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斯科恐袭|ISIS或乌克兰:普京追凶的考量是什么?
当地时间3月22日晚上8点左右,莫斯科的克洛库斯市政厅(Crocus City Hall,又译番红花市政厅)发生恐袭,4名枪手闯入音乐会扫射人群、对建筑纵火,造成至少137人死亡、超过154人受伤。
毫无疑问,这次事件不只是2022年俄乌战争后,俄罗斯本土遭遇的最严重袭击,也是2002年莫斯科剧院人质危机(132人死亡)、2004年别斯兰人质危机(334人死亡)以来,俄罗斯遭遇的最严重恐袭。只是从舆论博弈来看,各方似乎对“真凶是谁”各执一词。
首先是“伊斯兰国呼罗珊省(IS-KP、ISIS-K或IS-K,ISIS的中亚及南亚分支)犯案说”。恐袭发生不久后,隶属伊斯兰国(ISIS)的阿马克通讯社(Amaq News Agency)便在Telegram上发布消息,表示ISIS-K承认犯案,同时释出各种现场第一视角影片,展现受害者被枪杀、音乐厅陷入火海的恐怖经过。
这个认领并没有引发太多质疑。毕竟俄罗斯联邦安全局(FSB)也曾在3月7日表示,挫败了ISIS相关组织对俄罗斯犹太会堂的恐袭;美国驻莫斯科大使馆更曾在同日公开示警,称“恐怖组织即将对莫斯科的大型集会施袭,包括音乐会”、“建议美国公民48小时内避免大型集会”等。如果把这些事件与ISIS-K的认领相连结,确实可以理解为“恐袭早就有迹可循”。
问题是俄罗斯又提出了“乌克兰策划说”,也就是不直接否认ISIS-K犯案,但强调背后主谋是乌克兰,证据就是普京(Vladimir Putin)与FSB所说,“4名嫌犯企图逃往乌克兰”、“乌克兰一侧有人接应”等。
而乌克兰本身当然否认犯案,乌克兰激进组织俄罗斯志愿军(Russian Volunteer Corps)、俄罗斯自由军团(Freedom of Russia Legion)也都否认参与袭击,但包括普京在内的大小俄罗斯官员,都明示暗示著乌克兰就是真凶。俄罗斯安全委员会副主席梅德韦杰夫(Dmitry Medvedev)更是公开威吓,如果这次袭击的责任人最终被证明与乌克兰有关,“必须将他们所有人都作为恐怖分子找到并予以无情消灭”、“犯下此类罪行的国家官方代表也将受到惩罚”。
整体来说,前述舆论博弈暴露了一个现实:乌克兰不愿与这次恐袭产生联系、俄罗斯官方则不接受这次恐袭与乌克兰无关。而不论事实真相为何,这次事件都揭示俄罗斯面临来自境外的安全威胁,且总统大选刚结束就发生严重恐袭,普京必然要给国内舆论一个交代。
俄罗斯与ISIS的漫长冲突
首先探讨“ISIS-K犯案说”,基本上这个说法有一定的现实基础支撑,包括ISIS-K的事后认领,以及俄罗斯与ISIS围绕北高加索、叙利亚的漫长冲突。
回顾1990年代两次车臣战争,结果虽都是血流成河,动员脉络却有所不同。1994年第一次战争爆发时,车臣更多是从“反对俄罗斯帝国主义”的情境出发,希望争取民族独立,同时扩大车臣在北高加索的话语权,让整个区域脱离俄罗斯掌控;到了1999年第二次战争,车臣的动员脉络已经转为“伊斯兰圣战”,其内部年轻战士多受瓦哈比主义、萨拉菲主义影响,要建立属于自己的伊斯兰国家,车臣歌手穆楚拉耶夫(Timur Mutsurayev)的名曲《耶路撒冷》(Иерусалим)便是这场冲突的结构象征:俄罗斯就是“高加索以色列”,车臣首府格罗兹尼(Grozny)则是“高加索耶路撒冷”。
