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票率20年来最高 欧洲议会选举让谁尴尬?
欧洲议会选举的结果,让此前极力呼吁选民投票的法国总统马克龙非常尴尬。遇见执政困难而诉诸民主选举的,不止马克龙,因此而陷入窘境的人大有人在。
5月26日,欧洲议会选举投票结束。在4亿已登记选民中,投票率为51%,创造20年来的新高。这出人意料的高投票背后,是怎样的力量让人们突然开始关心政治?
根据最新的民调预测,这次选举的结果虽然并不如预测的那般“黑暗”,但是仍然反映了欧洲政治的整体走向——继续分裂的左右两派、继续兴起的民粹主义政党、反全球化和疑欧势力更加强劲。
目前,代表欧洲中间派、德国最大党基民盟主导的欧洲人民党(EPP)已经丢掉39个席位,同样是建制派的社民盟(S&D)也失去36个席位,与此同时,极右翼党团民族和自由欧洲(ENF)增加21个席位,疑欧党派自由和直接民主欧洲(EFDD)增加12席,同时席位增加的是欧洲自由民主联盟党(ALDE)和绿党(Greens/EFA)。
英法德执政党纷纷惨败
在德国,两大建制派政党欧洲人民党和社民盟分别丢掉5个和11个席位。绿党一跃成为支持率第二的大党的同时,极右翼另类选择党(AfD)得票率为对比2014年增加3.7%,达到了10.8%。
在法国,总统马克龙(Emmanuel Macron)口中“1979年以来最重要的一次”选举,最终以勒庞(Marine Le Pen)领导的右翼政党“国民联盟”以23%左右的支持率领先于马克龙领导的执政党的结果落幕。
结果出炉后,勒庞立即呼吁马克龙解散国会,用更民主的方式重新选举。虽然马克龙的支持对此次表现不俗的自由民主联盟党是有所帮助,但是在国内面临如此窘境,只能说是他在法国执政中的另一次失败。
最可笑的可能是英国“被迫”参加这次选举的结果——民粹主义领袖法拉奇(Nigel Farage)带领脱欧党(Brexit Party)成为英国国内支持率最高、同时欧洲议会中席位最多的单独政党,法拉奇当即表示,脱欧党会在英国脱欧谈判中扮演角色,并敦促英国尽快脱欧。
因为未能按原计划脱欧,英国不得不参加欧洲议会选举,在英国首相特雷莎·梅(Theresa May)刚刚正式宣布辞职的几天后,脱欧党竟然成为英国在欧洲议会最大的一股势力,以帮助英国脱欧,这对于英国的政治真是莫大的讽刺。
诉诸选举 弄巧成拙
这次选举,欧洲建制派遭遇惨败,其中颜面尽失的莫过于马克龙。
选举之前,马克龙曾将这次议会选举定义为是亲欧洲的进步人士与欧洲怀疑论者、极右翼民族主义者之间的“主义”之争,他在5月21日警告欧盟正面临“二战以来最危险的时刻”,呼吁选民投票,以对极右势力进行“决斗”。
然而选举结果一出,勒庞立即表示,这是针对马克龙的抗议和公投,称这个结果是“人民的胜利”。法国此次选举的投票率预计将达到54%之多,为35年之最,对勒庞如此说法,恐怕马克龙都无言反驳。
这不是欧洲领导人第一次遭遇这样的尴尬。
英国首相特雷莎·梅在2017年决定解散议会,重新大选,原本是因为“议会阻碍了脱欧工作的进行”,而她没想到大选之后保守党失去下议院多数席位,最终只让脱欧在两方撕扯下更为艰难。
实际上,特雷莎·梅之前的前英国首相卡梅伦(David Cameron),同样也是因为脱欧问题的压力而选择了进行脱欧公投,本以为可以用民意平息脱欧闹剧,结果却把英国拖入了真正的泥潭。
可见,遇见执政困难而诉诸民主选举的,不止马克龙,而这样弄巧成拙的更大有人在。
建制派的治理难题
诉诸选举反而失败的情况只是表象,欧洲建制派的最大问题,是治理能力的低下。
英国面临著脱欧的难题、法国“黄背心”抗议运动已经进行了28周之长,欧洲其他国家不同程度面临著民粹主义和反全球化的冲击。这种压力之下,建制派没能力挽狂澜。
特雷莎·梅在脱欧进程中的表现已经不必赘言,脱欧是她临危受命的唯一理由和使命,她失败了。
马克龙改革的方向本没有错,但是没有节奏、过于急躁的改革步伐是导致“黄背心”如此盛行的原因之一,而此后他发起的“全民大辩论”,虽然给了公众发表意见的窗口,但是对实际问题的解决并没立竿见影的效果。
4月底,马克龙终于提出共享倡议公投、税收公正、社会保障和气候问题等方面的一系列改革措施,但是仍没有平息民众的愤怒,六成法国人仍然表示没有被说服。
欧洲的政治乱象表明,欧盟乃至欧洲主要国家的确到了该进行改革的时候,新兴政党或许在短期内会给民众希望,但是更多民粹和分裂并非好的趋势。如果治理难题始终无法解决,民主选举只会在这种趋势中不断上演建制派的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