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是精神病但没关系》:“反社会人格” 原来出自一本书?

撰文: 望万里
出版:更新:

【以下内容包含《虽然是精神病但没关系》第一至三集剧情,敬请留意】

《精神病》卖点:“反社会人格”女主角?

在《虽然是精神病但没关系》(下称《精神病》)开播之前,本剧焦点之一落在“反社会人格”(sociopath)女主角高文英(徐睿知 饰)身上。“反社会人格”正式名称为反社会人格障碍(antisocial personality disorder,缩写 ASPD),怎样的人才算有 ASPD 呢 ?根据中文维基百科:

根据美国精神疾病诊断准则手册第五版(DSM-5)的定义,反社会人格障碍(antisocial personality disorder)

A. 从十五岁开始,广泛的“漠视及侵犯他人权益”的思考或行为模式,以下七项诊断准则中至少三项 (或以上):

1. 不能符合社会一般规范对守法的要求,表现于一再作出侵犯法律或社会规范的违法行为。

2. 狡诈虚伪:表现于一再说谎、使用化名、为自己的利益或娱乐而诈欺、欺骗、哄骗、愚弄他人。

3. 做事冲动或不能事先计划。

4. 易怒且好攻击:表现于一再打架或攻击他人身体(所有一切以伤害他人为目的的行为或想法)。

5. 行事鲁莽,不在意自己及他人安危。

6. 经久的无责任感,表现于一再无法维持经久的工作或信守财务上的义务。

7. 缺乏悔恨,羞耻和内疚感,表现于无动于衷或合理化对他人的伤害、虐待或偷窃。

高文英(徐睿知 饰)(《虽然是精神病但没关系》预告片,Netflix)

回顾《精神病》的前三集,高文英符合了以上几项?在禁烟的精神病院花园中抽烟;乱开车、泊车;喜爱收集利器,被餐刀割伤却感到快感,并将之当作武器攻击他人;拉扯他人的头发;自称从来不会作承诺;毫不留情地以言语与肢体暴力攻击精神病院中的病患;在病院大堂众目睽睽之下大声作性邀请的发言——似乎除了第二项的“狡诈虚伪”外(相反,高文英算是诚实与言行一致),全部都符合。果然,高文英的确是 ASPD 患者。

可是,诊断精神病真是这样简单的吗?

《DSM》:精神医学的终极权威

上引 ASPD 根据的那个“精神疾病诊断准则手册第五版(DSM-5)”是甚么?不单是 ASPD,若我们在维基百科搜寻其他精神疾病的条目,都会读到它们都以“DSM-5”为根据。在上篇文章中,我们点出了定义精神病的困难,以及“‘谁’可以决定人有精神病?”的问题,而这个“谁”,可以说就是“DSM”了。

上篇文章——《虽然是精神病但没关系》:到底谁有精神病?有精神病又怎样?

“DSM”指的是由美国精神医学学会出版的《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The 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缩写 DSM),“-5”是指2013年出版的第五代,即最新亦正被使用的一版。这本给美国精神医师用作为病人诊症的手册,是经一群精神医师商讨之后,对人类精神异常的征状分类、列清单,当看诊者符合特定的(复数)征状,就可以判定为某精神病的患者。

在 ASPD 以外,我们常听到的抑/忧郁症(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躁郁症/双相情感障碍(bipolar disorder)、俗称“多重人格”的解离性人格障碍(dissociative disorders)、对应跨性别人士的性及性别认同障碍(sexual and gender identity disorder),都是由《DSM》凭著一组征状作定义。《DSM》不单为几乎整个精神医学领域作规范,亦塑造出我们一般人对于精神疾病的感知与文化想像。

美国精神医学学会《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The 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 Fifth Edition)(Cbs Publishing)

有标准,就够科学了吗?

诊断是否真的如此直接、简单?问题是我们根本无法如身体征状与疾病的诊断与分类那样定义精神病,精神病理学从来就带有强烈的诠释学性格:例如现在医学界不再使用有超过千年历史、一度风行欧洲的“歇斯底里症”(hysteria),纵使相似的征状仍然可见;或从同一疾病的多种中文译名之间的不一致(bipolar disorder 应该名为“躁郁症”还是“双相情感障碍”适合?),都可以窥见到对于精神病的定义与解释并不固定。

