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多国限制粮食出口 社科院专家:不影响中国粮食安全
撰文: 崔德兴
出版:更新:
近日,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影响,包括越南等国家陆续发布粮食出口禁令。联合国粮农组织也警告称,疫情致使劳动力短缺和供应链中断,或将影响一些国家和地区粮食安全。
事件引发内地公众对粮食安全的担忧,一些城市甚至出现抢购粮油的现象。中国社科院研究员胡冰川则表示,疫情带来的农产品贸易限制,并不会影响中国的粮食安全。
胡冰川表示,中国粮食生产连年丰收且储备充足,水稻、小麦等主粮作物对国际市场依赖程度很低。现有各国的粮食出口限制措施,主要是对疫情恐慌的应激反应,同时产生的另一个结果是全球农产品价格近期都有一定程度的上涨,幅度在8-10%左右。
他指出,全球粮价上涨对中国粮价有一定传导作用,但影响不会很大。当前中国谷物对国际市场依赖度很低,水稻、小麦进出口主要是品种调剂。玉米和大豆会受一定影响,但是影响幅度有限,而且会在疫情结束以后带来一波下跌行情。
食油涨幅在可控范围内
胡冰川认为,目前传导比较显著的是食用植物油价格,主要因为中国大豆、棕榈油、菜籽油对全球供应链的依赖度比较高,而且从2019年下半年以来,全球食用植物油普遍进入价格上涨阶段,叠加疫情影响,国内食用植物油价格有所上涨,可以预期的是涨幅会相对有限,在可控范围内。
胡冰川提到,除非美国、巴西、阿根廷等粮食出口大国的疫情严重到影响其所有正常贸易,港口等经济活动都不开展,才会影响全球粮食贸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