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朗奥运夺金一周年:忙乱后沉淀 这一年,剑神给了我们什么?
2021年7月26日晚,东京幕张国际展示场架起的剑道上,奥运男子花剑个人赛金牌战,张家朗一刺,将万千情绪传回香港。“张家朗奥运夺金”这组关键字一夜爆发,作为体育媒体,那一晚的忽然忙乱是种“创伤”,却快乐。
一年后,记载《01体育》当晚在东京现场、或是香港办公室内,负责处理这宗大事的记者与编辑们纯粹的记忆与感受。
引言——最不投入比赛的,偏偏是体育组
电视直播家朗跟格罗素交锋,其他组同事围了个大半圆,“哗”、“Yeah”、“唉”声此起彼落。体育组同事最不投入,只得一两人看比赛、报分数,其他人都死死盯住自己的电脑萤幕。
现代新闻,速度比拼以秒计,张家朗夺金当晚,许多香港人的手机萤光幕都被各种App Push(推送通知)挤满,出现顺序对媒体来说犹如这场新闻大战的“赛果”。
每一个Push是多位同事合力而成:身在东京的摄记和记者将最新照片、现场消息传回香港;香港同事随着比赛发展而不断在“持更”(持续更新稿件)、草拟好不同情况的“Push字”(推送内容)、造好各种设计图……比赛一完就要“揿Push”将讯息、稿件“推”给读者。
最后一分,裁判判定家朗胜,欢呼声中,负责“持更”的同事默默按下“储存”,声音冷静却肯定:“May姐,揿得。”编辑应声将Push“揿”出,化成百万读者手机上的通知。
一切未完,真正战斗此刻开始:大量现场照片、访问内容、电视直播访问、公众突然疯也似地渴望了解张家朗的背景学历家庭教练成长……一切一切又化成了文字、稿件、影片、App Push,数以百计媒体一同投入“张家朗奥运夺金”的战场。
当晚只要是体育传媒,大概就没有空档去兴奋、也不敢兴奋,生怕情绪影响工作效率,那种忙乱和压抑彷若创伤;但我们是香港体记,更是香港人,静下来后,把握家朗夺金一周年这一天,我们好好整理了自己的思绪,回味那晚没有好好感受的快乐。
力高(东京前线)
2021726的采访行程:
0925 男花64-8强
1225 滑板决赛
1800 男花4强及决赛 *入到先算
1900 游泳 何诗蓓200自初赛
采访行程竟打上“入到先算”,可恶。
当日拍档死守剑击馆,现场直击绝无甩漏,“入到先算”总有个谱;但对于我,“入到先算”系人生玩命的15分钟。那天在滑板场干煎4小时嘅我,灌了6支水依然头晕,幸得知家朗由落后9:14到反胜晋级4强,人终于一醒,因为我要到游泳馆直击200自。
老老实实,我对家朗和自己早已打定输数,游水19:00开,男花铜牌战19:30,依单嘢连随意门都帮唔到我,心谂有啲奖牌系注定睇唔到。谁料到家朗4强又过一关,金牌战20:00开始,我在游泳馆望望四周:“X?香港行家得我一个喺度?”打开Google Map,得知游泳馆去剑击馆约半个钟车程,那一刻19:00,我对自己发誓:我 唔 要 做 唯 一 一 个 香 港 记 者 miss 咗 场 金 牌 战 呀 X!
