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问题上被“甩出蚊帐外” 免沦尴尬边缘人 日本亡羊补牢
日语有一个词语叫“蚊帐の外”,字面解释是“在蚊帐的外边”,意指某人是事件的局外人,无法知晓内情。因此若称某人是“蚊帐の外”,就是指他遭边缘化、排除在外──这个情况,很适合形容现时朝鲜半岛局势中的日本。
朝鲜局势在近半年急剧逆转,从美朝隔空对骂,处于剑拔弩张的开战边缘,变成双方愿意坐在同一桌上,举行和平会谈。今天绕着朝鲜半岛奔走的国家,正是过去六方会谈中的主角:韩国、朝鲜、中国、美国、俄罗斯和日本。
朝鲜官方至今已与日本以外的五个成员国会面。在最近朝鲜拆除丰溪里核试场邀请的各国记者名单中,同样没有日本踪影。韩国《中央日报》一篇文章如此评论:朝鲜正把日本排除在外。
朝鲜问题上的焦虑
这令日本焦虑起来,5月28日,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在与美国总统特朗普的通话中,表示希望在美朝举行会谈前先举行日美会谈。《韩国时报》形容,安倍的“插队”显示他的焦虑。
这种焦虑是可以理解的。日本是六方会谈一员,亦是朝鲜所谓“敌对势力”(泛指美国盟友)一员。朝鲜的导弹即使如部分人质疑那般,射程无法覆盖美国本土,但要覆盖整个日本却绰绰有余,这是日本实质面对的最直接威胁,所以,化解朝鲜的敌意对日本来说非常重要。
同时,日本与朝鲜在近代史上密不可分。朝鲜半岛曾遭日本占领,二战期间日本强迫朝鲜人劳动或成为“慰安妇”,最终遗留大量朝鲜人在日本本土。他们部分在南北韩分治后归顺朝鲜,成为在日朝鲜人。他们虽有居留权但没有日本国籍,成为被孤立的一群。而朝鲜在上世纪70、80年代多次绑架日本人,失踪人口至今去向不明,这都成为日朝关系的死结及必须解决的问题。
因此,日朝间的纠葛甚深,在参与解决朝鲜半岛问题上,日本本来便是相关国之一,毋须空降而来。可是,为何日本会遭边缘化?日本做错了什么,导致一直在朝鲜局势中处于“蚊帐の外”?
坚持对朝“最大压力制裁”结果
这与日本无法正确判断朝鲜局势有相当关系。去年朝鲜威胁“炸沉日本”,多次试射弹道导弹落入日本水域,引起日本强烈不满。以至今年初朝鲜态度放软,宣布参与平昌冬奥,日本仍抱怀疑态度。正当韩国积极安排与朝鲜联合作赛,展示和平奥运期间,日本四出呼吁世界应对朝鲜施以“最大限度压力的制裁”,有如向两国泼冷水。
学者:朝核问题 日本恐帮倒忙
再者,文在寅政府拒绝承认2015年前朴槿惠政府与日本签署的“慰安妇协议”,令到日韩两国关系一度陷入低谷。因此,当韩国着手与朝鲜继续推动改善关系时,难免会忽视日本。韩国庆尚大学半岛所所长朴钟喆及韩国统一研究院研究员郑恩伊分别接受了《香港01》专访,他们均认为在韩国与朝鲜当下最紧迫的朝核问题上,日本只能带来负面效果。
朝鲜忽略日本的动机与韩国类似,日本至今对朝态度比美国还要强硬。美国在取消美朝会谈后又再改变立场,日本内阁官房长官菅义伟上月26日却表示:“美朝是否举行会谈并不重要,对日本而言重点是核弹和飞弹,还有绑架问题。”日本若不在意美朝会谈,意味日本不在意韩朝签署和平条约,不在意韩朝关系的发展,朝韩为何对日本冷漠,由此可见一斑。
会导致日本得出如此判断,与日本历来外交政策有一定关系。日本外交受大东亚主义影响,战后改变为以“环太平洋构想”为主轴的发展方向。环太平洋构想特色是以美国为首,与环太平洋沿岸国家合作,让日本成为亚洲的主导角色。2006年安倍晋三提出的“自由与繁荣之弧”,承袭了环太平洋构想,并明确倡议与享有包括自由、民主、人权、法治、市场经济等共同普世价值的国家,积极发展关系。
因此,日本在面对中国时,采取的是“既不敌对但不过分接近”的平衡策略,合作上均集中以经济互惠为主;对韩国则因历史问题成为阻碍,所以亦只能与对中国一样,若即若离。
