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伦坡|侦探小说之父;引发法国哲学界争论的《失窃的信》
1809年今日,美国作家爱伦・坡(Edgar Allan Poe)在波士顿出生。爱伦・坡是诗人、短篇小说家、文学评论家,尤其擅写悬疑、惊栗的短篇,而且还有“侦探小说之父”的美誉。《福尔摩斯探案》系列作者柯南・道尔(Arthur Conan Doyle)就曾言:爱伦・坡每一篇侦探小说都是整个侦探文学的根源。今日就和大家引介爱伦・坡的侦探小说,概述《失窃的信》的故事,最后也谈谈拉冈对这个短篇的诠释。
讲到爱伦・坡的侦探小说,不得不提三个短篇:《莫尔格街凶杀案》(The Murders in the Rue Morgue)、《玛丽・罗杰奇案》(The Mystery of Marie Roget)和《失窃的信》(The Purloined Letter),贯穿三个故事的主角就是奥古斯特・杜邦(C. Auguste Dupin),他在故事中穿梭不同空间:《莫尔格街》的街道景观;《玛丽・罗杰》的赛纳河岸;还有《失窃的信》的私人寓所。杜邦是一个具有精密推理头脑和洞察力的业余侦探,他与一位好友同住在巴黎,而这位好友就是小说的匿名叙事者。此外,杜邦认识一位警长 G 先生,每当 G 遇上棘手案件,都会咨询杜邦意见。
《失窃的信》故事提要
今日就介绍发表于1844年的《失窃的信》(以下内容剧透,如有兴趣不妨阅读原著,十五分钟读得完)。故事开场,叙事者和杜邦就在家中吞云吐雾,谈论著一些离奇的案件,然后警长 G 先生就推门入内,说有件麻烦案件要请教杜邦。
警长 G 陈述的案情是这样的:皇后独自待在皇宫时收到一封信,她清楚这封信有对她极之不利或敏感的内容,而国王此时进来,她来不及把信收进抽屉,于是就照样将信放在台面,地址朝上,而国王也没有注意到信件。不久,机智的 D 部长进来,他看穿了皇后的秘密,以偷龙转凤的方式盗取信件。皇后完全看在眼内,但当著国王面前也无法阻止恶行,而 D 部长凭这封信是可以胁迫皇后,皇后就报警求助。警长 G 以最周密的方式搜遍 D 部长寓所的每一个角落,但却没能找到信件。警长 G 就来询问杜邦的意见了。
约一个月后,警长 G 又再访问两人,告知信还未找到,而警方正为案件悬红大笔酬金,杜邦就突然霸气地说:给我支票,我就把信交给你啊。故事后半就是杜邦向叙事者解释他如何寻回信件。杜邦解释说,警长 G 之所以找不到信件,是因为他们没有细心考虑犯案者的智力和心理。他们一味想著 D 部长如何在屋内隐藏信件,于是用钻孔、探针、显微镜等观察屋里每个细部,但却未有想过搜索原则本身合理与否。D 部长明了警方的行事方式,明白“最危险的地方就是最安全的地方”,索性就不把信藏起来了。
杜邦拿定主意,就去拜访 D 部长,期间留意到一个卡片架上放著一封又脏又破的信,还印著 D 部长的姓名。真相只有一个:明显就是 D 部长为信件做过手脚,放在过分显眼的卡片架,因为实在太明显,不会引起警长的怀疑。杜邦回家后又伪造了一封印著 D 部长姓名的信。翌日,他假托要拿回鼻烟壶,再在 D 部长不为意之时又以偷龙转凤方式取回皇后的信件,故事就此落幕(当然小说还有更多丰富的细节,但主要情节就如上述)。
拉冈的诠释:纯粹的能指
有趣的是,《失窃的信》在法国哲学界激发不少讨论。精神分析学家拉冈(Jacques Lacan)就仿效佛洛伊德,借用文学作品来解释他的精神分析概念。1956年拉冈发表〈关于《失窃的信》的讲座〉(Seminar on The Purloined Letter),企图借此故事研究“自动重复”(repetition automatism),一个佛洛伊德留下的谜:如果主体的行为皆源于满足力比多,为何人们会反复做自我伤害的行为?
拉冈指出,那是因为主体是被象征秩序(symbolic order)驱动,而象征秩序有其内在逻辑。在《失窃的信》中,每个角色都因应失窃的信去做出相应行动,但信的内容从未被透露,对拉冈来说,信的内容是什么也毫不重要。因为失窃的信是一个纯粹的能指(pure signifier),这个纯粹的能指就在三种主体之间穿梭,涉及三种观看:第一主体什么都看不到(先是国王,然后是警长 G);第二主体看到“第一主体什么都看不到”,于是想要掩饰(先是皇后,然后是 D 部长);第三主体看到头两种主体的观看,所以能掌握真相(先是 D 部长,然后是杜邦)。信件的两次盗取,重复了这三种主体的关系。
到了1975年,另一位 Jacques,雅克・德希达(Jacques Derrida)又发表了文章《真相的供应者》(The Purveyor of Truth),评论拉冈对《失窃的信》的评论,文章大意就是抱持结构主义的立场,批评拉冈根本不懂得阅读小说,那些“纯粹的能指”只是强加的精神分析诠释。当然,拉冈的讲义一向晦涩,究竟德希达是否真的看懂拉冈说甚么也是个谜。两位哲学大师的评论,也使爱伦・坡的悬疑小说显得更加扑朔迷离。
_________________
下载《香港01》App ,按“+”号加入《哲学》抢先看文章:https://hk01.onelink.me/FraY/hk01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