玩命15分钟是咁的:Beep!何诗蓓落水!用了1分56.48秒就入了准决赛,喺看台嘅我9秒9冲落采访区(*落3层楼梯)访问,完毕立即call的士(奥运的士要call)。Call台人员只能以有限英语沟通,鸡同鸭讲,把心一横冲出去200米外的传媒交通站截车。就算发挥苏炳添的速度,交通站处,四下无人,唉依铺真系抵你死啦话人“入咗先算”。
我已准备成为全城唯一一个无份睇金牌战嘅记者,谁料传来一声:“タクシー(的士)”,突然远处有司机大叫,唔通啲运番番哂嚟!?我半信半疑,走向司机问“いいですか”(可以吗),他自信地回应,“いいです”。
19:24,我在的士上处理何诗蓓的稿件;19:50到达剑击馆。呜,9:14变15:14的感觉,原来系咁,我暗忖:“一阵肯定系金牌。”
也许726那15分钟,实在太忐忑不安,加上现场采访工作为先,对于张家朗夺金的喜悦,我一年后才能消化过来。老实说,纵然现场目击一切,我却没有香港市民那种雀跃,听着家朗赛后访问也没有荡气回肠的感觉。对于我,家朗的金牌是一个自省的机会。运动员努力不懈前进,作为同行者、新闻从业员的我们,步伐有否一致?家朗奥运后的365日经历世界第一、亚洲冠军、世锦铜牌、再一次的9:14绝地反击,世界级已于家朗划上等号;惟至今,我依然问着那问题。
散(东京前线)
亲眼见证一面奥运金牌,算是生涯最重要时刻,但就如其他所有同事、行家一样,要兼顾的事情太多太多,哪能让情绪浮现?过程最难忘是家朗在8强由9:14绝地反胜,跟身边行家一直小声轻呼“顶住”……除此以外,就是工作和工作。
到真正感受到“香港运动员拿到奥运金牌”这回事,是一星期后在奥运男子篮球8强美国对西班牙,摄影席上,本身因行家的座位问题,我与一位日本记者理论,之后却聊了起来,他得知我来自香港,说:“香港今届成绩很好啊,剑击有金牌、游水也很厉害!”那一刻真的觉得,香港能参加奥运的运动员及媒体都不多,但运动员就是令香港也会被世界看见。
入行多年,香港运动员偶有佳绩,世界冠军、奥运奖牌通通有过,但日常更多“仅负”、“虽败犹荣”,留言栏有人鼓励,更多是“唉”、“出嚟献世”、“浪费纳税人金钱”。事实是对大众来说,只有“奥运奖牌”才勉强塞得住大家把口。就是张家朗的金牌,这一年间,香港人对本地运动员、本地体育的态度改变很多,整个体育界更受关注,大多数运动员也更有动力以好成绩回应,这也是令人乐见的。但要说长远,只有整个体育产业,由决策、管理、教练、运动员、媒体到观众都一同提升水平,才能一起走得更远。
CHELLE(香港)
去年今日嘅newsroom,实在太黐线。同事东拼西寻重拾当日嘅“灾难现场”,我发现我仲脑雾紧,好多嘢都记唔起,或者唔想记起,冲击太大真系令人有“创伤后遗症”。
基本上已经沉淀唔到一年前嘅历史一刻,但用一年时间重新感受呢个人仔,要变嘅佢变好咗,要唔变嘅佢都冇变,喺佢人生高度不断长高同时,依然保留纯真嘅孩子气喺内心深处,真诚对待身边人。奥运金牌又好、世一都好,喺我心目中,阿仔始终系6年前做访问净系识答“嗯”嘅张家朗。
宇宙好黐线,世道好纷乱。喺夺金一周年嘅今日,祝阿仔人生好多ME TIME,食吓年糕、LUN吓话梅,开心简单就好。
记者M(香港)
一年前,726,全香港人史上首次如此关心剑击。
01体育编辑部当日的忐忑不安,也处于历史新高。
跟“珊珊”1996年为香港首夺奥运金牌时单纯的喜悦不同,在资讯爆炸的网络时代,家朗的胜利为整个办公室带来短暂的欢呼和喝釆过后,同事们原本已经紧绷的神经,一下子推至极限。哒哒哒哒声、“揿咗”之声此起彼落。
事后回想,张家朗那面金牌包含深远意义——距离李丽珊1996阿特兰大奥运的金牌已经25年,港英旗帜换上特区区旗,“香港运动员唔系垃圾”经典金句言犹在耳,之后几代运动员的努力始终未再有突破,直至这一次。对这些年来每天默默耕耘的运动员、对这个城市为数不多体育产业各岗位从业员、对香港每一位市民以至香港这个城市本身,都是富有历史意义的重要时刻。