而“圣战化”的车臣战争,不只吸引到中东极端武装前来响应,也让北高加索沦为极端伊斯兰温床,并牵引出2002年莫斯科剧院人质危机、2004年别斯兰人质危机等悲剧。即便俄军已在2000年占领格罗兹尼,车臣极端武装仍在进行游击攻势,并且持续发动恐袭、从中东中亚招募人员,所以俄罗斯一直到2009年才正式宣告车臣反恐行动结束,但这不代表极端伊斯兰已从北高加索绝迹。
与此同时,ISIS正趁2003年伊拉克战争的混乱,在中东发展壮大:先是在2004年加入盖达(Al-Qaeda),又于2006年在伊拉克正式宣布成立“伊斯兰国”,接著逐步扩张到叙利亚,并在2013年对黎凡特地区(Levant)宣布主权,随后又在2014年宣布脱离盖达、成立“哈里发国”,开始向全球招兵买马。
而正是这一动作,被莫斯科视作“驱逐”北高加索极端伊斯兰的好机会,尤其俄方刚好要在2014年举办索契冬奥,自然不想恐袭风险干扰赛事。因此2014年前后明显可见,俄罗斯对境内少数民族穆斯林申请前往中东的审批极度宽松,甚至可说几乎没有。曾经的敌对双方似乎心照不宣,都把ISIS当成了最佳归宿,差别只在一方期盼极端势力留在中东战场,一方希望投身一场真正圣战、生活在伊斯兰教法的管辖下。
根据国际激进化研究中心(ICSR)2018年报告显示,该年盘据伊拉克和叙利亚境内的ISIS成员约有41,000名,其中来自俄罗斯的比例极高,共有超过5,000人,且主要来自车臣与达吉斯坦,并有多达1,000名女性、1,000名未成年人。但据该份报告统计,被允许返回俄罗斯的只有73名未成年人、24名女性,绝大多数人除了设法偷渡回俄外,便只能滞留中东战场,下场不是死亡、就是被监禁与沦落难民营,或是持续战斗直至下落不明。
但俄罗斯的操作也不是万无一失、毫无风险。ISIS确实成功吸走了大量“北高加索圣战士”,却也因此与北高加索建立联系,并通过互联网社群、清真寺系统、亲族血脉与招募平台,不断对北高加索进行反渗透,陆续吸引大量达吉斯坦青年前往,甚至远端指导其成立在地组织,直接招募成员;而留在中东的“北高加索圣战士”则因通晓俄语,成了ISIS反俄宣传的主力,经营《ИСТОК》等ISIS俄语电子刊,并吸引到同样通晓俄语的“中亚圣战士”加入。
而2015年俄罗斯开始介入叙利亚内战后,莫斯科与ISIS的冲突便愈演愈烈,原因也很现实:出于地缘利益考量,俄罗斯与伊朗共同支持阿萨德(Bashar al-Assad),盘据叙利亚的ISIS自然成了打击对象。而从结果来看,俄罗斯的大军压境、密集轰炸,确实也是后者在叙利亚溃败的主因。从2015年到2017年,阿萨德政权控制的领土面积从19,000平方公里增加到了78,000平方公里,当然其中也有不少是原叛军占领地;但ISIS在伊拉克叙利亚的占领地则从90,800平方公里下降到了2017年1月的60,400平方公里,并在之后持续溃败,最终失去在伊叙两国的根基,只能集中力量转往非洲、阿富汗等地发展续命。
