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门水塘行山懒人包|必到景点一览 水畔白千层 享逸台风光如画

撰文: 颜铭辉
出版:更新:

说起行山郊游,城门水塘相信是香港市民耳熟能详的热点,老少咸宜。城门水塘邻近市区,有小巴来往荃湾,山径以马路为主,轻松易行,老少咸宜,而且愈来愈多景点,有白千层、享逸台、主坝等打卡位,十分适合亲子合家欢旅行。环城门水塘的一圈约7公里,路线上落不多,缓步慢行的话预留4小时。

(A)城门水塘行山路线建议

建议路线1:逆时针绕城门水塘(路程:约7公里/需时:3至4小时)

路线1特点:先到主坝古迹群参观,到尾段才到访白千层的打卡位。

逆时针行城门水塘的话,离开主坝后,沿城门林道水塘段的马路行。(颜铭辉摄)

建议路线2:顺时针绕城门水塘(路程:约7公里/需时:3至4小时)

路线2特点:由菠萝坝起步行30分钟就到白千层的打卡位,到尾段才参观主坝的古迹,有机会在主坝看到城门水塘的黄昏景致。

以菠萝坝小巴站为起点的话,沿图左的楼级上行的话,为顺时针绕塘,行半小时到白千层打卡位:沿图右的马路行,则是往主坝方向,逆时针绕塘。(颜铭辉摄)

(B)城门水塘行山景点

无论逆时针还是顺时针行,也是行同一条路,上落差一样,难度同样是合家欢级别,分别的只是参观景点的次序。以下会以城门水塘主坝为起点,逆时针介绍几个环塘景点。

行山景点1:城门水塘主坝古迹群

– 城门水塘纪念碑

城门水塘纪念碑在2009年被列为法定古迹。城门水塘在1923年开始动工,历时14年才完成。水塘既满足九龙的食水需要,也通过跨海水管把食水输往人口密集的港岛,舒缓港岛的供水压力。城门水塘是香港战前最大储水量及最主要的水塘,同时为九龙及港岛供水。

城门水塘纪念碑是香港的法定古迹。(颜铭辉摄)

– 主坝

城门水塘主坝被列为一级历史建筑,位于水塘南端,采用了当时各种先进技术兴建,由钢筋混凝土建造的截水墙、推力墩、消震砂楔和位处主坝下游的堆石组成。主坝顶部设行山通道,两旁的矮墙由砖石砌成。在主坝上行走,可以欣赏城门水塘的湖光山色,水塘背后的是大帽山。

从主坝观赏波平如镜的城门水塘。(颜铭辉摄)

– 铁桥

接近主坝东北端的铁桥,连接起主坝上行人通道及水塘内的水掣塔。铁桥为系杆拱桥,桁架以交叉支架连接,桥面铺设方格纹铁板。铁桥口有闸门,游人不能行上铁桥。

– 水掣塔

八角形的水掣塔被列为一级历史建筑,由石块砌筑而成,平顶上设装饰的栏杆,大铁窗分成细小的玻璃方格,建筑物的外貌令人想起欧洲的堡垒。

城门水塘的铁桥及水掣塔。(颜铭辉摄)

– 排洪漏斗

钟形溢流口也是一级历史建筑,为圆形的砖石构筑物,以石桥连接水塘边的通道。这座钟形溢流口由Geoffrey Binnie在1935年设计,当时获得由英国土木工程师学会颁发的Telford Premium Award。在雨季时,城门水塘满水,满溢的食水便会经溢流口流出,景象如圆形大爆布,吸引游人观赏。

▼按图看清路线,由主坝行到观赏“排洪漏斗”的位置▼

+8

行山景点2:木板观景台

这是一座渔护署近年新建的观景设施,位于城门林道水塘段旁。离开主坝,沿林道的马路缓缓上行,约行20分钟,便至这个观景台,可以从高俯瞰城门水塘的景色。在木造的观景台旁,还有长凳,让郊游人士休息。

林道旁有座观景台。(颜铭辉摄)
在观景台上,可以俯瞰城门水塘。(颜铭辉摄)

行山景点3:享逸台

享逸台是另一座渔护署近年新建的打卡景点,甚至称上得城门水塘景色最优美的地方!离开木板观景台,沿林道马路续走,先落斜,经过虾公坑,接着上斜转弯,行过一段“长命斜”后,便抵一处十字路口。由木板观景台至此,约需30分钟。在这个十字路口,直行是环塘林道,转左则通往享逸台,不建议右转,那是往针山及草山。