对精神疾病的客观化与量化定义,能够给出一种科学的可靠性。而医师以《DSM》为准则诊断病人,在短短半小时内即可给出诊断结果,亦可谓效率极高。可是《DSM》中的所谓的诊断就只是清单与项目,对于病理学的病因,不是缺乏解释,就是将希望投注到当今的脑神经科学之上,希望为人类的精神病找到基础的生物性成因。可是即使脑神经科学时有突破,但距离将人脑与精神病征状之间作足够客观的因果连结,仍然遥遥无期。

(《虽然是精神病但没关系》预告片,Netflix)

伴随著生理学的解释,是药物疗法。抗抑郁类剂与镇静剂等药物渐渐风行于世,这些成效存疑、兼有严重副作用的药物,变成利润极高的商品,一年的生意以百亿美元计。同时,保险公司亦要求执业医师承认以《DSM》体系,才可以进入保险网络,收到保险给付。以上形成医学机构、药商、保险公司之间扣连著的铁三角,巩固了《DSM》于全世界的精神医学权威地位。

六、七十年代的美国,主张“谈话治疗”的精神分析红极一时,但随著《DSM》的修订与出版,直接促成对于的贬抑、边缘化,然而精神医学这种侧重生物性的倾向,忽视社会与个人经历对于形成精神疾病的决定性影响,而这正是已经退居的精神分析所最重视的。医学界甚至说《DSM》对于整个精神医学来说,有著去人性化的影响。

(《虽然是精神病但没关系》预告片,Netflix)

另外,在《DSM》初出版之时,美国以外使用世界卫生组织(WHO)颁布的国际疾病与相关健康问题统计分类(International Statistical Classification of Diseases and Related Health Problems,简称国际疾病分类 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Diseases,缩写 ICD),然而其权威性与普及程度不及《DSM》。

正是这个 ICD 于2017年起草拟新增“游戏障碍”(gaming disorder)一项,在游戏玩家之间引起极大不满;讽刺的是,在全球新冠病毒肆虐期间,世卫却主张处于隔离令之下的大众在家多玩电子游戏防疫。

延伸阅读——【Netflix】《Ready Player One》:游戏世界美好,但打机就唔好

更甚者,随著《DSM》的版本升级,愈发增加的疾病条目,各种疾病之间有重叠的征状,结果出现本来只符合一种疾病的人,变成同时符合五种疾病的荒谬状况。

以《DSM》为基础的体系,虽从诊断的方法到治疗的药物,都受到精神医学界的质疑,但我们亦不应全盘否定《DSM》与 ICD 的效用,而是我们应该提醒自己,当媒体或官方机构以在讲某种癌症或肥胖症的腔调,预测著2020年全球抑郁症患者将达 3.5 亿人,出于背后的诊断机制,我们对于这些由权威给出的数字,实在未必要照单全收。

当精神病分类变成文化标签

在医学领域以外,《DSM》怎样塑造出我们的文化?犯罪故事中的罪犯,经常被设定成各种精神病患;以至于近年开始愈来愈流行反英雄(anti-hero),亦扣连著相似的设定。结果是:《七宗罪》中的凶手被说是反社会人格,《蝙蝠侠》的小丑(Joker)被说是反社会人格,小丑女(即 Harley Quinn)又被说是反社会人格。

被形容为反社会人格的小丑女 Harley Quinn(《Bird of Prey》剧照,Warner Bros)

“反社会人格”等精神病名称,成为一个简化、方便的标签,解释虚构作品角色的动机。观众在欣赏这些角色反叛的行为与人格魅力之余,这些标签有否医学解释的价值?有否促进我们对于有这类征状的人的理解?又有否讨论治疗的方法?流行文化的影视作品,某程度上将精神病患平常化与娱乐化了。

回到《精神病》,我们从剧情简介之中已经“知道”女主角有“反社会人格”,也可能会觉得这是又一部挪用“反社会人格”为卖点的剧集。可是本剧独特之处,就在于直接以精神病本身为题材,既没有轻率的生物化约论,亦无呈现出吃药就能治病的论调。本剧能否深刻描写 ASPD 等精神病征状的人?能否为《DSM》的疾病重新加入人性化的向度?又能否推广社会对这类人有较全面的理解?这些都值得我们在追看的同时期待。

《虽然是精神病但没关系》:精神病是大脑问题?还是因创伤经验?

参考资料:

史考尔(Andrew Scull)著,梅苃芢译《疯癫文明史:从疯人院到精神医学,一部2000年人类精神生活全史》,猫头鹰,2018年。

_________________

+1

下载《香港01》App ,按“+”号加入《哲学》抢先看文章:https://hk01.onelink.me/FraY/hk01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