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布兰:《夜巡》与人类史上最伟大的自画像画家
提到荷兰黄金时代的绘画大师林布兰(Rembrandt Harmenszoon van Rijn),读者或会记得今年七月所展开的《夜巡》(The Night Watch)修复工作。《夜巡》是林布兰于1642年绘画的作品,整幅画高约4米,宽4.5米(12.5 x 15英尺),重337公斤(743磅)。 这幅巨型画作委托于当时阿姆斯特丹市长,法兰西・班宁・柯克(Frans Banninck Cocq)委托,目的是要一幅有气派的民兵公司集体肖像画(因此,“夜巡”这个名字只是后人见画面的联想,跟其实际内容没多大的关系)。
特别的是,画作被放到一个玻璃室中,使观众不会受到修复工作的影响;更特别的是,在修复工作其间,博物馆提供网上直播,使画作的爱好者可以在线关注最新的修复进展(在此能查阅最新的报告)。
《夜巡》的修复工作之所以如此受到重视,自然是它的艺术价值本身。 但更有趣的是,《夜巡》在林布兰的生命里也似乎扮演了重要的角色。身为当时阿姆斯特丹最有名气﹑订单最多的画家,林布兰从他所居住的大宅,到所用的绘画颜料,都显示出其生活的奢华程度;然而,这一切都在完成《夜巡》后有所改变。不单是他的妻子在该年离世了,而紧接其后的,是众权贵客户的离去。林布兰的人生从此就一落千丈。
《夜巡》 本身就像受到了某种咒诅一样。虽逃过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炮火,但单是近一百年来所遭受到的破坏,就有好几次:曾两次被人用刀割破,和被人以强酸液体破坏。这幅著名的画作,在40多年前用刀砍下来之后修复完成的,因此画作本身的象征意义也不容忽视。
可幸的是,是次修复并非因为画作受到破坏——专家们只是担心这幅杰作受环境影响而产生变化。博物馆表示,这项耗资数百万欧元的研究和修复项目,将帮助员工更好地了解这幅画的状况。“对于制定最佳的修复方案,是次详细的研究是必要的。它并将涉及成像技术、高分辨率摄影和高度精良的电脑分析,”博物馆表示:“透过运用如此及其他方法,我们能够详尽透彻地了解画作——不仅是画作的表面,还包括从清漆到画布的每一个层次。”
说到这种透过科技实践的研究,我们或会记得几年前名为“下一幅林布兰”(The Next Rembrandt)的疯狂计划。该计划先是以 3D 的方式技术大量地扫描林布兰的人像画,再经电脑人工智能的分析和演算,推算出一幅“林布兰再世”有可能绘画出的个人半身人像绘画。而最疯狂的是,计划的施行者以 3D 打印的方式,把油彩颜料一层层地喷到画布上,使最后的成品跟真实的林布兰作品几乎毫无分别。
在艺术的领域上,科技的发展为鉴别艺术品的真伪带来了很多突破。现在,人工智能的科技不只能用于识别鉴别画作的真伪,甚至它本身就能为我们制作出“艺术真品”——因此,其所“绘制”的那幅绅士肖像,相互矛盾地“既是林布兰亦非林布兰”,同时挑战了我们对 “真实性”和“原创性”的概念。
然而,这是否就代表我们能把林布兰化约成一堆特定的数据,同时可以按这些已收集的数据,不断地进演和制作出“下一幅林布兰”?这是一个困难的人工智能问题,不能以三言两语解答。不过,其实只要凭现时我们所看到的“下一幅林布兰”,便会发现,其人工智能所分析到的只有林布兰本人早期的肖像画作;而之所以如此,最主要是考虑到“绘画”其他类型画作的难度。
其实,只要看过如《夜巡》这类的画,便能想像,要靠电脑演算这类画作本身已经天荒夜谈。而再看其宗教主题的作品,便会发现,他们几乎无法被演算出。
以《约瑟夫和波提乏的妻子》(Joseph and Potiphar’s Wife)为例,单看作品的画面结构和人物衣著,很难知道它讲述的是怎么样的一个故事。原因是,这类型的画作需要以已知的宗教知识作为诠释的基础。 林布兰曾经两次绘画《约瑟夫和波提乏的妻子》,有论者认为,两幅画作的差异在于《圣经》与《可兰经》之间的差异。林布兰自然熟知《圣经》中约瑟夫和波提乏的妻子的故事,因此,论者便推论,也许是他看过那两埸关于约瑟夫和波提乏的妻子的剧场,使得他其中一幅画家更接近《可兰经》中的叙事。
林布兰所绘、关于约瑟夫和波提乏的妻子故事的作品:
但无论如何,这里想指出的是,在诠释林布兰的画作时,需要引用到画作以外的背景作为语境——这都使得画作的艺术价值超越可被电脑分析的物理结构本身。
更有趣的是,有艺评人认为林布兰的这种绘画方法学,跟在当时只跟他几街之隔的斯宾诺莎(Baruch Spinoza)的哲学颇有相似之处。根据现有的历史记载,两人并没有直接的交流,但林布兰的其中一位友人玛拿西・本・以色列(Manasseh ben Israel)是斯宾诺莎年轻时的犹太教寺导师。
或许,这不过是无关痛痒的巧合;又或许,这进一步说明了,在考虑到林布兰画作的意思(甚至是其艺术价值)时,要像斯宾诺莎的哲学一样,把单一的事物视为整个体系的一员。
而这样,人工智能似乎还不能“绘画”出“下一幅林布兰”。
欣赏更多林布兰的自画像:
_________________
下载《香港01》App ,按“+”号加入《哲学》抢先看文章:https://hk01.onelink.me/FraY/hk01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