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奥运|抗癌女拳王秉持阿公遗愿 陈念琴坚持一念终摘下铜牌
粗犷五官,黝黑肤色,陈念琴硬朗的外表,容易让人联想到她台湾原住民的身份。
今次巴黎奥运,陈念琴第三度代表中华台北征战,这名27岁的女生笑称自己已是“老将”,但其实陈念琴曾经历过歧视、欺凌与癌症,能够再次踏上这个舞台争夺奖牌,只因她始终保持“不要放弃”的信念。
陈念琴在本港时间周三(7日)凌晨举行的女子拳击66公斤4强战,虽然不敌来自中国的2号种子杨柳,仅得一面铜牌,但她笑对结果,没有遗憾。
拳击项目在巴黎奥运卷起性别争议风暴,与林郁婷“中性、被身边人希望打扮得像女生”相反,陈念琴反而是被一直要求更像男性一点,更曾被教练抓去剪短头发。她说自己是“长发控”,会经常美甲,也很喜欢粉红色,不过从小便被教导要更像男生一些,这样才不会被欺负。
陈念琴有阿美族及布农族血统,在花莲出生,两岁随家人移居马祖(较靠近福建),却因为原住民的深邃轮廓而被同学排挤。小学时又曾经长有头虱,被校长禁止上学。这些经历让她明白,要靠自己去融入环境。
到之后去学习拳击,因为只有她是女生,所以经常被欺负,又被学长笑她是“山里人”:“陈念琴滚回妳的马祖去啦,妳来这边干嘛。”
练拳时被学长言语欺凌,又完全打不过男生,陈念琴很快便受不住,哭着打给家人说想要回家,父亲每次都温柔地回答明天就把她接回去,“三个月过去了,我还在这边”。向《天下杂志》忆述这件事时,陈念琴仍然笑得灿烂。
不过也是那个时候,让陈念琴知道遇上困难不能一味逃避,而是要勇敢地去面对,结果经历了在拳击队的刻苦训练后,她出去跟别的女生比赛,才发现自己力量比对手大一倍,第一场就把对手打哭:“因为那一场比赛,前面一年多的那些负面(情绪)完全消失。”
2016里约奥运,19岁的陈念琴成为史上首名代表中华台北征战奥运的拳击手,但16强战,她便以0:3完败。这场失利令她大受打击,训练时失去动力,被教练怒斥一顿后直接收拾行李出走。
“19岁,其实我从来没有面对过这么大的压力,我不知道这个压力要怎么处理。”被父亲一通电话点出重点后,陈念琴表示这次低潮令她心理变得更加强大:“我开始能接受失败,以及相信失败后还能再站起来继续前进。”
跨越低潮,陈念琴在2018年首次赢得世锦赛金牌,然而命运又向她提出难题。东京奥运前,陈念琴被诊断出患上淋巴癌二期,但她仍跟医生说,要拿到奥运资格后才回来接受治疗。
虽然颇担心病情,不过在这种执念之下,陈念琴顺利拿到奥运门票。恰好遇上疫情,她拥有更充裕的时间接受治疗。
陈念琴需在数个月内接受8次化疗:连续不止的干呕、血管发炎导致无法戴上拳套、脱发、卧病在床等等痛苦困扰着她。
教练害怕这名弟子会意志消沉而放弃拳击,因此会间中带她出外走走,甚至去打漆弹放松心情,不过陈念琴笑称:“就算我在生病,我的脑袋想的还是‘喔,奥运快到了’,我的脑袋也在想奥运的画面。”
坚持之下,陈念琴战胜癌症重登擂台,更在东京奥运十六强战胜出,突破里约奥运战绩。胜出之后,她以阿美族语对着镜头大喊:“Pangcah nu wawa!(我是阿美族的孩子!)”
八强落败,她赛后在擂台中央跪下并亲吻地面:“因为我想向我的专业表示最高的敬意,念琴战队在这里跌倒、成功,所以成就了现在。”
在东京奥运八强止步,无缘奖牌,之后国际赛战绩也未有突破,但回看过去数年,陈念琴感叹能够重新站在擂台上已值得感恩,想跟当年的自己说:“妳真的很强,到底是什么东西,让妳可以去跨越这么多的障碍。陈念琴妳真的很棒。”
接受台湾媒体《世界走走》访问时,被问到平常训练那么辛苦,曾经有没有想过放弃?当时是2022年,她已经走过了让自己重生的东京奥运舞台,理应有一个关于过去几年间种种痛苦的答案。
“阿公在过世之前有跟我说,Aka pisawad(阿美族语:不要放弃),告诉我体育这条路不容易,要相信自己,不要放弃。”她开玩笑指没钱买机票回马祖后,再回答道。
从童年被排挤,到加入拳击队被欺负,再到战胜癌症重回擂台,陈念琴这二十多年来,其实一直都以自己的毅力,诠释着外公跟她说的这最后四个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