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兵荒马乱到有序 上海义工6日纪实:暴雨下完成核酸检测
3月24日,《上海绿城网格化筛查专项组织工作白皮书》在内地社交媒体悄然流传。该白皮书是由上海绿城小区志愿者所写,他们在6天里经历了上海暴雨、小区封控,兵荒马乱之中,完成第五轮核酸检测。
绿城小区社区志愿者孙雯表示,“这份《白皮书》,是这6天我们小区全部志愿者踩过的坑、走过的弯路,当然,也是我们整个社区智慧的结晶。”希望留下的白皮书可以帮助其他人。
3月18日,居民富晓鸥和妻子一起报名担任小区志愿者。《澎湃新闻》指出,上海绿城小区住户2661户,5000余人,单元楼近90个。每一次核酸检测,都是一个大工程。
第一天|3月19日 慌乱:志愿者开发即时叫号系统
该小区居民第一次核酸检测是位于小区进门处的景观大道,一边是普通排队通道,一边是留给老人小孩的绿色通道。《澎湃新闻》报道,富锦鹏回忆,“刚开始,志愿者有拿著大喇叭喊楼的,有在微信群通知的,也有的一户户敲门。但是人太多,加上第一天大家都没经验,这一天,真的有点兵荒马乱。”
除此之外,设备问题很多,时间也安排欠妥。富锦鹏表示,“医生到达的时候,有的小区居民已排队一个多小时。扫描仪器不能列印资讯,居民不会用二维码、二维码扫不出来等⋯⋯”
当天晚上,绿城小区志愿者们决定连夜开发“实时叫号系统”志愿者孙雯说,“其实是受去年郑州特大暴雨,上海大学生开发寻人系统启发。”孙雯指出,该系统可以显示,“现在轮到几号楼做检测?自己所在的楼层是什么顺序?大概要等多少分钟?”志愿者们协议透过“叫号系统、喊楼、微信群通知、个别住户敲门通知”四种方式,让所有小区居民都能被通知。
第二天|3月20日 暴雨:车库中核酸检测
富锦鹏指出,3月20日直到凌晨,才确定因天候因素,第二次核酸检测的地点在小区车库。确定地点后,富锦鹏先行一步去确认车库里的讯号:只支援4G,但已经足够。
3月20日8时30分核酸检测开始,但暴雨开始落下。孙雯回忆,“我在楼下拿著大喇叭喊楼,让大家下来做核酸检测,不到半小时,鞋子和裤子全湿了。”当晚,志愿者们检讨,居民在排队时遇到斜坡,“下雨路滑,坐轮椅的老人怎么办?”志愿者们也开始协调包括检测台摆放的位置等,希望能加快检测速度。
第三天|3月21日 温暖:不会用微信的老夫妇担心影响解封
第三天透过叫号系统和位置安排,时间速度快很多。但其中一对老夫妇影响了检测的速度。富锦鹏提到,当时老先生推著老太太的轮椅,一边慢慢走,一边道歉说:“我们不会用微信,下来晚了,但是我们不做核酸检测的话,是不是会影响大家解封?”一开始现场还是有抱怨声,但是后来志愿者们帮老人开始擡轮椅时,现场也安静了。
当时也在现场的志愿者陈恺形容 “现场一瞬间安静了。也没人说什么,就是大家突然将心比心起来,有一种被理解了的感动。”当晚,富锦鹏写下志愿者岗位要点,发在微信群。成为《白皮书》重要的一部分。
第四天|3月22日 快速:6小时结束核酸检测
富锦鹏透露,原先收到通知是早上8点核酸检测,但是当天消息混乱,一下有通知医生来不了;一下是居民抱怨已经全部阴性,“为何不解封”。时间到下午1点,突然有消息说医生来了,志愿者们在半小内就准备就绪,6小时内核酸检测全部结束。
富晓鸥透露“没想到,这准备最仓促的一次,居然是效率最高的一次。”富晓鸥的妻子跟他说,“志愿者就是补位的,现在都顺了,你可以退位了。”
第五天|3月23日 鲜花簇拥下:志愿者们做核酸
当天,上海绿城小区迎来第五轮核酸检测。富晓鸥也夹在排队的人群里参加核酸检测。这一天,小区开发商正好送来2000多盆郁金香,核酸检测环节也十分顺畅,富锦鹏透露“排队时间最多也就20来分钟,绿色通道排队也就5分钟。而且一下子多了那么多鲜花,人的心情真的特别好。”
《澎湃新闻》记者指出,富晓鸥透露,这几日从消极到积极的过程,就是一个获得正能量的过程。“我在这个小区住了十几年,平常大家各自忙碌,交流也不多。但是经过这几天,我突然间有了很多熟人,和很多人有了战斗友谊。那种归属感,真的很奇妙。真的就是:天更蓝了,花更香了,吃饭都更有味道了!”
第六天|3月24日 记录下六日经验:《白皮书》助人
3月24日,志愿者陈恺决定,将前5天的工作经验梳理成《上海绿城网格化筛查专项组织工作白皮书》。他介绍,上海绿城小区,居委会只有五六个人。“封控之前,居委会就问业委会,能不能组织志愿者。当天我们在小区公众号发招募,2小时就找了150多人,并迅速分成不同的服务小组。”
陈恺征集每个志愿小组的意见,白皮书详细记录社区核酸筛查的重要节点甚至细节。比如:组织框架划分;“大白”是围绕医生工作区的一线志愿者,其余为二线志愿者;权威发布必须居委会出面,杜绝谣言等。
陈恺透露,“特殊时期,每一个小区,甚至每一个人,都有一个摸索的过程,这份《白皮书》可以说是我们整个小区的结晶,而且也在不断完善中。我们希望可以帮助到更多有需要的人。”
网格化管理疫 成抗疫关键
近年内地社区治理中,引入“网格”概念,将社区划分成一格一格的网格,每一个网格由一个以上的网格员负责格内居民的大小事,方便进行基层治理。以杭州市余杭区为例,余杭区划分成1,468个网格,当中有1,581名专职网格员和3万余名兼职网格员,从资讯采集、政令宣导、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租房屋管理、流动人口登记、消防安全管理等都属于网格员的工作范围。(延伸阅读:疫情|450万网格员抗疫成功关键? 一文了解内地“网格化管理”)
在内地,网格员人数粗估至少有450万人,平均一人负责200到300户不等。从邻居纠纷排解到政令宣传,网格员无一不包,更成为内地疫情防控的最前线。大陆媒体资料指出,内地网格员的薪水约在一个月3,000到6,000元人民币不等。而在志愿者投入抗疫工作时,也是依照网格的概念,分配志愿者投入一线的抗疫工作。
内地社区网格员除须保证著居家隔离民众的日常生活和医疗需求《法治日报》采访江苏省一网格员朱恭玉,她快速而熟练地说出,“网格内共1,122户,目前入住724户,返乡人员47人。网格内今日无确诊病例,也无疑似病例。”这是她每天都要通报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