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下的政坛强震:乌克兰部长接连去职 俄乌停火已经不远了?

撰文: 刘燕婷
出版:更新:

在俄乌战火延烧到俄罗斯库尔斯克(Kursk)时,乌克兰政坛发生了惊天强震。

当地时间9月3日,包括战略工业部长卡梅申(Oleksandr Kamyshin)、司法部长马柳斯卡(Denys Maliuska)、环境部长斯特列里察(Ruslan Strilets)、主管欧洲和欧洲大西洋一体化事务的副总理斯特凡尼希娜(Olha Stefanishyna)、副总理兼临时被占领土重返社会部长韦列舒克(Iryna Vereshchuk)以及国家资产基金负责人科瓦利(Vitalii Koval)等6位官员,都向乌克兰国会提出辞呈。

对此,乌克兰国会议长斯特凡丘克(Ruslan Stefanchuk)表示,这些申请将在最近一次全体会议上审议。不过由于今年早些时候,乌克兰就有至少五名部长被解职,再加上本轮辞职潮,将导致乌内阁有三分之一以上成员出现空缺。

中国外长王毅7月24日上午与访华的乌克兰外长库列巴(Dmytro Kuleba)在广州会晤。(中国外交部)

但这场地震还在继续。根据乌克兰总统办公室网站,泽连斯基(Volodymyr Zelenskyy)还解雇了负责经济事务的副幕僚长舒尔马(Rostyslav Shurma);9月3日《乌克兰真理报》(Ukrainska Pravda)更透露,时常穿梭国际、被视作谈判代表的乌克兰外长库列巴(Dmytro Kuleba)可能也将被换,乌克兰议长随后也在4日确认:库列巴已递交呈辞。根据消息人士表示,乌克兰第一副外长瑟比加(Andrii Sybiha)可能接手库列巴职位,但政府也正为其他人事任免做准备,目前可以确定总理什梅加尔(Denys Shmyhal)将继续留任。

面对这波突如其来的人事变动,乌克兰内部出现了两种声音。首先是泽连斯基所在党派人民公仆党议员阿拉卡米亚(David Arakhamia)称,乌克兰政府将在本周进行“重大调整”,且此次改组将影响一半以上的政府工作人员,“我们可能明天被解雇,后天被任命”;但反对党议员格拉什琴科(Iryna Gerashchenko)则批评,泽连斯基对缺乏专业的人事危机视而不见,只想组成一个没有部长的政府,“国会应组成联合政府,来结束泽连斯基对国家大权的掌控。”

而外界当然也有不同解读。目前,除泽连斯基有意“大权独揽”一说外,也有观点认为,泽连斯基将在本月访美、参加联合国大会前完成内阁改组,并以此向美国总统拜登(Joe Biden)提交一份“胜利计划”。只是考量目前战场情势,这波人事变动也催化了另一种猜测:如果这是某种“打不下去”、“君臣失和”的讯号,那么面对当前战争情势,乌克兰究竟还能撑多久?

图为2024年6月11日,乌克兰战略工业部长卡梅申(Alexander Kamyshin)出席乌克兰重建会议(URC 2024)。(X@AKamyshin图片)

俄乌政府改组的两样情

其实2022年俄乌战争爆发以来,为因应政治与军事需求,俄乌双方都进行过某种改组。

俄罗斯最大的一波,当然就是2024年5月防长绍伊古(Sergei Shoigu)去职。5月12日当晚,经济学家别洛乌索夫(Andrey Belousov)被委任为俄罗斯防长,取代任职超过12年的绍伊古,后者则转任俄罗斯联邦安全会议秘书,取代担任该职长达16年的帕特鲁舍夫(Nikolai Patrushev)。有鉴于绍伊古、帕特鲁舍夫都是普京(Vladimir Putin)盟友,并且积极支持对乌战争,两人的职位异动不免让外界怀疑:“普京核心”是否还稳如泰山?

其实观察俄罗斯当时的改组幅度与方向,前述问题的答案应为肯定。

首先,权力部门的关键人物多数留任,包括总理米舒斯京(Mikhail Mishustin)、外交部长拉夫罗夫(Sergey Lavrov)、内政部长科洛科利采夫(Vladimir Kolokoltsev)、财政部长西卢安诺夫(Anton Siluanov)和经济发展部长列舍特尼科夫(Maxim Reshetnikov),且前述的帕特鲁舍夫之子德米特里·帕特鲁舍夫(Dmitry Patrushev),还被提拔为副总理。