过去日本对地区格局的判断可以稳健实行,但在2017年特朗普上任后,日本一向依赖的“靠山”出现翻天覆地的变化。特朗普打破了过去美国总统的处事规律,令日本被耍得“氹氹转”。
以平昌冬奥前后为例,直至今年1月朝鲜仍然持续挑衅美国,隔空对骂“谁的核弹按钮更大”。当朝鲜突然改变态度宣布参加平昌冬奥时,美国最初抱持的态度是怀疑的,因此日本亦跟随美国,贯彻去年警惕朝鲜的态度,批评金正恩的“微笑外交”,称与朝鲜“为对话而对话没有意义”。
特朗普“弹出弹入”玩死日本
不过,当冬奥结束后,局势发生转变:韩朝开始为推进关系再度举行会谈,韩国特使带着朝鲜希望与美国举行峰会的口信前往美国,随即得到特朗普答应。日本此时才发现“遭美国耍了一遍”、“美国政府竟然答应与朝鲜对话”,《东京新闻》当时引述政府消息报道,韩朝会谈进展超出了他们想像,一时间无法掌握状况。
所以日本只好向美国试探其真意,却只带回了特朗普“强硬”的讯息:“朝鲜愿意对话是因为以美国为首的国际压力奏效”,美方贯彻对朝鲜施压立场。直到4月安倍访美,仍然是得到“直到朝鲜完全放弃核武为止,继续对朝鲜施予最大压力”的“共识”。谁知美国之后对展开与朝鲜对话非常积极,韩国、中国、俄罗斯的气氛转变,日本一下子成为世界唯一积极鼓吹“制裁朝鲜”的国家,结果就是被甩出蚊帐外。
因此日本今天显得特别焦虑,积极寻求与韩朝对话,让自己成为讨论朝鲜半岛局势的一员。可是问题根源是日本外交政策过分依赖美国,导致无法跟随局势流转适时改变策略。
在朝鲜局势中表现“颇为糟糕”的安倍,多少还是意识到无法再如过去完全依赖美国,在外交上已作出一定调整。其中最显著的是对中国的态度。
日本2012年把钓鱼岛“国有化”令中日关系跌至冰点,直至2015年才稍为改善。真正让日本加速积极与华修好,还要等待2017年,即特朗普上任后。去年日本藉《中日联合声明》45周年呼吁两国复修关系,并提议2018年趁《中日和平友好条约》40周年,让两国领导人互访。
中日在经济方面现有的、以及潜在的合作机遇是两国关系改善的“压舱石”。特朗普上任后奉行保护主义的贸易政策,间接促成了两国靠近的契机。这点在特朗普宣布退出跨太平洋伙伴协定(TPP)时表露无遗。日本过去未对中国提倡的“一带一路”表示多少兴趣,但特朗普突然退出TPP,迫使日本不得不正视及重新考虑,终在去年正式表态有意配合“一带一路”发展,要与中国“共存求荣”。
亡羊补牢 急修补与华关系
除此以外,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5月访日时,安倍的接待态度亦显得非常友好。安倍除安排李克强与天皇会面外,更亲自陪同李克强前往北海道参观丰田车厂,还亲自送他往机场,欢送离开。日本多间传媒均报道这是安倍对李克强“异例的礼遇”,目的为表现两国关系已经融冰,渐趋友好。
两国签订《海空紧急联络机制》,更让历时10多年的谈判达成共识,该协议将于6月8日起生效,为中日在钓鱼岛以及东海日益升级的海空较量画上休止符。而根据最后签署的机制内容,中日在该协议围绕“是否适用于钓鱼岛”的部分,最终按照“不划定适用范围”这一接近中国主张的模糊方式达成协议。也就是说,在钓鱼岛问题上,安倍政府“默认”了中方所主张的搁置论。
以上这一系列的行动,可以说是特朗普上任后,一而再、再而三地挑战日本政府信任的结果。自从美国退出TPP、向日本提出须承担更多驻军军费、对日本征收钢铝关税、对朝鲜态度不一致等等,均令日本不得不改变永远跟着美国走的政策,思考改善对中、韩、俄的关系。
上文刊载自第114期《香港01》周报(2018年6月4日)《在朝鲜问题上被“甩出蚊帐外” 免沦尴尬边缘人 日本亡羊补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