多政府,施政势将进一步向左倾。但这次选举结果显示的民意,似乎未有偏向左翼政府。这种施政方针与民意的一些出入,是否满足很大部分选民在这次大选中反映出来的实质意愿呢?无论如何,这个现象也将会成为特鲁多未来施政的一大暗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