俄罗斯议会上院2024年5月12日表示,俄罗斯总统普京(Vladimir Putin)提名经济学家出身的文官、前第一副总理别洛乌索夫(Andrei Belousov)出任国防部长,取代主导俄乌战事已逾两年、2012年起掌管国防部的防长绍伊古(Sergei Shoigu)。图为别洛乌索夫2020年1月28日出席一个政府会议的情形。(Reuters)

而强力部门也大抵如此。总参谋长格拉西莫夫(Valery Gerasimov)、联邦安全局局长博尔特尼科夫(Alexander Bortnikov)、对外情报局局长纳雷什金(Sergei Naryshkin)、国家近卫军总司令佐洛托夫(Viktor Zolotov)、联邦保护局局长科赫涅夫(Dmitry Kochnev)皆维持原职。而绍伊古虽被撤职,却还是以转任联邦安全会议秘书的方式“软著陆”,即便其盟友副防长伊万诺夫(Timur Ivanov)等人持续落马,绍伊古也终究没有受到法律制裁。

而这也展现了普京政权的某种自我调控与生存韧性。其实撤换绍伊古的原因众所周知,不外乎军队反腐,以及为战争之初的决策失误、去年6月的瓦格纳兵变负责。只是如前所述,绍伊古作为普京多年盟友、国家防长,其去留必然引发“普京核心受挑战”的猜测,所以普京没有在2022年夏天撤换绍伊古、也没有在2023年6月更换防长,而是选在俄罗斯已在乌克兰战线掌握主动、并且持续反攻的2024年5月进行改组,以最大程度缓冲阵前换将的不确定性。

同时,如果绍伊古转任职位太低,也可能引发舆论对已卸任防长的批评、坐实俄军过去一度表现不佳的现实,进而冲击好不容易重建的军队威望,这点当然也是战时大忌。因此绍伊古的转任即便是降职,也需要被视作“荣誉离任”,所以除俄罗斯联邦安全会议秘书外,绍伊古还被任命为普京在军事工业委员会的副手、联邦军事技术合作局的局长。种种安排,就是要让这场失宠显得相对优雅、甚至皆大欢喜。

至于任命相对边缘的别洛乌索夫,普京显然是想达成以下目标:用更务实、更不腐败、更具经济专业的方式,满足军队精进军工、稳定军备的相关需求。当然这一任命实验不保证成功,但整体来说,别洛乌索夫的晋升并非孤例,而是反映2022年战争开始以来,俄罗斯经济技术官僚影响力上升的现实:不仅总理米舒斯京、财政部长西卢阿诺夫的话语权增加,德米特里·帕特鲁舍夫也被任命为农业部长,前贸易和工业部长曼图罗夫(Denis Manturov)则被任命为第一副总理。

2024 年2月20日,俄罗斯总统普京(Vladimir Putin)听取国防部长国防部长绍伊古(Sergei Shoigu)汇报。(Reuters)

综上所述,俄罗斯的改组更多是对权力平衡、战争新情势的再应对,同时反映普京对于前线巩固的信心,因此尽管外界曾经猜测“普京核心是否动摇”,后续发展还是证明了俄罗斯政局依旧稳定。

但以此对照乌克兰改组,情况似乎就有些扑朔迷离。

一来,2022年俄乌战争开打后,泽连斯基已多次改组政府,各部长们频繁异动,其中包括基础设施部、农业部已经一段时间没有部长,其他政府部门也出现了阁员空缺的状况。这再怎么看,都称不上是“有序交接”。

二来,乌克兰也曾“阵前换将”,例如2024年2月的乌克兰武装部队总司令扎卢日内(Valery Zalunzhny)去职,就是战争以来最严重的乌克兰军事高层变动。但其发生并不如绍伊古去职,是普京在确认前线稳固的情况下所进行的政治修补,而是更像乌克兰军政分歧、总统与总司令政争的直接结果,也就是泽连斯基因为担忧扎卢日内威望过高,所以先下手为强解决“潜在政治对手”。

而这场变动发生时,乌克兰甚至正面临俄军在东部阿夫季夫卡(Avdiivka)的猛攻。部分西方媒体也为此分析,扎卢日内的去职可能导致混乱,同时进一步深化乌克兰的军政分歧,并且加剧基辅与西方盟友的不确定性。

三来,即便泽连斯基表示自己正在进行重大改组、“乌克兰需要新能量,包括外交场域”,但在9月4日与来访的爱尔兰总理哈里斯(Simon Harris)共同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泽伦斯基却表示,目前无法发布任何新人事异动结果,“因为不知道对方是否会接受加入政府的邀请”。这种公开的不确定性,无疑会削弱各界对乌克兰政府的未来信心,并且加剧“乌军是否已经打不下去”的猜测。

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2024年8月27日在基辅召开记者会(Reuters)

换人到底能改变什么?