而也就是在2015年,ISIS开始了对俄罗斯的袭击。首先是2015年10月的美捷9268航班(Metrojet Flight 9268)空难,该机在从埃及飞往俄罗斯圣彼得堡时发生爆炸,机上224名乘客和机组人员全数罹难,其中有212人是俄罗斯人,ISIS西奈半岛分支宣布犯案;接著是2018年的基兹利亚尔教堂枪击事件,一共造成5人身亡,枪手则是22岁的达吉斯坦人,宣布要代表ISIS“为叙利亚复仇”;再来是2019年,2名战斗人员在斯塔夫罗波尔边疆区被FSB击毙、莫斯科发生爆炸所幸无人伤亡、车臣发生一起针对警察的恐袭,也全是ISIS所为;之后便是2024年的番红花市政厅恐袭。
当然,还有许多事先被挫败的袭击。例如2016年2月,俄罗斯就逮捕7名策划在圣彼得堡和莫斯科发动攻击的ISIS成员,主要是中亚人与土耳其人;2017年,俄罗斯又成功挫败ISIS对圣彼得堡喀山大教堂的袭击,普京还为此公开感谢美国分享情报。这些场景似乎颇有2024年事件的既视感,只是结局不同:这次俄罗斯也在番红花市政厅恐袭前的3月7日,成功挫败了ISIS对俄罗斯犹太会堂的恐袭,但对美国驻莫斯科大使馆的同日示警,普京便不怎么领情,更在19日公开回呛“这是美国的公然勒索,要恐吓和破坏我们的社会稳定”。
整体来说,ISIS与俄罗斯的冲突并非始于今日,而是早在北高加索局势“圣战化”、俄罗斯介入叙利亚后,便一直持续至今,只是冲突样态及参与人员已有所不同:如今车臣局势大致稳定,达吉斯坦的极端化趋势则日渐严重;ISIS所能动员的涉俄人员,一开始集中在北高加索少数民族,现在则逐步扩增到来自中亚的俄语人口;过去ISIS-K在阿富汗时面临塔利班竞争、美军压制,如今就像虎兕出柙,在美军撤退后的阿富汗与周遭发展壮大。
与俄乌战争的意外共振
在这个基础上,俄罗斯的安全情势其实没有比2014年之前更好。
首先,在叙利亚历练过的“圣战士”不只积累战斗经验,还学到了跨国招募、动员的各种新技能。这在互联网不普及的车臣战争时代,或许还看不出危害;但在手机、个人电脑、社群媒体随处可见的现在,就成了无孔不入的燎原星火。而这也在某种程度上解释了,为何成长于“后车臣战争”时代的达吉斯坦青年,还会前仆后继前往中东、加入ISIS。
再来,FSB与其他执法机构只将北高加索地区当成反恐重点,却长期忽视遍布俄罗斯的中亚移工与移民,其实也有接触恐怖主义的潜在风险。如前所述,因为通晓俄语,来自北高加索、中亚的“圣战士”大多担任ISIS的反俄宣传与招募主力;而在俄中亚移工与移民又普遍面临资方剥削、宗教与种族歧视,不满情绪长期积累,一旦有加入ISIS的同乡招募,其实非常容易为恐怖主义所驱使,成为ISIS的在俄成员。如前所述,2016年俄方就逮捕了7名策划在圣彼得堡和莫斯科发动攻击的ISIS成员,族裔多是中亚人与土耳其人;2017年的圣彼得堡地铁爆炸事件更是一大警讯,虽说这次活动由盖达宣称负责,但执行者也是生于吉尔吉斯的乌兹别克裔俄罗斯公民。
此外,因为俄罗斯与西方的关系在2014年克里米亚危机后一路下行,克里姆林宫这几年更多是把重点放在了应对“颜色革命”上,而不是相对虚无缥缈的恐怖主义威胁,毕竟车臣战争时代已经远去,俄罗斯这几年虽不断被盖达、ISIS发动恐袭,其规模毕竟没有2002年莫斯科剧院人质危机、2004年别斯兰人质危机严重,戒心难免松懈。再加上俄乌战争爆发后,俄罗斯的各种安全维稳机制都用在压制国内自由派、反战示威上,或许更容易被恐怖组织趁虚而入。
