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瞭望台】马克龙访华未立大功 中法合作尚待磨合

撰文: 香港01记者
出版:更新:

“我来到这里是为了告诉中国,我怀着推动欧洲对华伙伴关系走进21世纪的决心……我们命运相连,未来需要法国、欧洲和中国。”法国总统马克龙(Emmanuel Macron)上周一连三日(1月8日至10日)到中国进行国事访问,期间说出这番豪言壮语。他除了借此加强对华经贸合作,与中国携手参与全球治理,也希望乘英、德两国自顾不暇,加强法国在欧盟的影响力。可惜的是,纵使马克龙心存期盼,访华成果却不算理想。

为了今次访华,马克龙花了不少心思。例如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上次访问法国时,对法国共和国卫队表演留下深刻印象,马克龙于是把一匹曾在卫队服役的八岁马Vésuve de Brekka赠予习近平,令后者成为全球首位获此大礼的国家元首。在行程安排方面,他与密特朗、希拉克和萨科齐三位前总统一样,特意选择丝绸之路起点西安作为外访首站,并参观兵马俑、大雁塔、大明宫等遗址。外界相信,马克龙此举除了向中国文化致敬,也借以表明对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浓厚兴趣。

马克龙今次访华虽受到礼遇,气氛也算融洽,但成果算不上丰硕。(路透社)

然而,中国对马克龙的接待规格,显然较去年年底访华的美国总统特朗普的“国事访问+”待遇为低。特朗普夫妇当时由习近平夫妇伴游故宫,而马克龙夫妇却未能获得这种“超规格”款待。这反映在中国眼中,法国虽然也是西方大国,但与美国不是同一档次。

话虽如此,中法交流史其实比美国立国还要早。17世纪,中国康熙皇帝与法国路易十四虽素未谋面,但二人曾透过书信联络,惺惺相惜。1949年后,新中国受到西方封锁,时任法国总统戴高乐奉行自主外交路线,毅然在1964年与中国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成为首个与新中国建交的西方大国。

“我深信欧洲可以成为经济、社会、环保及科技方面的强大力量,足以面对中国和美国。”马克龙早前发表新年贺词,呼吁欧洲自强,这番话反映他承认中国已取得与美国并肩的地位,欧洲必须急起直追。

马克龙夫妇在西安参观兵马俑。(路透社)

    冀扩大双边贸易规模

与其他西方国家一样,法国对华关系的重要一环是贸易。在过去一段时间,中法贸易规模不大。2013年至2016年,双边贸易额分别为522.7亿美元、550.2亿美元、514.2亿美元和469.3亿美元;2017年1月至10月的贸易额仅为438亿美元。相比德国和英国,法国对华贸易额更是少得可怜。单以2016年为例,中德贸易额为1,512.9亿美元,相当于中法的三倍;中英货物贸易额则为738.1亿美元,同样超过中法。从上述数字可见,法国对华贸易规模显然有拓展空间,而今次马克龙访华代表团中包括50多家法企高层,从这一点来看,法国似乎有意进一步打入中国市场。

除了加强经贸关系,马克龙另一目标是回应美国不得人心的部分政策,与中国共同参与全球治理。特朗普在上台后,高调反对全球化和自由贸易,宣布退出《巴黎协定》,拒绝承认伊朗遵守核协议,去年年底更承认耶路撒冷是以色列首都。这些政策皆违反美欧既定立场,扩大美法分歧。在全球治理上,中法两国立场有契合之处,这就为加强双方合作创造更多可能性。

在特朗普公布退出《巴黎协定》后,马克龙即发表演说,稳定人民。(VCG)

此外,马克龙还希望藉访华之行,增强法国在欧盟的影响力。众所周知,法德虽然合作无间,但因各自希望成为欧盟“老大”而出现竞争关系。马克龙此时访华可谓适逢其时——德国总理默克尔至今仍未筹组执政联盟,英国首相特雷莎·梅则为脱欧一事分身不暇。本来由英德法主导的欧盟,现时只有法国保持稳定政局,而他今次访问的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这点正好为自己加分。

