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媒:中国房地产“失速” 需更多更精准支持措施
2023年,中国房屋新开工面积年减两成,陆媒《第一财经》周一(29日)评论指出,房地产产业存在失速现象,需要更多更精准支持措施提振,并让金融机构尽职免责,更多放权予地方调控。
评论指出,房地产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但现时面临着不少困难,包括一些房地产企业陷入发展的困境。虽然,国家层面对房地产提出不少支持措施,但房地产业仍处在调整之中,或者说是深度调整之中。据国家统计局消息,2023年,中国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金额年减9.6%,房地产开发企业房屋施工面积年减7.2%,房屋新开工面积年减20.4%。
数据下降幅度说明了房地产产业存在“失速”现象,而这会带来深层次影响。文章称,让一个石块漂浮在水面上重要的是给它速度,一旦失速,就会沉入水底,因此需要更多更精准支持措施。继住房城乡建设部、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共同发布“关于建立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的通知”后,1月26日,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和住房城乡建设部再次联手,部署更加精准支持房地产项目合理融资需求工作,两项政策距离不到半个月的时间,可见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其中,观察住房城乡建设部召开的融资协调机制部署会议,显示日后将陆续建立起项目“白名单”制度,若项目资产负债合理及可以实现可持续运营,金融机构发放贷款,只要尽职尽责就可以免除相应责任,这无疑会激发出银行等金融机构的活力,从不敢作为到努力作为。而另一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部署会议则强调,地级及以上城市政府要切实发挥带头协调作用,及时研判房地产市场形势和房地产融资需求,强化统筹谋划,细化政策措施。这赋予了地方上更多的“协调权力”。
评论强调,金融机构尽职免责,以及对地方更多放权进行房地产调控、因地制宜等,皆是很好的支持措施。要建立起市场信心,让市场各方感受到春江水暖,需要更多支持性政策,并让有关政策更加精准、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