歼-10CE登马来西亚航展C位 多国代表团纷纷“打卡”
5月20日开幕的马来西亚浮罗交怡国际海事与航空展(LIMA)吸引多个航空强国参与,美国尼米兹号航空母舰更派出舰载战斗机参展。然而中国展台的“C位”焦点,却由一款刚于实战中表现亮眼的主力战机——歼-10CE战斗机夺得,甚至令中国自家的FC-31隐形战机也稍显低调。
《环球时报》旗下公众号“枢密院十号”5月21日发表评论指出,长期以来,西方媒体常以“中国武器缺乏实战经验”作为批评依据,但歼-10CE的出色表现已彻底打破这一刻板印象。来自马来西亚、柬埔寨、老挝、泰国、越南等20多个国家与地区的军政代表团密集到访中国展台,并与中方展开深入交流。许多外国观展民众也在歼-10CE战机模型前拍照留念。
文章称,“以歼-10CE为代表的中国先进武器,正在逐步改变国际军工格局,让外界重新认识中国军队和国防工业的真正能力”,认为只有当对手正确认知中国的军事实力,才能在重大战略抉择中避免误判。
“枢密院十号”指出,中国早年外销武器确实受技术条件所限,主打价格优势,包括歼-6、歼-7战机与59式坦克等出口型号,但随着高科技局部战争取代传统消耗型战争模式,中国的传统武器出口曾一度受挫。
然而,随着国力提升,中国近年在5G、高铁、新能源车等领域迅速追赶甚至超越西方,其国防装备亦出现质的飞跃。报道举例指出,中国现已拥有歼-20隐形战机、空警-500预警机、055型驱逐舰、福建舰、反隐形雷达、远程火箭炮及高超音速导弹等一系列先进武器,能够列出同等装备的国家全球寥寥无几。
文章接著批评西方媒体对中国武器出口的“选择性失明”,指西方经常称“中国武器缺乏实战验证”,而中国则因坚守“不向冲突地区出售武器”原则,导致武器难以像西方与俄制军备般频繁“上战场”曝光。但即便中国武器在实战中表现出色,西方依然多以抹黑处理,例如近年活跃于多个战区的彩虹无人机系列即为典型案例。
“枢密院十号”认为,中国武器正改写全球军工格局,其核心竞争力包含三点。首先是性价比高,例如印度引进法国“阵风”战机单价逼近2亿美元,甚至高于美国F-35,反观中国提供的同级战机价格更具优势,并可按需提供不同价位方案,包括L-15教练机武装型或FTC-2000G轻型战机等。
其次是可提供“全套解决方案”。报道指出,如今中国军工企业不再仅售单一武器型号,而是依据客户需求与预算,提供含侦察、支援、数据链等配套的完整体系化作战方案,实现“贴心服务”。
第三则是保质保量按时交付能力。评论指出,西方军工产能陷入困境,无论是F-35、F-16V还是“阵风”均存在交付周期过长问题。例如“阵风”虽接获超过200架订单,年产量却仅20余架,导致交机时可能已被新型号取代。
最后,评论亦提及国际军贸竞争中政治因素常凌驾于性能与价格之上。例如阿根廷原本计划引进中巴联合研制的“枭龙”战机,但最终受美方施压而选择二手F-16。不过报道认为,随中国综合实力与武器技术持续升级,全球军工格局终将被中国重新定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