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观基辛格】走近世界舞台中央 中国还未准备好

撰文: 苏天泽
出版:更新:

世界局势正在加速转变,正如《纽约时报》所说,美国不再是一个慷慨的全球领导者。这样的趋势前几年就已显现,只是在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冲击下,始终坚持“美国优先”的华盛顿,让地球村的人们更清楚的看清了这一历史性事实。

在疫情全球爆发的时刻,美国毫无保留的展现了它的“自私感”:中途截留欧洲盟友订购的口罩,被柏林市长称为“现代海盗”;一开始禁止美国口罩制造商3M向邻居加拿大、拉美出口口罩,被批评后才改变政策,而与此同时,3M中国制造厂答应三个月内向美国输送1.665亿个口罩,以补充美国本土口罩的产量缺口。与美国不同的是,中国在控制住国内疫情后,向意大利、伊朗、塞尔维亚等众多国家派出了防疫专家或提供了急需的医疗物资援助。

中国向意大利、伊朗、塞尔维亚等多国派出了防疫专家并提供了急需的医疗物资援助。(资料图片)

因为携手抗疫,雪中送炭,或许不少国家和他们的人民已经对中国产生了新的认识。在美国越来越放弃世界领导者角色的时刻,中国作为新兴世界大国正越来越表现出,人们所期待的担当和负责。或许如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Henry Kissinger)所言,“新冠病毒之后,世界将不再是原来的样子”。世界政经格局将加速演变,中国开始重新走回世界舞台的中央。

潜在超级大国

正如中国给自身崛起的定位是“复兴”——恢复往日的兴盛,回望历史不难发现,中国确实只是在找回原来的自己。人类文明史几千年,多数时间,中国都位于世界舞台的中央,如马可波罗(Marco Polo)游记所描述,是人类文明繁荣富庶的突出代表。在工业革命之前,中国一直是超级大国之一,只是在近代工业革命之后,欧美列强群雄并起,中国失去了往日的光彩。

从1840年鸦片战争,被英国打败算起,中国离开世界舞台的中央已经过去180年。近两个世纪,中国这一曾经的世界强国积贫积弱,这并不是正常的状态。2010年中国GDP超越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经济体,2013年中国超越美国第一次成为全球货物贸易第一大国。进入新世纪第二个10年以来,中国迅速走近世界舞台的中央,为世界各国所广泛瞩目。中国复兴的时代,真的来了。

3月26日,习近平出席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应对新冠肺炎特别峰会。(新华社)

多年来,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30%,约是美国的两三倍。相信多数国家已经明白,中国GDP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的时刻将很快到来。国际权威机构普遍预测,中美移位的时间点应该就在2030年左右,到时美国占据130多年的世界经济体头把交椅,将再次回归到中国名下。为什么说“回归”呢?因为据相关学者研究,在1800年之前中国经济规模一般占世界经济总量的30%以上,长期位居世界第一位。

虽然国际上各种“中国崩溃论”不时冒出来,但理智的人们不难判断,中国必然是继美国之后,人类世界的下一个超级大国。这是由中国自身的文化、体量和发展能力决定的。

2019年,中国人均GDP首次超过1万美元,迈上一个重要台阶。由此给世界带来的变化是,人均GDP过万美元的世界总人口翻了一番--超过28亿,足见中国发展对世界影响之大,其中的原因自然是中国“鲸鱼”般的庞大体量。人口世界第一超过14亿,是美国人口的4倍;面积超过960万平方公里,陆地面积居世界第二位,并且资源丰富,多位于适宜居住的温带地区,与美国类似。巨大的面积,庞大的人口决定了中国发展的颠覆性规模效应,必然改变世界经济格局。

更重要的是,以儒家文化为底色的中华文化,不仅可以在经济上取得成功——中、日、韩、新都实现飞跃式发展,日本和亚洲四小龙跻身发达经济体行列;还在文化理念方面与西方文化产生竞争态势,中国的民主集中制度经过进一步的完善发展,未尝不可以对西方的现代自由民主制度完成某种文明上的超越。中国“和而不同”的大同世界理念,或许也会随着中国的复兴,对世界新秩序产生不同于西方的典范性影响。

中国崛起与苏联、日本崛起不同,而是经济、政治、文化上的全面复兴。由中国站在世界舞台中央,发挥决定性影响力的世界,应该与美国主导下的世界有很大不同。不管怎样,中国作为下一个超级大国正在稳步成长,但这不会一蹴而就,应该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实现中国全方位的进步,中国还要再努力发展30年。图为宁夏一个小山村。(新华社)

复兴才刚刚开始

上一次世界大格局的演变,美国取代英国成为世界领导者,大约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时间,并且还是在两次世界大战的催生下完成。未来发生第三次世界大战的可能性很低,世界格局不会在短时间内发生巨变。可以预见,中美易位应该是一个和平而缓慢的过程,况且信仰和而不同的中国从来不是一个霸权国家,也从来不想与美国争霸。

中国复兴才刚刚开始,距离真正的超级大国还有很多困难有待克服。无论从经济规模、科技创新、政治治理,还是从文化软实力、军事硬实力等各方面来看,中国都还落后于美国,这是短时间内不会改变的事实。

以此次防疫来看,虽然相对来说中国已经做的不错,并且在控制好境内疫情的同时也对其他很多国家提供了力所能及的帮助,但是世界对中国的质疑、批评还是很多。不少国际大媒体认为中国的疫情数据不真实,真实情况有所隐瞒。中国向欧洲国家提供的口罩、检测医疗物资等,也被接收国批评存在质量问题。以上情况有些可能是中国自身的问题,有些则与中国的国际话语权不足有关。

实事求是的说,中国的治理能力还存在短板。湖北一地6万多人感染新冠肺炎,4千多人死亡,与湖北和武汉相关机构反应不及时有很大的关系。4月17日,中国核准武汉新增死亡病例1,290人,即说明前期存在瞒报、漏报等情况。中国的问题当然不止这些,官僚主义、腐败、不作为等中国人与官方打交道时都难免碰到,贫富差距巨大、高房价、区域发展不平衡、福利保障不足等更是直接冲击中国人的生活。

言论自由受到较多限制,国家缺乏有国际影响力和公信力的知名媒体,由此带来的结果就是中国长期缺乏国际话语权。中国媒体说的话传不出去,即使传出去也没有影响力,这是走向世界的中国面临的现实尴尬。当今中国经常被国际媒体围攻,如批评中国防疫漏洞等,即根源于此。显然,在发展现代自由媒体,培养有公信力的媒体品牌,传播中国声音方面,中国距离西方还很遥远。

一方面,中国稳步发展持续向世界舞台中央靠近,越来越在国际上扮演更关键的角色;另一方面,中国自身的短板和不足又时不时跳出来暴露“大国”的落后底色。这或许是复兴中的中国要长期面临的现实挑战,既要在国际上更好的表现自己,也要努力改善自身的不足,避免“一脚在前,一脚在后”在世界面前步伐凌乱。要真正站到世界舞台的中央,展现中华文明的“大国风范”,中国还必须克服无数挑战,解决无数问题,做好表里如一的现代性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