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难就业季|名校硕博生涌县城 专家:应引导毕业生升学创业入伍

撰文: 姜庚宇
出版:更新:

内地迎来“最难就业季”,北大清华博士生要涌入县城就业,引发热议。近日,北大有博士生去北京朝阳区街道当城管,也引起讨论。
对此,有专家建议,继续实施研究生扩招政策,扩大专升本规模,通过政策扶持鼓励青年应征入伍,拓宽毕业生就业和升学渠道;应持续开展创业带动就业示范行动,引导鼓励高校毕业生创新创业。

据内地官媒《人民政协报》报道,广东省和平县拟引进89名高学历人才,其中700余名硕博毕业生报名,其中还有清华、北大、海外名校留学人员;常住人口不到20万人的浙江省丽水市遂昌县,近日也引进24名来自一流大学的毕业生,入职基层工作岗位。有人直呼“太卷了!这是对人才的浪费!”

据近期智联招聘发布的《2022大学生就业力调研报告》,国企仍是毕业生首选,占比44.4%,高于2021年的42.5%,选择民营企业的占比17.4%。

内地就业形势不佳。(每日人物)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院院长莫荣对此表示,受疫情影响,高校毕业生求职心态更加求稳,因此倾向于报考公务员,选择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和民营行业龙头企业。近年来研究生和国家公务员报考人数的急剧增加也说明了这一点。

数据显示,2022年大学毕业生1076万,创下历史最高纪录,比去年涨167万,高校毕业生就业面临巨大压力。

“2022年求职毕业生存量、增量叠加,劳动力市场上需要求职的毕业生人数将再创新高,总量压力明显加大。”莫荣表示,“就业难”主要源于产业结构调整与劳动力供给不协调;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和市场需求不匹配;高校毕业生就业期望和市场需求不一致等原因。

教育部官员4月19日在一场视像会议上表示,“2022届高校毕业生面临多重就业压力,困难程度甚至超过2020年”。(每日人物)

他认为,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与社会接轨不够紧密。目前,高校侧重于传授理论知识,对实践能力锻炼重视不够,培养的学术型、研究型人才偏多,应用性、技能性人才偏少。而每个社会对学术型人才的需求都是有限的、要求也是更高的,更需要大量实践能力强的技术人才。此外,高校专业设置和社会经济发展不相适应,学生所学非用人单位所需。“一些多年就业红牌和黄牌的专业还在大量招生,造成一些专业学生毕业即失业。”

他说,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归根到底需要坚持市场化就业导向。

他并建议,继续实施研究生扩招政策,扩大专升本规模,通过政策扶持鼓励青年应征入伍,拓宽毕业生就业和升学渠道。2022届高校毕业生规模扩大的最大特点是高职毕业生较多,因此也可鼓励部分高校毕业生继续深造学业。全力开发落实政策性岗位,开发研究助理岗,鼓励国有企业、事业单位招聘岗位优先向高校毕业生开放。

专家认为应引导毕业生升学、创业、入伍等途径。(每日人物)

此外,他建议鼓励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自疫情以来,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比例下降,应持续开展创业带动就业示范行动,引导鼓励高校毕业生创新创业。

莫荣建议,通过深入推进公平环境建设,优化营商环境,加强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教育实践,便利创业融资,提高毕业生创业积极性和创业就业能力;促进高校毕业生以多种形式灵活就业,并完善灵活就业人员劳动权益保护、保费缴纳、薪酬等政策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