因此从前述脉络来看,ISIS-K不只有发动恐袭的动机、可用资源,现在或许也是所谓“最佳时机”;而部分网上舆论言之凿凿称“ISIS只是烟雾弹”,其实大多有待商榷。
例如有分析称“ISIS是美国御用恐怖分子,受CIA训练资助”。平心而论,这种说法确实在反美舆论场很有市场,美国过往也曾在冷战时资助阿富汗圣战组织,俄乌战争下的俄罗斯媒体也不时有这种指控,只是这种论述经不起一个事实检验:ISIS不只曾在美国发动恐袭、在美军撤出阿富汗时发动袭击炸死美军,也会对亲美国家发动恐袭,近期的就有2022年3月的以色列枪击事件、2024年1月的土耳其伊斯坦布尔教堂枪击事件。
再来是有分析称,“ISIS只会自杀袭击,不会逃跑”、“ISIS行事一向粗糙,不可能有这种缜密作业”。首先,ISIS绝非只有自杀式袭击一种模式,在2015年11月的巴黎恐袭中,ISIS成员便在造成伤亡后逃离现场,且一度躲过法国安全部队追捕;另外ISIS过去在欧洲恐袭时,曾多次造成百人以上死亡,2024年1月的伊朗克尔曼爆炸事件(Kerman bombings),同样造成了96人死亡,可见只要有时间策划、有当地人脉接应,ISIS不是没有能力缜密作业、造成大规模死伤。
接著是“美国指使说”。确实,有鉴于当下美俄关系极度恶劣,华盛顿当然不能排除嫌疑,问题是美方才刚在袭击前示警,内容甚至具体到莫斯科与音乐会,公开程度还引发普京回呛“扰乱人心”。如果美国真的有意制造“人为恐袭”,再推给ISIS顶罪,又何必多此一举公开警告,让俄罗斯有提前预防、取消活动甚至主动侦破的机会?
再来是俄罗斯坚称的“乌克兰策划说”。当然,乌克兰看似最有犯案动机,其实也可以反向理解为“最没有必要这么做”,原因很直接:乌克兰正与俄罗斯交战。如果乌克兰真的有意袭击俄罗斯平民,其实完全没有必要借ISIS之手,因为俄罗斯志愿军、俄罗斯自由军团之前已进行过不少次,乌方无人机还曾飞入俄罗斯境内进行攻击。
当然还有另一种可能:乌克兰选择与ISIS进行合作,将恐袭“外包”。先不论乌克兰政府究竟要如何与ISIS“搭上线”,如果双方真的采取这种模式,也应该挑选更有价值的战略目标,例如电厂或水坝、政要或知名亲政府媒体人,因为乌克兰没必要浪费资金,ISIS也绝不可能公开承认做“异教徒打手”,所以双方一旦同意进行“恐袭外包”,那必然是面子给ISIS、里子给乌克兰,也就是让ISIS收取资金在俄罗斯发动恐袭,但造成实质有利乌克兰的结果。
只是如今这种情况,明显是ISIS面子里子都有了:成功杀害大量俄罗斯平民泄愤,又以超过2002年莫斯科剧院人质危机的死亡规模树立“战绩”、获取“威名”,可想而知,这将更有助于招募来自北高加索、中亚的“圣战士”。如果乌克兰真的参与这场恐袭,结果显然除了激怒俄罗斯人外,什么实质好处、战略利益都没得到。至于凶手之所以选择驱车逃往乌克兰,或许是当地也有ISIS圣战士接应,也可能只是直观认为,这是世界上最不可能将自己逮捕、引渡回俄的国家,毕竟双方正处于交战状态。
而这个结论也在某种程度上解释了,不论恐袭有无其他主使者、乌克兰究竟有无参与,俄罗斯都会坚持“乌克兰策划说”的原因。其背后关键,还是普京的战时政治考量。
