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刺针》:各国可参考中国经验 承担风险果断行动

撰文: 凌俊贤
出版:更新:

2019冠状病毒病(COVID-19,俗称武汉肺炎)疫情在全球扩散,医学权威杂志《刺针》(The Lancet)3月7日一篇文章指出,中国控制疫情的措施挽救成千上万人生命,这很大程度上在于强大的行政体系,但各国仍可从中国的经验中学习,承担合理风险并采取果断行动。

新冠肺炎:《刺针》评论认为,各国可从中国的经验中学习。图为2月14日武汉一所临时医院。(AP)

这篇题为《2019冠状病毒病:太少、太迟?》(COVID-19: too little, too late?)的文章指出,虽然世卫尚未将疫情爆发定性为大流行,但可以肯定病毒会传播到大多数国家。

各国亦争先恐后地采取适当措施阻延病毒传播,不过文章认为各国的行动仍是相对迟缓且不够充分,并指出现在真正的危险是,各国在遏制疫情方面已经采取的应对措施太少又太晚。这与世卫对中国的评价形成鲜明对比,世卫称中国的措施可能是最具雄心的计划,认为是史上最敏捷且进取的防疫工作。

文章指出,中国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强大的行政体系,虽然其他国家缺乏中国般政治及经济指挥与控制力度,但是各国领导人仍可从中国的经验中学习。然而种种迹象表明,世界各国并未汲取中国的经验。

文章表示,疫情对高收入国家及中低收入国家构成了不同的挑战,各国政府需决定如何实施措施,不得不权衡道德、社会、经济及健康风险。文章认为,证据显示各国领袖应更迅速及更积极采取行动。

文章总结说,迄今为止有证据表明,中国政府在公共卫生的努力挽救成千上万人生命。高收入国家正面临各自的疫情爆发,各国必须承担合理的风险,并采取更果断的行动。

文章认为,限制公众自由可能会对公众生活及社会经济带来短期负面影响,但是各国应当抛弃这种恐惧,并视将限制公众自由为控制疫情的措施之一,并自信地采取措施控制疫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