行到这个十字路口,转左往新建的享逸台,直行是继续环塘的林道。(颜铭辉摄)
路口有清晰的指示牌。(颜铭辉摄)

前往享逸台建议预留30分钟来回路程。转左后,行马路多几分钟,便见尽头有个凉亭,亭旁有小径,路口竖立了“享逸台”的大木牌,行多300多米山径就去得到。前往享逸台的路是渔护署以手作步道方式兴建的新山径,以木材及石块搭建梯级,保留自然风貌。慢行10分钟,上完最后的楼级,便至享逸台。台上是一块草地,草地上有个小凉亭,提供长凳。

▼按图看清新建的“享逸台”,风光如画▼

+7

走进位于海拔约250米高山岗处的享逸台,仿佛置身于城门水塘的中心,视野极之辽阔,已经可以望到西北岸的“水畔千层”。享逸台是今次环塘路线的半程点,故建议行山人士在此大休,好好欣赏美景。看完景色后,沿路折返至林道十字路,往大城石涧方向行去。

行山景点4:半闲亭

离开享逸台的十字路口,沿城门林道水塘段继续前进,以落斜为主,慢行15分钟,便至半闲亭。林道左方有片大空地,空地上有座凉亭,名曰半闲亭。亭旁有石级,拾级而下便至水塘边。若是水满日子,此处可以观看水浸白千层。若是水位低的时候,出面则是一片绿草空地,景色怡人。

行到半闲亭的草地。(颜铭辉摄)
亭旁有小径落到水塘边。(颜铭辉摄)

半闲亭附近一带是城门老围的原址,在城门水塘兴建前,这是城门谷内人口最多的村落,全部村民均为客家籍郑姓人士,以种植禾稻及菠萝为生。据说郑氏的祖生在17世纪末从广东省移居至此。因为政府兴建水塘,大部分村民在1928年被安排迁往锦田,建立城门新村,另有少部分移居到大埔的泮涌。

行山景点5:大城石涧

离开半闲亭续走,首先会过桥横过草城石涧,接着上行至一处路口,往荃湾方向行,不久便到另一座石桥,桥下的是大城石涧的下游。

横越大城石涧的桥。(颜铭辉摄)

大城石涧位于城门水塘西北,水源始于大帽山,注入城门水塘,故被命名为“大”“城”石涧。大城石涧是香港九大名涧之一,涧面宽阔、水源充足,也是城门水塘的主石涧。横过大城石涧后,会见到有厕所及大型郊游地点。

桥下大城石涧的景色。(颜铭辉摄)

行山景点6:水畔千层

经过大城石涧,行多10分钟,便抵达城门水塘的著名景点“水畔千层”。林道旁有大型木牌标志,醒目抢镜,大家一定不会错过的。沿级下行,很快就落到一处被白千层包围的平地上。水满时,这些白千层宛如浸在水中,而在水干时,游人则可以行出去,观赏白千层楼部的纹理。

城门水塘的著名景点“水畔千层”,入口处有木牌,一定不会错过的。(颜铭辉摄)
沿小径行落水塘边,观赏白千层。(颜铭辉摄)
+1
满水的城门水塘,淹盖了很多白千层的根部。(颜铭辉摄)

行山景点7:千层夹道

离开水畔千层,回到林道,行多一会,便至另一景点。在笔直的林道,两旁白千层挺拔而起,夹道而生,十分壮观,也是吸引游人的打卡位,亦有不少新人会特地来此拍摄婚照。

巧遇新人拍摄婚照。(颜铭辉摄)

沿林道上斜,约行5分钟,留意马路左边,有一地图,地图旁有楼级小径,此为菠萝坝自然教育径。自然教育径是通往菠萝坝小巴站的捷径,几乎全程是平坦的泥路,十分好行,约行15分钟,便至游客中心,再落楼级就到小巴站。

+2

如果以观赏白千层为主要目标又不想绕整个水塘一周,则建议以菠萝坝为起点顺时针绕塘,上楼级往游客中心,经菠萝坝自然教育径接林道,转右落斜,前往水畔千层,约需30分钟步程。

更详尽路线介绍:城门水塘行山路线|享逸台赏湖光山色 “排洪漏斗”变圆形大瀑布

城门水塘老少咸宜,艺人米雪也曾到水塘跑步,曾淑雅亦曾带母亲去郊游。

米雪行城门水塘访享逸台做足准备 金句赠网民发放正能量|行山

+1

行山|曾淑雅推介合家欢路线 携母畅游城门水塘提防当地“居民”

+4

(C)怎样前往城门水塘?

