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球】歧视无阻望远镜看港足 视障球迷的自白与诉求

撰文: 袁志浩
出版:更新:

穿起港超球队杰志的蓝色球衣,“阿东”于入场前跟记者谈着他最心爱的西甲球队皇家马德里,“皇马进攻及组织好好睇”。来季那一位球星加盟,他早有心水,一切跟普通球迷无异。
“阿东”有属于自己的“睇波方法”,从望远镜观看本地各项赛事,谁料却成为被人欺凌、歧视的缺口。面对部份港人的无知及愚昧,他仍有决心逐渐改变这一切,“我不想透过事件换取任何利益,而是想社会关注残疾朋友,给予我们一个平等、独立的权利。”
他的视野,早比我们这些“正常人”望得更远。
摄影:梁鹏威

走进旺角场,“阿东”第一时间上前拿取打气物品,他是位不折不扣的本地波球迷。(梁鹏威摄)

到旺角大球场观看本地球会出战亚洲赛,对普通球迷来说,是件最正常不过的事,不过对于视障人士“阿东”,却是另一个故事。

因遗传所致,阿东天生严重弱视,双眼均患有白内障。假如坐在近中线位置的观众席,他虽可见大银幕上的球队队徽、队名及比分,却很难看清对岸较小型的分牌。比赛间期他基本上能知道球员跑动的方向与位置,但仍需望远镜协助,才能看得见皮球,“足球比赛最精彩是进攻与入球,场上各种策划和战术,就如象棋一样,要知道球员如何执行教练的指令及阵式,否则入场亦没有意义。不过足球体积较小,要仔细地看清楚球员如何盘扭等,便要以望远镜追踪皮球的动向。”

“阿东”手持的是单筒望远镜,约值700至800港元,记者尝试拿起使用,若调教至合适度数,可由25段看台清晰地直望后备席。(梁鹏威摄)

望远镜睇波惹怀疑 遭误认“赌波集团”兼人身攻击

或许是健视人士难以想像视障人士的处境,当阿东四月在亚协杯分组赛——和富大埔对航源的比赛中,继续以“自己方式”睇波,却引起严重误会。当日他独自入场,因亚洲赛门票设有划位限制,未能一如以往地坐于较少观众的位置。赛前他以手机办公及上网,将脸贴近电话细看,先引来一位男士怀疑,“他每隔数分钟便拧转头,站起来望我的电话,想知我在做甚么。如是者发生了5、6次,我都没有理会。”

直至比赛上半场33分钟,航源球员主射罚球破网,阿东透过望远镜睇重播,细声自言自语道:“皮球在大埔门将‘德古’曾文辉的右手旁边入网,他有点责任。”却换来后座一位球迷以“赌波集团收声啦”、“死盲喱”等言语人身攻击,加上在旁约20人起哄,足总职员结果邀请他到场边查问。阿东解释及出示残疾人士登记证后,对方仍寻求驻场警员协助,将以上程序再重复。

如要观看细节,“阿东”要将眼睛贴近物件,他称若长时间睇电脑工作,亦会戴眼镜尽可能维持视力,同时正跟医生相讨,考虑动手术。(梁鹏威摄)
遭人拍片放上网起底,会影响协进会声誉,以至家人和朋友,蚀底的是我自己。
视障球迷 阿东

香港失明人协进会成立于1964年,是首个由视障(失明及弱视)人士组织及管理的自助团体。协进会为会员提供社交、康乐、教育和就业服务,协助他们使用资讯科技,以及倡议视障人士全面参与社会事务。
大家可按此透过01心意网上捐款去支持协进会,善款能为视障人士推行各项所需的服务,令更多的视障人士得到所需服务及发挥所长,一同为实现共融社会而努力。

按此了解香港失明人协进会更多详情

按此透过01心意网上捐款支持协进会

半场无奈离场 叹公众教育不足

即使最后警员还阿东清白,他仍选择于半场时间离开,“若再回座位被那20人围着,遭人拍片放上网起底,蚀底的是我自己。作为成年人,亦是香港失明人协进会的执行委员,知道自己的身份,如被评击会影响协进会声誉,以至家人和朋友。”

阿东的这个答案,令我留下很深刻的印象,自问若遇不平,或难忍一时之气;他却能及时考虑后果,可见其思想相当成熟。他又坦言并不会追究责任,明白足总及警方只跟程序做事,一切合情、合理、合法,“或许是足总资源有限,部份兼职同事培训不足,例如我曾跟全失明朋友入场,有安检人员认为折叠后的专用手杖是攻击性武器,感觉是公众教育出了问题。”