当然,不论这波人事变动的真正原因为何,在最终结果尘埃落定前,都不能排除泽连斯基真有“改革计划”的可能,例如也有相关消息指出,韦列舒克、卡米申辛其实都将转任总统办公室,而非彻底离开权力中枢。但即便如此,围绕战争的大哉问依旧灼人:人事变动到底能在多大程度上,改变当前的战场情势?

首先,观察当下战况。近期最引发关注的,当然是乌克兰对库尔斯克的进攻。泽连斯基已在9月3日接受NBC采访时表示,乌军将在库尔斯克驻留一段时间,且这是乌克兰“胜利计划”的一环,目标就是“以公正的条件结束战争,并将俄罗斯带回谈判桌”。泽连斯基同时指出,乌克兰打算用在库尔斯克俘获的俄军交换目前在俄被囚的乌克兰战俘,且此次进攻的重要目标之一,就是迫使俄罗斯从乌克兰前线撤回军队。

当然从目前的俄军动态来看,眼下确有迹象表明,俄罗斯军事指挥部正将部队从哈尔科夫州北部、库皮扬斯克-斯瓦托夫-克雷明纳线、扎波罗热州西部重新部署到库尔斯克,以因应乌军未来的进一步深入,但迄今为止,俄罗斯一直避免抽调战斗力强、经验丰富的前线部队。显然,普京是想以推迟清理库尔斯克为代价,来维持俄军对波克罗夫斯克(Pokrovsk)等地的攻势。

整体来说,乌克兰这次入侵可能正对俄军作战造成影响,却尚未改变普京整体的战略思维。因为后者明显认为,俄罗斯可以透过漫长的消耗战,持续蚕食鲸吞乌克兰领土,并且耗尽西方对于乌克兰的耐心与支援,最终迫使基辅接受以俄罗斯条件为主的停战谈判。

俄罗斯总统普京2024年8月7日召集联邦安全局长、安全会议秘书和国防部长讨论乌克兰进攻库尔斯克地区的情况。(Reuters)

平心而论,这样的认知不全然是天马行空。

回顾此前乌克兰曾经成功的2022秋季大反攻,当时乌军不仅迫使俄军放弃哈尔科夫,更成功收复赫尔松与第聂伯河西岸,并且巩固了第聂伯河沿岸防线。而导致这一战果的根本原因,除了俄军部署失当、尚未动员外,还是西方稳定且充足的军备援助,让乌克兰展现了自己其实具备进行有意义反攻、同时解放大片领土的能力。

但这样的战果后来便未再出现,原因也相当直接:俄罗斯已开始动员,且俄军尽管一度手忙脚乱、灰头土脸,最终还是在收缩战线后站稳脚跟;反而之后西方军援持续延误,导致了乌克兰越发捉襟见肘,不仅2023年的反攻效果不显,还因美国军援推迟导致的火砲和防空弹药短缺,而让俄军2024年春夏在哈尔科夫北部、顿涅茨克州取得战术上的重大进展。

2024年9月1日,乌克兰哈尔科夫(Kharkiv)有建筑物遭导弹袭击,救援人员从现场擡走伤者。(Reuters)

整体来说,乌军确实浴血奋战,但西方军援的持续千里输血,恐怕才是乌克兰能打多久的关键。而这也反映俄乌战争本身,其实不仅是两国冲突,还涉及美俄博弈、甚至俄罗斯与北约漫长对峙的现实。

在这个背景下,这场乌克兰内部的人事地震,不论其原因究竟是泽连斯基企图滥权、整肃异己,还是意在配合美国要求推进“胜利计划”、进行人事调整,或是乌克兰真的无心再战的现实反映,其实都只是大结构下的小支线。在如今俄罗斯明显不愿放弃“占领地入俄”这条谈判底线、其内部也看不到经济崩盘与可能兵变的前提下,各方最密切关注的,还是11月登场的美国总统大选,包括不同胜选者如何考量军援乌克兰的利弊得失,以及不同班底团队如何评估推动停战的政治损失与获益。

当然,乌克兰的战斗意志还是在战争当中扮演重要角色,但如前所述,这份意志很大程度受到西方军援的调动与支撑,因此即便当前人事地震可能暗示乌克兰高层的战争立场严重分歧,其真正作用恐怕还有待观察。因为决定俄乌终局如何收场的关键,包括何时停火、如何停火、被占地归属、乌克兰是否能以某种方式融入北约,其真正博弈方恐怕不在第聂伯河两岸,而是大西洋两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