前往城门水塘方法1:在荃湾乘搭82号小巴

行山人士可以约在荃湾港铁站C出口集合,绿杨坊商场有较整洁的厕所及超级市场。如果是驾驶人士,建议在绿杨坊对面的荃湾多层停车场泊车,那儿车位多。集合后,行天桥横过西楼角路,绕过多层停车场,再行天桥横过青山公路。落楼级后入众安街,转右便是兆和街的小巴站。

82号小巴站的总站是城门水塘菠萝坝。小巴以外,行山人士也可以搭红的上来。(颜铭辉摄)

兆和街有多个绿色小巴站头,最近街角的就是82号小巴站。在小巴站附近,众安街及兆和街都有面包店、茶餐厅及便利店。上车后,不用担心何时叫“有落”,坐10分钟左右,安心搭到总站,就是城门水塘的菠萝坝。

菠萝坝小巴站旁有小食亭。(颜铭辉摄)

菠萝坝是城门水塘的主要入口,有厕所、小食亭及斟水机。在菠萝坝,上楼级往郊野公园游客中心的方向是顺时针绕水塘(较近景点水畔千层),如果行另一边平坦的马路(非小食亭上斜那边)则是往主坝,会逆时针绕水塘。值得留意的是,在秋冬郊游旺季的假日,82号小巴会大排长龙。

前往城门水塘方法2:由梨木树邨行“捷径”

对于北区、大埔及沙田的山友,梨木树邨可能是个更佳的起点。48X、278X、73X、46X、47X等巴士路线,出城门隧道后第三个站,就是梨木树邨。邨内有商场,可以购物补给。

+8

集合后经和宜合道红绿灯过路处旁的楼级上护土墙,接村中马路上行,至配水库路口往左行,不久见到马路左方是渔护署的工场,行右边的楼级上去,接马路后转右(若转左会到菠萝坝),很快便到一个大型烧烤场,内有厕所、汽水机及斟水机。沿着马路走,便至城门水塘主坝。用这个方法,由梨木树邨到主坝约行30分钟。

在大型烧烤场,内有厕所、汽水机及斟水机。(颜铭辉摄)

若果担心82号小巴大排长龙又不想搭的士的朋友,都可以参考这个由梨木树邨上去的方法。

(D)行城门水塘带什么装备?

行城门水塘宜穿运动鞋,但不一定需要穿行山鞋。若沿环塘的林道马路,平坦易行,不太需要很强的抓地力,而菠萝坝自然教育径也不崎岖,运动鞋足以应付,但如果你本身有行山鞋,当然穿行山鞋。

行山城门水塘最好带备背囊,背囊要有拉链、索带或钮扣,足以遮盖背囊内的东西,以防猴子见到你背囊内有食物而出手偷袭。行山向来不宜用手提袋,最好空出双手,用来保持平衡,而行城门水塘更加不宜用胶袋、透明袋、环保袋载住粮水,那里的猴子十分聪明的,食物不可露眼。

城门水塘设有加水站,欢迎行山人士自携盛水的器皿。(颜铭辉摄)

为环保,建议行山人士自备水樽或水袋,而且城门水塘都有免费的斟水站。最好带备1.5至2升水起步。

虽然林道大部分有遮荫,但都建议行山人士带备帽子及缩骨遮。城门林道都有几段上落斜,少做运动或长者可以带备行山杖,让双手辅助,减轻双脚负担。

很多路段绿树成荫。(颜铭辉摄)

如今郊野公园是不设垃圾桶的,请自备垃圾袋,将带来的食物包装、纸巾等带走,带回市区处理。千万不要将垃圾袋挂在背囊外边,一定要收在背囊内。请想一想,若果猴子见到你载住蕉皮的垃圾袋吊在背囊上左摇右摆,之后会发生什么事?

(E)行城门水塘要有什么心理准备?