义父(香港)
香港人在2021年7月26日经历了血脉沸腾的一天,香港男子花剑队出战东京奥运个人赛。由于奥运期间我负责夜班工作,踏入公司前张家朗已跻身8强,作为一个香港人在小巴上收看直播当然无比兴奋,但情绪由进入office一刻已由兴奋变紧张,因为知道当天工作和家朗的晋级之路一样艰巨。
战斗完毕,作为香港人家朗攞金牌真系好开心、好兴奋。以观众身份而言,每届睇奥运嘅初心都系想让香港被看见,让世界知道香港咁细嘅地方都有世界级嘅选手存在。
门(香港)
张家朗夺金前,最后一分要睇VAR,结果尘埃落定,我们也像他的队友般庆祝——了三秒,然后便重投工作。电视台播出现场访问,我将张家朗的一字一句记下来,这是行内常说的“炒台”;加上现场采访同事传回来的内容,都要以最快时间发布。消化了现场消息后,全世界开始“起底”想多了解家朗,我也写了他两位教练的故事,重新细阅他成功背后的点滴,令我对这面金牌有更深刻的感受。
工作时未能全心感受香港运动员胜利的喜悦,收工后才有时间看到手机上繁多的张家朗夺金新闻推送,聊天群组内,朋友家人也在说张家朗,才发现原来自己经历了一件“大事”。
路斯(香港)
张家朗准决赛出线,稳夺奖牌,直至决赛最后一分,个多小时之间只关心一件事:出push。这个push,空前绝后,无疑是体育编辑生涯最重要一push。迟两秒,就会被上头“关心”。
张家朗打到对手不要不要,我不关心,眼中只有出push大赛结果。此时,上上头在工作组发短讯。急忙一看,“香港,金牌榜,第15位!!(区旗+彩虹emoji)”。
几天之后重看夺金过程,其实有多少人看得懂每一分,如何得,为何失。25年第一块金牌,量化的时间,只是方便赞扬的标准。大家对一项未算最普及的运动,一位难言街知巷闻的选手,可以一同欢呼,是因为过去几年,香港人都在呼叫。一起纯粹欢呼,张家朗之前,是何时?
凉凉(香港)
《这夜 我们为香港剑神而疯狂》,是我们在去年张家朗奥运夺金当晚,放上Instagram的短片。
事实上,我由当日中午已疯狂。因为剑神愈打愈顺,原本剪紧另一条奥运片的我,一边好紧张看直播与行家斗快更新IG,一边把原本团体赛才出街的家朗爸爸访问片,再执字执相改成奖牌版本。
耳筒虽传来爸爸对家朗温情的告白,但如果“Chur”都有声音,那便是同事“乒铃嘭唥”追反应揾相炒稿指挥大局的紧张感,犹幸锻炼多年的铁胃同膀胱在重要时刻好帮得手。回想当日,忙到记忆好零碎,最记得朋友生日饭我由话迟到后Join到正式甩底。“你又知佢会赢嘅?”此前不知道张家朗是谁的朋友兴奋问。除咗因为相信,我谂都解释唔到。
Gimjai(香港)
第一次做奥运,就难得体验到奥运金牌的滋味,当刻竟没有太兴奋。奥运期间,每天朝早7点公司候命。奥运第4日,花剑个人赛由张小伦打头阵,张家朗及蔡俊彦先后登场。老实说,若港队男花有人打入8强,已经是十分“叻仔”。岂料张家朗打下一场,打下又一场,8强与俄罗斯剑手碰头,由落后9:14,惊天反胜15:14,当刻已心想:“咁都赢到就应该拎到金牌!”往后剧情不用多谈。
以为不在现场压力较小,岂料相反。剑击是个有门槛的运动,并非著灯就有分,要处理稿件的同时,作为有剑击经验者,也要回答同事问题,一心多用不易。直至张家朗胜出,全层欢呼,当刻想法是“尽快揿Save”,否则同事将不能揿Push。
一晃眼12小时,回过神才发现,“原来剑击攞咗金牌”,该刻才有实感。每个打过剑的人都一定十分高兴,因为奥运金牌这件事好疯狂,从小也没想过香港有机会诞生奥运金牌剑手。剑击一向都不是太大路的运动,却得到前所未有的曝光率,从未见过如此多人谈论。
SY(香港)
张家朗夺金当天,离开公司时已经是27日,在巴士上迟缓的想起萤幕内外的欢声雷动的震撼。明明是奥运前才分清花、重和佩剑之别的我,此刻矛盾在于我既像个局外人,却又莫名的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