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军方援鄂专家组组长:核酸检测阳性并不证明就是感染

撰文: 姜庚宇
出版:更新:

央视主持人白岩松周一(6日)在节目中连线援鄂军队前方专家组组长、解放军总医院呼吸科专家刘又宁,解读军队支援湖北医疗队的救治进展。
刘又宁表示,核酸检测是一个很重要的手段,但“核酸检测的本质只是发现病毒在哪儿”。病毒有没有活性,有没有传染性是不知道的。严格来说,核酸检测阳性并不证明就是感染。随着疫情的延长,实际上已经发现个别“携带病毒”的健康人。

援鄂军队前方专家组组长表示,核酸检测阳性并不证明就是感染。(资料图片)

据刘又宁介绍,军队的诊疗方案中,强调抗体的“金标准”的检测,检测到抗体证明病毒肯定存在,而且引起全身的反应,“所以抗体增高,说明宿主确实是有感染了”。当然抗体有IgM和IgG两种,IgG这种抗体产生得较晚,但假设两周以后有4倍的增高或变化,这个病人是能确诊的。“这种诊断是别人推翻不了的,所以我们把这种诊断称为‘金标准’。”

但他也表示,这个诊断也有缺陷,因为它往往是回顾性的,发病两周后才发现。因此核酸检测还是很重要的。

吁正名为“新型冠状病毒病”

对于军队诊疗方案中为何不称“新冠肺炎”,而叫其“新型冠状病毒病”,刘又宁指出,军队方案主要参照国家方案制定,但在学术上有不同观点。第一个理由是,有相当一部份病人没有肺炎,就是相当于国家方案中的轻症病人。第二个理由是,新冠病毒不仅仅侵犯到肺,它侵犯到全身,有好多脏器也受累,也逐渐在肺以外发现病毒。

刘又宁指出,随着疫情的延长,实际上已经发现个别“携带病毒”的是健康人。(资料图片)

他指出,最典型的是在尸检的时候看到脾脏、骨髓、淋巴结的受累最严重,甚至很少能够找到正常的淋巴细胞,这就提示细胞免疫功能不是一般的下降,如果这种状态下还称其为肺炎,显然是不合适的。如果称为病或综合症,可能会更好一些。

刘又宁续指,在英文上承认世卫的“COVID-19”(2019冠状病毒病),但中文还是叫“新冠肺炎”,不是很合适。他个人认为,传媒叫习惯了还是可以叫新冠肺炎,但在学术文章、官方称呼上,应该改成世界统一的名字,全面、确切反映疾病本质。

对于纽约一名深切治疗部(ICU)华人主任报告称,当地有不止一名年轻病人自己踏入病房,但48小时之内就病故,他表示无法解释,因为这种现象在中国非常少见。“美国为何能出现这种现象,是病毒有区别?我们不知道,大家关注一下就可以了。”

(央视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