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汉语授课风波|锡林浩特称近3500民族语言授课学生全部到校

撰文: 许祺安
出版:更新:

内蒙古自治区上月底推出新政策,要求当地以蒙古语授课的学校,自秋天起改用汉语教授小学语文、小学道德与法治科、初中历史科,结果引起民众强烈反弹,有蒙古族民众拒绝送孩子上学,并聚集上街抗议,不时爆发警民冲突。
其中在锡林浩特市,当地政府日前发出公告,表明未在规定时间内按时入学,学生及家长在各类项目和扶持政策都会被重罚,相反就会有优待。
锡林浩特市官方微信今日(17日)表示,截至今日早上9时,以民族语言授课的3间小学及1间中学,3469名学生全部到校,各学校全面恢复正常教学秩序。

《锡林郭勒日报》报道指,锡林郭勒盟35所蒙古语授课学校已基本恢复正常教学。(《锡林郭勒日报》微信公众号)

锡林浩特市是锡林郭勒盟的首府,中共锡林郭勒盟委机关报《锡林郭勒日报》今日报道指,截至今日上午9点40分,锡林郭勒盟35所蒙古语授课学校已基本恢复正常教学。

此外,内蒙古新闻网昨日(16日)引述内蒙古自治区就业服务局透露,京蒙扶贫协作百名技能教师培训班开班,来自内蒙古7个盟市、31个旗县、19所技工院校的134名老师赴北京参加培训。

据报道,为进一步推进京蒙扶贫协作,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对接自治区技能教师培训需求,挑选了5所技工院校承担培训任务,成立了专业的教师队伍,制定了特色专项培训方案,围绕专业能力和教学能力等方面设计了课程。此次培训为期10天,涉及护理、家政、电子商务、汽修、手工艺等16个技能培训项目。

据早前报道,锡林浩特市政府日前发出公告,表明未在规定时间内按时入学,学生及家长在各类项目和扶持政策都会被重罚,相反就会有优待。公告列明,在9月16日前送子女入学的家长,将会按时足额发放草原生态等奖补资金。相反,在9月17日及之后才送子女入学,奖补资金全部暂停发放,同时当局会按照牧业年度载畜量标准立即展开载畜量核查,并以超载程度“依法从重处罚”。

公告又称,新政策是国家事权,是中央加强少数民族地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的重大决策部署,必须贯彻执行,9月16日晚上6时前未按时报到入学,高中学生会被自动退学、取消学籍,小学及初中学生亦会取消享受的各类补助、资助。

此外,公告称拒不执行者会被取消一切市本级安排的惠农惠牧政策性补贴,市农业银行、农村信用联社等金融部门同时五年内停止办理贷款手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