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2018展望2019】退出《伊朗核协议》:伊朗不屈 美国自损

撰文: 叶德豪
出版:更新:

2018年5月8日,美国正式退出《伊朗核协议》(JCPOA),并在各国反对下,于8月初及11月初分两轮恢复对伊朗实施全面制裁。
美国力行单边主义之势,在2018年内愈加显现,退出核协议此举,警醒美国传统盟友之余,亦显出了美国对待伊朗等国的认知盲点。

美伊双方隔空对骂 波斯湾峰烟四起

美国退出核协议消息一出,即引来甚大恐慌。伊朗声言如果其他协议国未能维持伊朗的经济利益,伊朗或会重新发展核武技术

至6月,欧盟在申请豁免于美国制裁未果后,宣布会以“阻断法令”(Blocking Statute)的方式,禁止任何公司服从美国制裁。

在制裁实施日子逼近的7月底,伊朗更与美国隔空连场对骂,前者威胁封锁石油海运命脉霍尔木斯海峡(Strait of Hormuz),而后者则由特朗普以“史上罕见的后果”威吓伊朗。双方都把话说得像要开战似的,幸而最后未有成真。

霍尔木兹海峡位于伊朗与阿曼穆桑代姆省之间,即地图内的红圈位置。(美国能源信息局网站)

禁石油制伊朗死命 各国救助未有成效

制裁实施之后,伊朗货币里亚尔(Rial)大跌,各国纷纷撤离伊朗,又中止从伊朗进口石油;至11月初美国正式实施石油出口制裁,却给予多个国家半年的豁免期,伊朗石油出口量才稳住跌势──原本已中止进口伊朗石油的日本等国,更因豁免而重启进口。

美国此举固然是为免油价高涨,今日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减产未如预期,未来美国或会如期中止豁免,再使伊朗经济雪上加霜。

欧盟知道“阻断法令”难以执行,提出建立“特别支付渠道”(SPV)去用“以物易物”方式支援伊朗外贸,不过欧盟官员亦承认这只是表态多于实际。

在经济实利未得的情况下,伊朗已多次强硬表态,要求协议国尽快落实绕过美国制裁的对策,不过至今仍未有着落。

欧盟的SPV提议固然是出于好意,不过至今因担心受美国制裁报复,暂时未有国家愿意接手此SPV。(路透社)

特朗普:不顾盟国反对 背约退出核协议

美国总统特朗普早在2016年竞选之时,承诺会退出在2015年奥巴马任内签订的《伊朗核协议》。

协议由伊朗、中国、法国、德国、俄罗斯、英国、美国及欧盟共同签署,承诺以消减制裁换取伊朗停止发展核武技术。特朗普则批评协议不够全面,未有阻止伊朗的其他军事活动。

虽然伊朗一直有履行核协议承诺,美国却在其他所有签署国的共同反对下,单方面退出核协议,并恢复对伊朗的金融活动、进出口运输、石油出口等项目的制裁,使伊朗连药物、机器零件等必需产品也难以进口;而其石油出口在制裁生效后,更大幅下跌

退出《伊朗核协议》是特朗普在外交政策上其中一项最大的竞选承诺。(视觉中国)

伊朗:各国支持下苦撑

虽然有中国企业继续进行投资,而欧盟也有SPV等计划去为伊朗外贸提供出口,并且禁止公司服从美国制裁,不过在目前世局下,这些其实也只是杯水车薪。

不过,伊朗民众早习惯制裁下的生活,而且又深恨美国单边主义的不公不义,今日更得各国支持,未来势将会在各种物资缺乏、经济发展受阻的困境中,苦撑下去,不会贸然向美国让步。

伊朗总统鲁哈尼(Hassan Rouhani)并非不愿意与美国谈判,不过一直强调美国要先放下敌意,回到核协议基础上才有可能。(路透社)

美元体系遭透支 美国或会自毁长城

美国之所以能独力阻止伊朗外贸,主要原因是美元的国际货币地位,以及美国对国际金融系统的影响力。在过去,美国独行其单边主义政策之时,总会为其作为包装一下,然而如今却连包装也省却掉。

积极参与《伊朗核协议》的一众欧洲国家,虽然是美国的传统盟友,至此亦人心惶惶,积极寻找独立外交的方向,其中一大操作,就是要去美元化。虽然这政策不能一跃而就,却成了进一步弱化美国权力的开端。

美国独行单边主义,透支美国体系的力量,最后或许会“自毁长城”。

美元国际货币地位之成,造就了美国今日单边主义的可能,未来却或许会使之变成不可能。(视觉中国)

“美国例外”的盲点

另外,美国以其一贯的威吓手段对付伊朗,也显出它对伊朗的不了解。美国习惯以自身的认知体系出发,去解决所有事情,一方面是“美国例外”(American Exceptionalism)(即其权力)的展现,另一方面也是“美国例外”(即其认知体系)的盲点。

伊朗作为中东历史悠久的大国,对其地缘政治地位一向自视甚高;美国作为外来者,却完全不懂得要尊重对手,只顾一味打压,将伊朗当成是与美国后花园小国无异的国家,因此注定不能处理好双方的关系。

这种只靠权力优势而漠视理解的国际政治盲目操作,在未来权力多极的世局下,或将会有愈多愈多的失效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