球迷入场前需通过安检,“阿东”指曾有全失明人士的行路手杖,被误当攻击性武器。(梁鹏威摄)
我恐惧,因未知会否再遇见歧视者。
视障球迷 阿东

欺凌歧视留下阴影 惧怕再独自入场

有人说不知者不罪,但其实无知可以很恐怖,面对欺凌及歧视,阿东口说感到无奈与不快,但实际上他害怕让自己再受伤害,没有勇气再独自入场观赛。“原先想入场支持和富大埔对朝鲜球队4.25,但没有朋友陪伴下,我恐惧,未知会否再遇见歧视者,结果只可以在家看直播,仿佛失去了睇波的权利。”

不实的指控带给别人的伤害,可能是无底深潭,惟最近亦有另一视障人士被网上公审,质疑其“扮盲揾食”,阿东认为大众未经查证便妄作猜测及指控,行为过份,“要别人尊重你,你先要尊重别人。大家有没有想过别人的感受?网上分享再分享,威力可以很大,无形的伤害并非一朝一夕可丢淡,可能令当事人留下阴影。”

欺凌让“阿东”留下阴影,没有朋友陪伴的话,他只能放弃入场。(梁鹏威摄)
社会认知难在短时间内改变,但逃避的话,大家便一直不会改善。
视障球迷 阿东

纵遇奇异目光 坚持心中理想

本地球坛千姿百态,球迷有老有嫩,亦包括视障及其他有特殊需要的人士,他们或者身心上有限制,但对足球的热情不比普通人少。以阿东为例,他对本港球会及比赛暸如指掌,就连各项赛事的全名、赛制及规则都无所不通,对本地足运发展的认识甚至比常人深,但偏偏遇上球迷刁难,令记者亦不禁惭愧起来。

可是阿东却认为今次事件,让自己可为其他同路人以身作则,“大家可能不认识视障人士,但并不代表我们要放弃自己的理想。我想跟残疾朋友说,即使遇上困难及奇怪目光,仍要坚持自己想做的工作、目标及兴趣。社会认知难在短时间内改变,但逃避的话,大家便一直不会改善。”

“阿东”眼中的世界其实跟常人相差无几,对足球的热情及认识或比我们更甚,却因一支望远镜而受尽歧视。(梁鹏威摄)
足球是我快乐的泉源,更让我见识到各国球迷的打气文化。
视障球迷 阿东

坚持追逐兴趣,只因足球对阿东来说,是工作外少有的娱乐。他自小便透过收音机接触各种足球资讯,长大后亦能在电脑上得悉即时赛果。从2014年阿根廷访港友赛首度跟随朋友入场开始,闲时便会相约好友观看港超或港队赛事。足球除了是他跟普通人无隔膜地沟通的桥梁,更助他开阔眼界,“足球是我快乐的泉源,更让我看到不同文化。早年的亚洲赛及英超亚洲挑战杯,有来自英国、泰国、日本与韩国等地的球迷,见识各国打气模式,这只有足球才做得到。”

并非想别人同情我,我喜欢自费入场,这才是支持本地运动发展的方法。
视障球迷 阿东

拒绝免费门票 “真金白银入场才算支持”

谈及本地足球,阿东指小时候从父亲口中得知60至70年代的港足盛世,他慨叹港队自1968年后便再没晋身亚洲杯决赛周,由“中港大战”说到港足主帅,他自有一番见解。但认为球迷若望香港足球进步,不应过份强调本地联赛水平跟外国之间的差距,“港超跟中日韩,甚至欧洲二、三线联赛有很大距离,可是作为香港球迷,入场最重要。球会找班主投资,有球迷支持的话,老板才会感觉有人认同。”本身是“拥南趸”的他,经历爱队自降甲组,因此感受更深:“有很多地区球会很有心去推动,亚洲赛亦有成绩,希望大家不要只选择大球会。”

近期有本地球迷批评部份赛事门票高昂,减少购票入场意欲,但即使阿东于事件发生后获大埔及杰志提供免费门票,他仍一口拒绝,决意要用真金白银,为香港足球送上支持,“我并非要别人同情我,或透过事件换取任何利益。我喜欢自费入场,这才是支持本地运动发展的方法,向社会发放正面讯息。”阿东更承诺,会继续入场观看港超及香港队,尤其是9月份的举行的世界杯亚洲区外围赛,“希望带同更多全失明人士入场,支持香港足球发展!”

