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俞可平:疫情危机重构国家公共权力
2019年至2020年爆发的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对人类社会造成极大的冲击,也对人们关于国家、政府、权力、公共生活、国家治理、全球治理等一系列政治学问题的既有认识造成挑战。
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院长、北京大学中国政治学研究中心主任俞可平4月28日刊文《新冠肺炎危机对国家治理的影响》(以下简称“文章”)聚焦“疫情防控与国家治理”、“疫情防控与全球治理”。
文章指,从不到半年的疫情影响看,“国家治理体系”面临重大改革、国家公共权力将在一定程度内得以重构、国家治理评价标准需要进行调整、地方治理和社会治理将变得更加重要。
文章说,人类早期的集权制度几乎都与战争、灾难和大型工程相关,每一次人类的重大灾难,都是对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能力的考验;面对每一次人类的重大灾难,制度和人性的优劣都会得以充分的暴露;每一次人类的重大灾难也都必然对国家治理产生深刻影响,并促使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的进一步改革。
文章称,这次新冠肺炎的重大疫情,同样也充分地折射出人性与制度的善恶优劣,同样也是对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的严峻考验,同样也深刻地影响国家治理的现状与未来。文章指出,从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已经在几个方面正在产生或者即将产生的深远政治影响。
首先,文章指,新冠肺炎影响下,国家治理体系面临重大改革。文章说,从这次新冠肺炎的防控效果可以清楚地看到,一些国家和地区的防控效果明显地好于另一些国家和地区,究其原因,就是政府公共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差异;新冠肺炎疫情的防控能力,集中体现了一个国家和地方的治理能力;对新冠肺炎的防控效果,集中反映了一个国家和地方的治理水平。文章说,许多国家,包括发达国家,这次为新冠肺炎付出了惨重代价,这将促使各国政府在疫后推动国家治理体制的重大改革。
其次,文章指出,国家公共权力将在一定程度得以重构。文章称,有效处置突发性的重大疫情,势必要求公共权力的适当集中,这次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后,几乎所有国家都进入了某种形式的紧急状态。
文章指,“紧急状态”下,国家权力临时集中于中央或地方行政机构,公民的正常权利受到一定限制,而这两个改变势必对全社会带来极其重大的影响,在相当程度上将重构社会的政治生活、经济生活和日常生活。另一方面,如何在“紧急状态”下最大限度地维护公民权益,如何在疫情结束后尽快恢复国家的正常状态,还权于民,这些都是各国政府和人民需要面对的共同课题。
再次,文章指,国家治理评价标准需要进行调整。文章说,科学地测量一个地区的政府治理水平和社会治理现代化程度,必须依据一整套合理的政府治理评价指标体系。
治理综合水平不同于处置重大突发事件治理能力
文章称,这次新冠肺炎疫情的实际后果在相当程度上颠覆了人们通常的国家治理评估标准,一些长期被认为综合治理水平较高的国家和地区处置新冠肺炎疫情的客观效果却很差;新冠肺炎疫情也证明,一些国家治理因素的重要性,例如网络治理、央地关系、信息透明、社会秩序、政府责任等,在国家治理绩效评估中被忽视了。
文章称,新冠肺炎疫情的实际后果还表明,国家治理的综合水平不同于政府处置重大突发事件的治理能力,综合治理水平高并不等于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的治理能力强。因而,修订和完善国家治理评估指标体系,将是政治学界和公共管理学界的一项新课题。
最后,文章强调,地方治理和社会治理将变得更加重要。文章说,从这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实际情况来看,还有一个重要现象,就是同一国家的不同地区,由于地方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的差异而呈现出明显不同的防控后果,特别是基层自治能力和地方社会治理水平,与疫情防控的关系更加密切。如何健全地方的社会治理体系,提升基层社会治理能力?如何推进基层自治,增强城乡居民的自我管理能力?如何研制一套科学的社会治理和地方治理水平评估指标体系,使之可以对不同地区之间的治理能力和水平可以进行测量和比较?这些都将是疫情结束后推进国家治理和社会治理现代化不可忽视的重大问题。
俞可平主要研究领域是当代中国政治、国际比较政治等,曾发表多种学术著作。他2006年曾发表《民主是个好东西》,引起各界广泛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