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奎斯:魔幻写实?那就是现实,比虚构更精彩

撰文: 胡雅雯
出版:更新:

“要么写作,否则我将死去”——怀著此般渴望,加布列・贾西亚・马奎斯(Gabriel García Márquez)一生关注拉丁美洲现实,围绕孤独、爱情、死亡的主题,写下《百年孤寂》、《霍乱时期的爱情》、《一桩事先张扬的凶杀案》、《没有人给他写信的上校》、《苦妓追忆录》等著作。他被诗人聂鲁达(Pablo Neruda)誉为“塞万提斯之后最伟大的语言大师”,1982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除了写作大量中、长篇小说,马奎斯亦撰写了多篇政论、文艺评论和剧本。2014年的4月17日,马奎斯因肺炎在墨西哥城逝世。

加布列・贾西亚・马奎斯 (Gabriel García Márquez)

1928年3月6日,马奎斯生于哥伦比亚一个盛产香蕉的小镇阿拉卡塔卡(Aracataca)。他在外祖父母的宅子里降生,这里给了他生命最初的庇护和文学创作最初的启发。马奎斯曾说:“我无法想象还有哪种家庭环境更适合培养文学志向。”

哥伦比亚小镇阿拉卡塔卡(Aracataca),因马奎斯在此出生而闻名

儿时,外祖母给他讲述自己眼中的魔幻世界,潜移默化地形成了他的认知方式,使他思维领域中的虚构与真实、幻想与感知之间,不再绝对对立。外祖父则向他描述血腥的战场,带他走进悲惨的成人世界。而与外祖父闲逛的时光,更令他沉醉于大千世界的新奇,《百年孤寂》那为人熟知的开篇,便来自外祖父带著他第一次将手放在冰上的经历。大人间的谈话是马奎斯最好的灵感来源,他将听来的话“拆散打乱,隐去出处,再说给大人听”,令他们无不愕然。也是在那里,他被舅舅私生女的童书勾起了最初的文学兴趣,也因为被拒绝翻阅书而体验了“身为作家最初的失落”。马奎斯在这座给予他无限回忆与灵感的宅子生活了八年,后随家人迁往首都波哥大。

西班牙文《百年孤寂》(Cien años de soledad)五十周年纪念版

信奉革新主义的左派

马奎斯一生信奉左派革新主义。中学起他便酷爱文学,浏览世界名著;1947年,马奎斯进入大学开始学习法律。一年后的“波哥大事件”成为马奎斯的人生转折之一。1948年4月,哥伦比亚当时倍受欢迎的自由党总统候选人荷希・埃利塞尔・盖坦(Jorge Eliécer Gaitán Ayala)在波哥大街头遇刺,城市随即陷入混乱,党派斗争激烈,几千人死于非命⋯⋯亲历事件的马奎斯目睹了波哥大的暴力时空,亦促使他进入自称为“世上最好的职业”——新闻业,成为一名记者。

遇刺的哥伦比亚自由党总统候选人荷希・埃利塞尔・盖坦(Jorge Eliécer Gaitán Ayala)

当时,《观察家报》副刊主编萨拉梅亚・博尔达是哥伦比亚先锋派文学的创始人,在他的引导下马奎斯走上文学道路并从法律系辍学。五十年代中,马奎斯被派往欧洲,除了撰写新闻,主要创作小说及电影剧本。欧洲任职期间,他曾三赴东欧,在探访了冷战时期的东德、苏联、波澜、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等国家后,撰写了《铁幕后的九十天》(90 Days behind the Iron Curtain)。尽管支持社会主义,但他仍感受到东德的“空虚感觉”和苏维埃经验中的复杂性——“这种复杂性无法被简约成简单的配方,在资本主义或共产主义宣传中两者择其一”。

马奎斯《社会主义国家之旅:铁幕后的九十天》(De viaje por los países socialistas: 90 días en la cortina de hierro)

他的政治倾向也在创作上显露无疑,在访谈中他曾谈到,自己内心深处坚持两条信念:一,优秀的小说应该是现实的艺术再现;二,人类最接近的目标是社会主义。

魔幻/写实:拉丁美洲的孤独

提到马奎斯,没有人不想起他的《百年孤寂》,即便有没有读过或读完。上个月,Netflix 宣布要将《百年孤寂》改编为剧集,引发热论。在这部巨著中,马奎斯创造了一个奇异的世界——马贡多(Macondo)。书中,时间的摆锤在马奎斯的叙述中来回摆动,使作品呈现出非线性的时间观和宏大的时间跨度,讲述著一个家族的衰败和那片神奇土地上永恒的孤独。

马奎斯《百年孤寂》(Cien años de soledad)初版封面

《百年孤寂》最为人津津乐道的,莫过于其魔幻写实主义(Magical realism)的写作手法。事实上,马奎斯并非开创这一流派的作家。早在1925年,德国艺评家弗朗茨・罗(Franz Roh)研究后期表现主义绘画时,就曾写下《魔幻写实主义、后期表现主义、当前绘画上的几个问题》,“魔幻写实主义”一词首现于此。它不仅是文学流派,亦在一战后欧洲、美国、拉美地区的绘画艺术和文学上都有反映。直至二战后期,由于西班牙语拉美文学崛起,魔幻写实主义文学开始兴旺。它吸取现代主义的表现手法,充满幻想、想像,并以其打破人们精神世界与现实世界的界限;内容上常反映拉美黑暗、斗争的现实与苦难。然而,马奎斯本人并不认为自己写的是魔幻,他认为“那就是现实”且“现实比虚构更精彩”;他的创作除了源自儿时外祖母讲故事的方式,亦深受卡夫卡、吴尔芙、福克纳等作家的影响。

1982年,马奎斯获授诺贝尔文学奖

小说中那亘古的孤独,某种层面来说,体现著人生的重复与虚无。而在诺贝尔奖获奖演说〈拉丁美洲的孤独〉中,马奎斯更向世人道出拉丁美洲孤独的症结所在:在论及拉丁美洲殖民史和战乱、伤痛的生存现实后,他指出,其孤独的症结在于“没有足够的常规手段让人们相信我们生活的现实”。他希望殖民者彻底修正对待殖民地人民的方式,因为拉丁美洲“没有理由成为他人摆布的棋子”,应有以自己的方式解决问题的自由。这种反抗精神,或许就是为何他的作品能够“在令人毛骨悚然并感到生动与真实的同时,却表现出一种生命力”。

延伸阅读──再读《爱在瘟疫蔓延时》:瘟疫是爱情的隐喻|胡雅雯

_________________

+1

下载《香港01》App ,按“+”号加入《哲学》抢先看文章:https://hk01.onelink.me/FraY/hk01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