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难就业季|毕业生爱国企求稳成主流:私企就没职场PUA权斗?

撰文: 梁子杰
出版:更新:

一年容易又就业季,1000多万名内地高校毕业生告别校园,开启人生职场首场大考。面对今年竞争人数增多、经济增速趋缓、疫情、国际局势变化等因素,很多毕业生的就业心理悄然发生改变,因安全感而倾向到稳定的央企国企工作。

内地媒体《中国经济周刊》报道,今年4月,河北男孩张一帆经过6轮面试和2轮笔试后,成功入职总部在北京的某大型央企。2014年,18岁的张一帆出国留学,先后在美英完成本科和研究生学业。去年6月底,在距离毕业还有4个月时,他便开始筹备就业事宜。

“我在出国前就打算回国工作,就业目标瞄准央企或国企,这很大一部份原因是从所学专业本身考虑的。”张一帆学的是新能源专业,考虑长远发展,希望能够到行业里具有话语权的企业就职。他认为,在能源行业里,有能力覆盖产业上下游的企业,也就属央企和国企。

他认为,就职平台决定毕业生职业生涯的起点。大型央企和国企在资金规模、人才储备、国家政策支持和承接国家级别重大项目上,有很大优势。“如果有机会参与其中,对提升业务能力和个人能力,机会难得。”

中国人民大学毕业生于2020年6月30日在校园举行的毕业礼上遵守社交距离。(Getty Images)

央企国企的稳定,也让张一帆有强烈安全感。他说,在目睹很多企业因为疫情停工停产甚至被迫减员后,身边很多同学的就业心理都发生了明显改变,倾向到央企国企工作。

“国内的发展越来越好,身边绝大多数留学生都选择回国工作。特别是在新冠肺炎疫情之后,大家普遍认为央企和国企的抗风险能力更强。我们都是应届毕业生,如果刚工作就被裁员和优化,对于自身发展是很不利的,简历上也不好看。”张一帆说。

湖北男孩斌歌,本科就读外语专业,也认同安全感是选择央企国企的重要原因,“国企在保障员工健康和员工关怀方面还是很到位的。像我这种常年在外的人,极端情况下可是指望单位保命的。”“之前我也以为私企会有更高的工资,但就我面试过的企业而言,仅仅在住房公积金缴纳的金额这一项上,国企就比有的上市公司高出10倍。”

中国人民大学毕业生于2020年6月30日在校园举行的毕业礼上遵守社交距离。(Getty Images)

毕业生爱国企:私企就没职场情绪勒索和办公室权斗吗?

不少毕业生认为“私企、外企管理自由;央企、国企人际关系复杂”,不过斌歌认为这些只是刻板印象。“刚入学时还没发生疫情,很多同学认为私企和外企是‘自由’的代表,管理上也灵活,企业文化也活泼。国企就特别死板,每天不停地开会,人际关系也更复杂。”斌歌说。

他表示,疫情发生后,大家开始重新审视就业需求和观念,更冷静和客观地去了解各家企业和单位,也更加谨慎地选择。他指,加班与否和职场关系的复杂程度等问题,并不由企业性质决定。“私企里没有职场PUA(情绪勒索)和办公室“站队”(权斗)了吗?这都不是绝对的”

中国人民大学毕业生于2020年6月30日在校园举行的毕业礼上遵守社交距离。(Getty Images)

复旦发展研究院传播与国家治理研究中心联合多家单位4月发布的《中国青年网民社会心态调查报告(2009—2021)》显示,青年网民倾向体制内工作的比例更高。00后较90后更倾向体制内工作。

今年春招,内地各地的不少央企国企均表示扩大了招聘规模。招聘网站“智联招聘”发布《2022大学生就业力调研报告》显示,截至4月中旬,46.7%求职毕业生获得工作机会,15.4%已签约。从毕业生签约的单位性质看,签约民企、国企的毕业生分别占31%、30.9%,共吸纳六成以上毕业生就业,是促进就业的双主力。

​如何入职国企?双硕海归:备试时,每天必看《新闻联播》

据2020年应届生就业意愿指数显示,央企和优质国企位居第一,高薪民企外企位居第二。受疫情影响,在去年,毕业生入职国企特别是央企的意愿指数就空前高涨。

张一帆在海外准备面试时,为了能及时把握国内的行业动态,他时常翻阅相关部委、研究院和高校的报告和论文;也为了更及时地了解国内相关政策和资讯,每天跨著时差也必看《新闻联播》。

他认为找自己专业匹配度高的就业机会,成功率才会高。“我身边也有同学想去投行工作,就很费劲,毕竟专业不对口,用人单位很难把握你的情况。”智联招聘发布《2022大学生就业力调研报告》显示,截至4月中旬,八成毕业生签约工作与专业对口,比去年小幅提高1个百分点。

华中科技大学毕业生于 2022年6月22日参加毕业典礼。根据教育部数据,2022年高校毕业生人数将达到1076万人。(Getty Images)

受内地疫情反弹及防控措施收紧等拖累,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失业率继续上升。国家统计局5月16日发布数据显示,31个大城市、16—24岁人口调查失业率均创有历史数据以来最高。其中,16—24岁人口调查失业率明显高于总体6.1%的水平,4月录得18.2%,较上月上升2.2个百分点,创有历史数据以来最高,反映内地青年失业问题严重。

内地媒体《中国新闻周刊》报道,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就业研究所所长曾湘泉表5月曾表示,“世界范围内,青年就业都受到经济景气程度影响,但中国面临的问题是:无论经济形势好坏,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始终难言乐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