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常住人口连年负增长 “东北人口第一城”为何跌破千万大关
内地各省市近日相继发布2021年人口数据,其中“东北人口第一城”黑龙江哈尔滨跌破千万“大关”,连续数年出现人口自然负增长现象。这亦标志了整个东北地区目前没有一个城市常住人口超过千万。
哈尔滨市政府官方网站周三(18日)公布了《2021年哈尔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数据显示,2021年末全市常住人口988.5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2.0‰。与2020年末全市常住人口1000.1万人比较,哈尔滨2021年常住人口较上年减少11.6万。
值得注意的是,哈尔滨常住人口数据已连续数年出现负增长,官方数据显示,自2017年以来,哈尔滨历年常住人口为1092.9万人、1085.8万人、1076.3万人、1001.0万人。此外,哈尔滨全市户籍总人口为943.2万人,其中,城镇人口526.5万人,户籍人口城镇化率55.8%,虽然较上年末提高0.1个百分点,但仍较全国平均水平低了8.9个百分点。
而随著哈尔滨人口跌破千万“大关”,全国常住人口超过千万的城市仅剩下17座,包括重庆、上海、北京、成都、广州、深圳、天津、武汉、西安、苏州、郑州、杭州、石家庄、临沂、东莞、青岛、长沙。从地区分布看,其中,11个城市位于东部沿海,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三大经济圈各有3个,山东拥有2个。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各有3个。
据《第一财经》报道,吉林大学东北亚研究院教授衣保中分析指,哈尔滨人口跌破千万,既有东北近年来人口减少的大背景因素,也有其自身特殊性。衣保中说,哈尔滨地域面积特别大,下辖的县特别多,农村的人口多,市区人口占比较低,从人口变化来看,哈尔滨市域总人口的减少,主要是下辖的县、县级市人口减少较多,主城区的人口变化相对较小。
衣保中又分析,东北的出生率低,有两方面因素,一方面是产业结构因素。由于老工业基地衰退,产业比较老旧,加之产业结构以重资本型的重化工业为主,对劳动力的吸纳能力较差,所以导致年轻人口外流。年轻人外流后,出生率也会下降。另一方面,也与历史惯性、人口结构有关。东北工业化和城镇化早,计划生育执行严格,独生子女占比大,这批独生子女现在是东北生育的主体,因此出生率也会较低。
事实上,东北地区近年来的人口下滑明显,仅以黑龙江为例,2021年全省常住人口减少了46万人,全省人口出生率为3.59‰,死亡率为8.70‰,人口自然增长率为-5.11‰,已经连续7年人口出现自然负增长。
而为了从根本解决人员外流和人口减少的问题,黑龙江当局已开始部署相关工作。今年2月21日当局召开会议时指出,人口问题是“国之大者”,要统筹制定人口长期均衡发展规划,推动人口规划与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有机衔接,通过培育产业、创办企业、增加就业,做到安业、拴心、留人,从根本上解决人员外流和人口减少问题。
值得注意的是,话题“哈尔滨常住人口跌破1000万”还登上微博热搜,有网民表示,“东北也只能靠发展经济留住人口,甚至是吸引人口”、“经商和就业环境都不好”、“哈尔滨上热搜,负面的多”;亦有网民认为,“全世界的高寒地区人口都不多,目前黑龙江的人数已经是世界上非常多的了”、“相比国外大部分地区,其实人口也还是算多的,基数在那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