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恩:每次发生科学革命时,人们认识世界的条件便有一次转换

撰文: 01哲学团队
出版:更新:

作者|黎子元

生活在十八世纪的康德曾认定绝对的牛顿空间和一致的因果律,构成了思想的先验原理,它们也是人类理解其所处世界的必要条件。然而康德的这种信念或者说世界观,被相对论和量子物理证明是全然错误的。物理学在二十世纪的发展,致使人们不得不抛弃旧的科学及其形而上学基础。可见,生活在二十一世纪的康德著作的读者们,倘若对于康德时代以后发生在科学史上的重大变革或者说革命浑然不知,对于与康德相比较而言自身的思想认识如今被甚么样的科学条件所规限毫不理会的话,那么他们在今天关于康德著作的阅读和理解将注定是徒劳无益的。

为此甚至应该倡导,对于哲学系学生而言,在他们开始阅读哲学史之前,必须首先对于科学史做一番总体学习,以便为他们建立关于“哲学思想的科学条件之历史转换”的意识。带著这种意识,学生们将会发现,有趣的是,康德自身那不容置疑的信念,恰恰是建基于发生在十六、十七世纪的重大科学突破之上,而这场科学革命被认为最终是在牛顿手上完成的。以这样的宏观历史尺度来观察,似乎在每次发生科学革命的时候,人们认识世界的条件便发生了一次转换。对此转换应该如何作出理论描述呢?美国科学史家汤玛斯・孔恩(Thomas Kuhn,1922-1996)就试图以其著作《科学革命的结构》(1962)专门研究这个问题,为此他提出了两个重要的概念:范式转移(paradigm shift)和不可通约性(incommensurability)。

汤玛斯・孔恩(Thomas Samuel Kuhn,1922年7月18日-1996年6月17日)(资料图片)

范式原本指的是具有典范意义、可供众人效仿的案例。孔恩的范式转移理论可以被简要地描述如下:在常规科学的领域里,范式指某项科学成就,该成就能够汇聚起一批拥护者构成一个科学共同体,其中的人们针对该项成就尚且开放的、未完成的问题展开基于某种模型或传统的研究实践。范式正是常规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基本特征。当科学谜题还足够丰富、没有被全部解决,而该传统所认可的方法在解题过程中依然行之有效,那么这种范式将会持续存在下去。直到在研究实践中出现了反常现象,由这一科学范式建立的传统便遭遇危机,无法再胜任对科学问题的有效解决,科学共同体面临逐步瓦解,于是就需要等待新的科学成就出现,为研究实践提供新的范式。而这种在科学史上常常出现的,以新范式替代旧范式的现象,就是范式转移。

《科学革命的结构》第四版 / 50周年纪念版书封(The Structure of Scientific Revolutions, 1962)(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尤为重要的是,孔恩指出,在新旧替代的范式与范式之间,存在著不可通约性,即两个传统之间彼此的规则无法相互沟通,人们也不能以同一套标准对双方等量齐观。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每次出现范式转移,便是科学史上的一次革命,便是一次世界观的转变,一次非连续性的断裂,一次非积累性的跳跃前进。随之而来的就是科学家们进入了“另一个世界”,同一个科学概念在不同的世界中有著可以是相悖的或完全无关的意义。而范式转移理论,就是孔恩对于科学革命的各种结构作出的一般性理论描述。范式转移理论并不必然推导出“真理不存在”或者相对主义的结论。事实上,孔恩一生信奉真理与事实,致力探索更为进步的科学方法,即不断寻求更为恰当的世界观来与这个世界互动。孔恩以一句话总结他的思想精髓:“(科学)革命通过摆脱那些遭遇到重大困难的先前的世界框架而进步”。

费耶阿本德|科学已经成为一种排他性的支配思想、意识形态

孔恩的范式转移理论有其局限,而这些局限在今天越发明确的显露出来。首先,《科学革命的结构》出版于1962年,书中的结论只能说是对于该年份之前的、已经过去了的科学史的考察,而无法包括二十世纪下半期出现的科学史发展的最新趋势,包括由生命科学和信息科学引发的重大变革。第二,孔恩受自身学术训练所限,他对于科学革命的考察仅局限于物理学,而没有涉及那些如今在重要性上已逐步替代物理学的主要科学领域,甚至完全忽视了被不少人视为有史以来最具革命性的科学著作,即达尔文的《物种起源》。第三,孔恩所描述的“科学革命”和“结构”主要是一位物理学家根据他的直觉而提出的一种简洁而通达的洞见,并不一定可以直接套用在科学史的所有领域、所有时期,也未必获得科学史家、各专门科学领域学者的一致认同。尽管孔恩自认为是一位科学史家,但他的研究兴趣却更集中于哲学,而从长期来看,《科学革命的结构》的影响力如今也更多体现在科学哲学和大众文化。这部著作一度被列为所有出版物中被引用率最高的书籍之一。每当各种媒体评选“二十世纪最佳书目”的时候,它往往都位列榜单。在二十世纪法国哲学发展中,阿图塞的“认识论断裂”,傅柯的“知识考古学”,巴迪欧的“哲学思想的科学条件”等理论,与孔恩的“范式转移”理论可以相互参照,以便把握上个世纪思想史发展的某些基本特征,但应该注意这些理论各自的问题意识不同,阅读时须多做甄别。

阿图塞:多重决定论——结构主义的马克思主义 - EP89

傅柯:知识型——人将被抹去,如沙滩上的一张脸 - EP91

当今激进左翼政治哲学的主体规划(二):巴迪欧与“事件”理论

_________________

+1

下载《香港01》App ,按“+”号加入《哲学》抢先看文章:https://hk01.onelink.me/FraY/hk01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