站在普京的立场,承认事件是ISIS发动的恐袭,有好处也有坏处。好处在于,这与外界的普遍认知相同,俄罗斯不会面临“睁眼说瞎话”的批评;但坏处在于,因为美国不久前才公开示警过恐袭,如果普京直接承认这确是ISIS所为,等于间接承认自己反恐不力,更会引发诸如“前线吃紧导致后院失火”的质疑。
况且由俄罗斯“誓言报复”的政治惯性来看,将恐袭归咎于ISIS,或许能为俄军在叙利亚、甚至阿富汗发动空袭与地面攻势进行政治铺垫,问题是目前俄军主力都在乌克兰战场,贸然在中东中亚用兵不只没有必要、还徒增风险,但什么都不做,似乎又无法给内部舆论交代、平息民怨。整体来说,承认事件是ISIS的恐袭,似乎除了成全普京的诚实外,没有任何实质的政治好处,还将衍生各种后续风险。
而如果将恐袭归罪于乌克兰,同样是有好处也有坏处。坏处就与承认事件是ISIS所为的好处相反:俄罗斯会被外界认为“睁眼说瞎话”。当然,反美舆论场有不少人接受了俄罗斯叙事,认为恐袭的幕后主使就是乌克兰、甚至美国,但这种舆论分布样态就与定义俄乌战争的斗争本质类似:反美舆论场认为这场冲突是俄罗斯的“反纳粹”斗争、俄罗斯正为解放被乌克兰“新纳粹”压迫的民众而努力;非反美舆论场则不会全盘接受这种说法。而从双方阵地大小来看,后者就算不能代表全部,前者却也不是主流。
再来是把恐袭归罪于乌克兰的好处。显然,普京将能最大程度免于反恐不力的指责,同时借俄乌战争的背景,以及此前乌克兰策动过俄罗斯自由军团发动袭击、涉嫌谋杀杜金(Aleksandr Dugin)女儿的脉络,将车臣战争之后的最大恐袭事件,定调为战争下的“敌方渗透”,借此凝聚内部舆论支持,甚至将事件与“特别军事行动”以来,普京便一直强调的“新伟大卫国战争”叙事相连结,再次重复乌克兰“新纳粹政权”泯灭人性、这场战争非打不可,厚实普京作为“当代叶卡捷琳娜”的伟大形象、历史使命。
整体来说,把恐袭归罪于乌克兰,除了引发外界质疑普京“睁眼说瞎话”外,其实对内没有任何政治坏处,还能最大程度巩固普京的威望。因此3月22日恐袭后,俄罗斯内部所有媒体、大小官员、甚至普京等人,都将矛头指向了乌克兰,完全回避ISIS已经承认犯案的现实。
例如俄罗斯报纸《生意人报》(Коммерсантъ)便在第一时间报道,称从政府消息来源获悉,凶手是乌克兰的俄罗斯志愿军,“年轻人、斯拉夫人、身高高于平均水平、可能使用假胡子”,但从如今俄方释出的各种消息来看,凶手来自塔吉克的可能较大;俄罗斯电视频道《NTV》甚至播出一段Deepfake影片,显示乌克兰国家安全与国防委员会秘书奥莱克西·丹尼洛夫(Oleksiy Danilov)证实乌克兰参与恐袭,“今天的莫斯科很有趣,我认为这非常有趣。我相信我们会更频繁地为他们安排这样的乐趣”,但这个片段其实是根据之前《乌克兰1+1》频道的新闻拼凑剪辑而成,之后也迅速被识破。
平心而论,如果俄罗斯没有这么急于定调凶手、甚至不惜动用Deepfake技术,外界的质疑或许还不会这么强烈。不过如前所述,归罪乌克兰虽在外界看来诡异,却是普京与克里姆林宫眼下的最佳选择,兼具了转移质疑、平息民愤、促进战时团结的多重功能。当然,ISIS与俄罗斯的漫长斗争还将继续,只是其排序或许就像恐袭之所以成功的背后结构:战争时期,来自乌克兰的威胁才是主要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