歼-10CE实战打响名号 传外国买家组团采购中国战机导弹雷达

撰文: 许祺安
出版:更新:

央视近日报道,中国自主研制的外销型战机歼-10CE首次于实战中取得战果,“在空战中一举击落多架战机,自己无一损失”,被视为北京官方首次证实歼-10战机完成实战“首秀”。报道虽未明指具体战役,但被认为与5月7日巴基斯坦与印度之间的空战有关。

央视5月17日报道,巴基斯坦方面声称,在该次空战中,巴军出动中国制歼10-C战机,成功击落多架印度从法国购买的飙风战机,且自身无损。尽管印度否认此一说法,中方官媒仍罕见地在节目《军情时间到》中高调提及此战果,引发关注。

央视在报道中表示,歼10CE为中国航空工业自主研制的全天候、单发单座多用途战斗机,具备体系协同作战能力,能在强电磁对抗环境下进行超视距多目标攻击及多模式对地精确打击,并拥有中低空优异机动格斗性能、超音速飞行、短距起降、大作战半径、长航程及空中加油能力。该机配备先进的综合化航空电子系统与武器系统,具备强大的外挂武器能力。

中国完全自主研发的第一款三代战机 歼-10(资料图片)

另据《直新闻》报道,巴基斯坦空军此次对印作战中,采用了印度空军从未应对过的先进战术——“A射B导”。该战术指巴方战机从逾百公里外向敌机方向发射导弹,导弹依靠惯性导航,由空中预警机或地面雷达平台透过数据链实时修正航向,在进入“不可逃逸区”后启动主动雷达完成跟踪、锁定及击杀。

报道指出,“A射B导”战术的关键设备为雷达,介绍巴基斯坦目前混合装备包括中国制YLC-8E在内的多款地面雷达,以及中国ZDK-03和瑞典“爱立眼”空中预警机。显示这场空战中,不仅中国制战机“立功”,中国雷达技术亦发挥关键作用。

同时,报道回顾,中国雷达技术的发展历程始于20世纪中期,在西方技术封锁下艰难自主研发。1970年,中国建立代号“7010”的远程预警相控阵雷达基地。1989年底,中国首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机载脉冲多普勒雷达诞生,成为“战鹰之眼”。时至今日,中国雷达技术已跻身世界先进行列,不仅“弯道超车”,更能成功探测并追踪中国周边出现的外军隐形战机。

在此次5月7日空战被披露后,外界普遍认为中国先进武器表现出色,具备实战说服力,或将带动一波出口热潮。《直新闻》引述消息指,已有外国买家组团赴中,意图“扫货”,包括飞机、导弹及雷达等中国军备产品均受青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