就算城门水塘是合家欢级别的路线,但绕塘一周都要7公里,需要有慢行要3至4小时的心理准备,都会出汗的。想像一下,7公里大约等于围绕运标准运动场跑道行18个圈。

虽然城门林道水塘段上落不多,但都是有上落斜的,有一段更加看起来很斜,确需要点气力。不过,中途见到长斜路不要怕,通常上完一眼前那段斜路后就会变平路,有时间让人回气,接着会变落斜,过涧后再上斜,不断重复这样上上落落的地形。

路旁不时设郊游地点,让行山人士休息。(颜铭辉摄)

环城门水塘一圈简单,不需要攀爬技巧。就算不懂看地图及定位,问题也不大,因为沿马路的指示牌都很清晰。

值得注意的是,郊游人士绝不应在城门水塘及相关集水区嬉水或游泳,免生意外。这些地方受《水务设施条例》保护,任何人进入构成水务设施部分的水中或在其中浸洗或冲洗,均可被检控。一经简易程序定罪,最高可处罚款五万元和监禁两年。

(F)行城门水塘会见到什么动物?

在城门水塘是极大机会遇到猴子及牛的,也有可能遇上野猪。见到这些野生动物,记紧“河水不犯井水”,各行各路,保持距离。你不招惹牠们,牠们也不会搔扰你。

虽然牠看似温驯,但不要触摸野生动物。(颜铭辉摄)
行城门水塘,通常都会遇到牛。(颜铭辉摄)

你可以远距离拍照,但千万不要行到牠们身边停留,甚至触摸牠们,尤其不要走近幼年的猴子。记紧,牠们是野生动物,请勿喂饲牠们。遇上猴子、野猪及牛时,请拖实同行的小朋友,不要让小朋友因好奇太接近野生动物。

不要跟猴子长期有眼神接触,牠们会视之为挑衅行为,感到受威胁。不要发出过大声响使猴子感到慌张失措。

你的山路,同时是猴子的家。(颜铭辉摄)

不要在猴子面前进食,这个是理所当然。不过,城门水塘是猴子的“地头”,牠们可能在你看不见的地方,例如在树上留意住你。故此,请不要在城门水塘摊开台布、将所有食物放出来野餐,你的野餐分分钟变成猴子的自助餐。在城门水塘行山进食时,食几多就从背囊拿几多出来,快快吃完。

白千层观赏点路上,坐着一只猴子。(颜铭辉摄)

(G)行城门水塘前必要认得几个地名

菠萝坝是最紧要记得的地名,这是撤退点,有小巴回荃湾。如果迷路的话,就跟住路牌往菠萝坝荃湾方向行,大多没有错。

沿菠萝坝自然教育径走,前往菠萝坝的小巴站。(颜铭辉摄)

在大城石涧附近,林道有分岔口,其中一条路是前往铅矿凹大埔。对于居住大埔的郊游人士可能会心动,不如行路回家!请紧记,由城门水塘行到去大埔碗窰的小巴站,需要行多5公里,预计要行多2至3小时,绝对比你行回菠萝坝或梨木树邨远得多。如果没有充足的力气、准备及时间,请勿这样做。

行去大埔的时间一定比你行去菠萝坝长。(颜铭辉摄)

在城门水塘以东及东北有两座高山,分别是针山草山,皆超过500米高。环城门水塘行走时,你会遇到岔路往针山及草山。如果事前没有行程计划及准备,请勿即兴往针山或草山行去。往针山、草山的辛苦程度,跟环城门水塘一周是天渊之别。

(H)城门水塘冷知识

城门之名从何而来?明未清初,满清入关,从北到南占据中原。南明参将李万荣在东莞县吃败仗,率残余部队逃至九龙一带,并占领鲤鱼门,勒行收水。李万荣在针山山脚建筑城堡,作为根据地,而该城堡门外的地方因而得名为城门。直至清代顺治十三年(1656年)清廷总兵黄应杰包围,李万荣投降,城堡亦被清兵拆毁。城堡的原址在城门水塘主坝附近。

菠萝坝与菠萝有什么关系?菠萝坝位于菠萝坳。城门水塘兴建前,村民在附近山坡遍植菠萝,收成后会经此坳运菠萝出荃湾出售,获利颇丰,故山坳被命为菠萝坳。后来兴建城门水塘,政府在菠萝坳兴建水塘的辅助坝,故命为菠萝坝。在19世纪末,城门谷及荃湾村民曾发生械斗,起因复杂,但据城门谷村民声称,当他们运输菠萝经过荃湾的村落时,被勒令交税而引起,双方对峙达3年,伤亡不少,最后由一位川龙村姓曾的商人出面调停而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