“阿东”坚持自费入场,访问当日正值杰志迎战航源,符合特惠票资格的“阿东”,考虑天雨及划位等因素,决定以120元购买正价门票入场。(梁鹏威摄)

配套不足剥削睇波权利 望引进“口述影像”服务

说到这里,大家可能会问:全失明人士入场又可如何“观看”球赛?其实在去年世界杯期间,有哥伦比亚球迷就曾边看电视画面,边抓着失明球迷双手,以自创手势在纸板上模拟球场情况,让对方了解比赛进展。而更简单的方法,便是透过“口述影像”服务,为视障人士提出语音旁述,加上现场环境气氛,让有需要的球迷都能全情投入。

在社交网站撰文唤起大众关注的社工“阿君”,本身亦是香港失明人协进会项目协调主任,一直跟进视障人士的融合教育及就业。他称现时本港对视障球迷配套不足,降低他们入场意欲之余,同时令公众认知大减,形成“恶性循环”。

“其实他们都会安装收费电视或‘揾Link’、凌晨起身‘睇’波,甚至建立群组倾波经,热爱程度跟大家没有分别。”所以阿君闲时会充当义工,带领视障人士入场,由他担任“旁述”角色,惟一张嘴能力有限,始于难以满足所有需要,“即使我跟他们说未必能完全转述所有事情,但他们亦坚持入场,希望感受气氛。以往他们可听电台直播,但现时网上直播平台非实时,引致未能即时掌握比赛进展。其实这是门专业,自己可做的不多。”

“阿君”及“阿东”同是香港失明人协进会成员,两人闲时一起入场睇波,访问当日赛后便跟“阿东”最欣赏的杰志球员华杜斯合照。(受访者提供)
口述影像并非复杂技术,为何香港作为国际城市,总是慢别人一拍?
视障球迷 阿东

无论阿东或阿君都强调,普通人能做到的事,视障人士同样有权利去达成。观看运动比赛,只是最基本不过的要求,若因欠缺“口述影像”服务而剥夺其撑港足的资格,“是绝对不公平”。因此他们期望足总可将此技术引进本港,阿东指:“中超或欧洲其他联赛都有此服务提供,以阿仙奴为例,购票时只要表明需要,对方便会安排有关仪器及服务,这并非很复杂的技术,为何香港作为国际城市,总是慢别人一拍?”

按此了解更多欧洲足协有关“口述影像”的服务

多间欧洲球会均设有“口述影像”服务,让有需要的球迷亦能置身其中,而CAFE(the Centre for Access to Football in Europe)更是欧洲足协的伙伴,目的是协助残疾人士体验欧洲各大联赛的赛事。(萨格勒布戴拿模Twitter图片)

政府承诺未兑现 伤健共融只是口号?

阿东的遭遇引起社会及传媒关注,亦有港超球队希望未来能跟香港失明人协进会合作,在下季的主场赛事自费安排足球评述员,即场为视障人士进行“口述影像”服务。有留意网民回应的阿东,衷心感激各界鼓励,坦言回响出乎想像,他亦称政府应就事件反思及检讨,“今届政府上任前曾向残疾人士承诺,以不同方法推动残疾人士服务,如就业、学习、运动及旅游等,但时隔两年承诺仍未实现,同类事情在我身上已是第4次发生。”

阿东认为背后最重要的,还是公众教育问题,“通识教育要求学生全面、多元化发展,增加思考分析能力,不过却没有认识残疾人士需要;政府宣传片不足、本地电视台亦缺少有关节目,如何宣扬伤健共融?”

根据香港政府统计处2014年的资料,本港共有578,600位残疾人士,而视障人士总人数则是174,800位。“阿东”指当中若只有1%的朋友能够入场,对本地足运发展亦有帮助。(梁鹏威摄)

足球无分国界及身体条件,虽然部份人身体上有残疾,但他们依然有权利感受足球的乐趣。这些人观看足球的方法或许跟普通人有异,但大家不妨善意发问及了解,无需大惊小怪及乱作极端猜测。

其实视障人士追求的,并非大众施舍,而是原来属于自己——平等、独立地去做任何事的机会。

灿烂的笑容,是透过欣赏足球赛事而获得的快乐,同样是每个人应有的权利。(梁鹏威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