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中国战略”要点一览:中德互相需要 需以自主战略打交道
德国政府7月13日公布国家首个“中国战略”。德国外交部长德国外长贝尔伯克(Annalena Baerbock)13日称,国家贸易和供应链愈多元化,韧力愈强。
内文称,中国愈来愈积极地尝试改变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并对全球安全造成影响。但中国也是应对气候变化和流行病等全球挑战不可或缺的合作伙伴。
在谈及中国战略时,文件称德国的中国战略是基于欧盟的共同中国政策。
文中亦有涉台部份。称台海现状改变只能是在双方自愿及和平的情况下进行。文件写道,德国支持台湾在国际机构有参与。内文称,德国希望在继续坚持一个中国政策的同时,扩大与台湾的密切关系。
内文称,台海局势暴露供应链的脆弱性,特别是在芯片方面。
文中提及,中国所做的决定已导致竞争加剧,又指中国已经改变,德国需要一个以自己的方式与中国打交道的机会。
文件在谈及中俄关系时称,中国决定扩大与俄罗斯的关系对德国的安全有直接的影响。
德国在这份文件指出,由于多种原因,2020年《中欧全面投资协定》目前无法获得批准。德国将与欧盟磋商,为中德政府双边磋商做准备,这是推进中欧议程的机会。
她13日就这份文件发言称,“我们需要中国,但中国在欧洲也需要我们的经济发展、公平竞争和气候政策。”
她说:“我们正在投资全球伙伴关系,包括自由贸易协定,我们可以在其中制定公平和可持续贸易的标准。”
她12日在出席北约峰会期间称,这份战略将发出“我们并不天真”的讯号。
战略计划由德国内阁通过,并于13日公布。欧洲和其他地区的政商两界都想看到欧盟最大经济体——德国如何重新定位自己,应对经济上重要但坚定自我主张的中国。
德国必须以直接认识到,单方面的依赖会让我们变得脆弱和容易受到影响。在我们追求和平与自由的愿望中,我们必须保护自己的韧性和安全,降低会威胁我们的依赖。
美国政治新闻网站《政治报》(Politico)援引知情人士透露,德国外交部和包括总理朔尔茨(Olaf Scholz)办公室在内的其他政府部门一直讨论该战略的最后细节,直到7月11日晚些时候才就最终文本达成一致。
战略中具有争议方面包括如何制定广泛的透明规则以及怎样对拥有大规模中国业务的德企进行压力测试。
就在在这份文件公布前夕,7月11日,中国商务部部长王文涛分别会见德国机械设备制造业联合会主席霍伊斯根、德国思爱普公司行政总裁柯睿安。王文涛强调称,中德互为重要的经贸合作伙伴,互信是中德合作的基础。“去风险”不应政治化和意识形态化,更不能导致脱钩和“去中国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