对中国而言,加强中法关系有助推进自身外交议程。法国国际战略关系研究所(IRIS)高级研究员库尔蒙(Barthélémy Courmont)接受《香港01》访问时称,在欧洲国家当中,中国视德国为经济伙伴,法国则为防务和外交合作对象。 具体而言,中国希望法国能够配合“一带一路”战略,协助“一带一路”在欧洲乃至中东、非洲等法国过去的势力范围顺利落地;建立一个有别于美国领导的新型世界秩序,同时亦渴望获得作为欧洲大国之一的法国首肯。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王义桅则认为,法国有助中国引领多边主义以推进全球治理,因为在英国脱欧后,法国将成为欧盟当中唯一的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和核大国,对维护《巴黎协定》、核不扩散体系等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忧中国独占经贸利益

库尔蒙和王义桅不约而同认为,中法两国存有合作空间,但正如其他双边关系一样,中法亦存在一些目前看似难以调和的矛盾,当中以经贸争议较为瞩目。早于去年6月,马克龙便要求欧盟委员会收紧审查制度,以应付“外部国家”对欧盟战略行业的投资,矛头直指中国;他又要求布鲁塞尔对中国钢材实行更严格反倾销措施,招致中国不满。

马克龙今次访华,不忘再就贸易议题向中国发炮。他在北京发表演说时表明,法国对华贸易逆差高达300亿欧元,这在政治上是“不可持续”,呼吁中国进一步开放市场,否则中国将面临其他国家关闭与其双边贸易管道的风险。事实上,他在访问首站西安时已发出类似讯息,表明“一带一路”不应是单向,而应该是互惠互利,似乎担忧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国家可能会吃亏,只有中国独占利益。

马克龙在法国驻华大使馆举行记者会。(AP)

去年年底,外界盛传“空中巨无霸”A380客机订单不足,面临停产危机,飞机制造商空中巴士(Airbus)高层因而对马克龙访华寄予厚望,希望中国“扫货”。在这方面,马克龙确实取得一些可观成绩。他表示,空巴即将与中国落实出售184架A320客机的订单,总值超过180亿美元。他还表明,希望在未来数周或数个月内,与中国签订A350和A380中程与大型飞机合约,但未透露磋商进度。虽然A320客机订单快将落实,但并非空巴积极兜售的A380客机,结果未如制造商所预期般理想。

中国拒绝在经贸上送出大礼,那些随团法国企业高层肯定大失所望。有分析认为,马克龙多番就经贸问题批评中国,令讲究和气生财的中国不满。他这次未能获得更多订单,或许与他的取态有关。

    治理观不同或埋争议伏线

在促进全球治理方面,中法两国虽然有很多共同目标,但也有不少理念冲突。法国国际关系研究院(IFRI)中国研究主管艾克曼(Alice Ekman)指出,北京和巴黎均把推广多边主义、重组全球治理等理念放在很高的位置,但双方各有不同的愿景,“在习近平治下,中国希望向世界推广一种目前在国内实践的崭新发展与管治模式,而这模式跟(西式)自由民主体制完全不同。”

在近年闹得热烘烘的亚太地区,不难看到法国身影。前年6月,时任法国国防部长勒德里安(Jean-Yves Le Drian)在第15届亚洲安全会议上指,南海航行自由非常重要,表明法国将鼓励欧盟在南海执行“常规及可见”巡航。马克龙政府上台后,勒德里安转任外交部长,反映他对于法国国安政策的重要程度未减。

法国国防部长勒德里安(Jean-Yves Le Drian)(路透社资料图片)

昔日的殖民主义使法国现时在全球拥有1,100万平方公里的专属经济区,面积仅次于美国,单在太平洋海域便占了62%。假如相关海域发生领土争议,事件同时牵涉中国及其邻近国家,法国将会支持哪一方?这是值得外界关注的一点。

在为期三日的行程中,中法发表了一份包含27点的联合声明,当中形容两国元首就双边关系和重大国际问题深入交换意见,决定在相互信任、互惠互利的原则下,进一步提升紧密持久的中法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水平。单从这份声明来看,马克龙并未透过今次访华取得十分瞩目的成果。纵使他一度心存期待,最终成果却不甚理想,这反映中法在未来的合作上仍有待磨合、深化.

更多周报文章︰【01周报专页】

《香港01》周报各大书报摊及便利店有售。敬请读者留意。你亦可按此订阅周报,阅读更多深度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