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首个“中国战略”利字当头 聚焦科技芯片原材料供应链

撰文: 许懿安
出版:更新:

德国政府7月13日公布该国首个“中国战略”。文中在科技、芯片、商品及供应链等方面有颇多篇幅。

文中指出,国家对关键投入(input)一面倒的依赖可能会限制政府回旋空间,并使国家容易受到政治压力。

德国旨在透过来源多元化,减少能源及原材料一面倒的对某个来源依赖。

该国往后的目标是,推动大宗商品战略储备的项目,以及为企业持有此类储备创造激励机制。

政府将继续对投资筛选,避免在关键基础设施方面对特定来源有依赖,并应对敏感科技转移的问题。

文中亦有涉台部份,称台海局势暴露供应链的脆弱性,特别是在芯片方面。

中德关系:2023年6月19日下午,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强在柏林同德国工商界代表座谈交流。(新华社)

贝尔伯克13日就这份文件发言时称,“我们需要中国,但中国在欧洲也需要我们的经济发展、公平竞争和气候政策。”

她说:“我们正在投资全球伙伴关系,包括自由贸易协定,我们可以在其中制定公平和可持续贸易的标准。”

贝尔伯克称,在对中国的依赖程度一事上,德国商界与政府得出的结论相同。

德国总理朔尔茨(Olaf Scholz)2023年5月10日在柏林会见中国国务委员兼外长秦刚。(中国外交部)

就在在这份文件公布前夕,7月11日,中国商务部部长王文涛分别会见德国机械设备制造业联合会主席霍伊斯根、德国思爱普公司行政总裁柯睿安。王文涛强调称,中德互为重要的经贸合作伙伴,互信是中德合作的基础。“去风险”不应政治化和意识形态化,更不能导致脱钩和“去中国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