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中国经济转折点多遥远 民企大佬如何抉择

撰文: 范晓鹏
出版:更新:

11月14日,国家统计局公布10月份经济统计数据。数据显示,10月份中国经济表现并不如预期,尤其是前10月投资增速更是创下纪录以来新低,同时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5.6%,较上月持续回落1.1个百分点。路透社的报道称,中国10月工业、投资、消费同比增速全面低于预期,反映出中国经济增长压力持续放大。

对此,国家统计局当天举行新闻发布会承认的,但认为总体看消费潜力持续释放,产业升级动能持续蓄积,开放活力持续显现,政策效果不断显现,“未来我们完全有基础、有条件、有信心实现全年预期目标”。

中美贸易战影响中国出口。图为重庆果园港内密集堆积的集装箱。(中新社)

中国经济面临经济结构转型和外部环境恶化(尤其是中美贸易战的持续紧张)双重不利因素叠加局面,经济增速不断突破预期“探底”。在10月公布的前三季度统计数据中,单季经济增速在第三季度已经触及6.0%的底线。这是近三十年来中国经济增长最缓慢数据。

在经济增长乏力压力下,中国政府一方面必须“咬牙”推进经济结构的尽快转型,尤其是裁汰落后产能,扭转过度依赖房地产业的局面,整顿金融业,但另一方面又必须寻找新的短期经济增长支撑点,避免经济增长失速风险。

近年中国政府的确在改善营商环境等进行了积极改变,譬如扩张自贸区范围,制定《外商投资法》(2020年1月1日起施行),取消证券公司、证券投资基金管理公司、期货公司、寿险公司外资持股比例不超过51%的限制,等等。

这的确势必提高其市场开放度和外商投资便利程度,进一步改善中国的营商环境,不过最重要的是中国政府能够在当下背景下为其增长引擎民营经济带来怎样的变化。

广东星星制冷设备有限公司,工作人员检查外贸柜生产线上的生产装备。(中新社)

对于中国民营经济贡献的争论比较多,但没有人否认在过去中国改革开放的40多年时间内其所扮演的增长引擎角色。清华大学经济学者任泽平在其《2019,中国民营经济发展》中称,过去40年中国创造了举世瞩目的“经济增长奇迹”,最根本的原因是改革开放,最主要的动力是民营企业发展壮大、外资企业大规模进入和国有企业深化改革。他说,中国大陆民营经济贡献了超过50%的企业税收,投资规模占比超80%,发明专利占比75%,就业机会贡献率80%……

然而,在当下背景下,民营经济规模上相对弱小和政治上的不被信任限制了它今天的发展。2018年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之际,舆论场出现了近年最惊心动魄的民营经济退场论风波,再加上近年积累的民营企业冤假错案和随后的反腐败牵累,民营企业负责人似乎都成为其中脆弱的角色。“春江水暖鸭先知”,寒冬来临恐怕亦是如此。尽管近年民营企业负责人冤假错案平反不少,但不仅实力弱小的中小企业投资热情受挫,那些早已感受到经济寒冬的民营企业巨头也有不少悄悄地做好“撤退”准备。

11月13日,天津,2019中国企业国际融资洽谈会暨民企投融资洽谈会在津举行。(视觉中国)

早前“BAT”中阿里巴巴掌门人马云宣布退休,最近地产大亨SOHO中国“帝国”创立者潘石屹又被曝光疯狂甩卖核心资产套现……这是否反映了他们对中国经济增长已经隐隐产生了悲观情绪呢?也许,这一中国经济中表现最为活跃的群体迫切需要一剂镇静剂才能稳住阵脚。

11月11日当天,中国官方再度对民营企业表达善意。这次,最高检邀请50余位民营企业家代表,最高检检察长张军宣称,“依法保障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是(检察机关)义不容辞的法律责任。最高检将继续对司法解释进行全面清理,对涉及民营企业的不平等规定依法一律予以废止。”

而早在2019年2月份,新华社在一篇文章《压力之下见精神》中提到,浙江民营企业能敏锐感受到阴晴冷暖,也能在压力中奋起,要“自身奋发图强,同时让从税费、融资到资源价格等方面的政策红利尽早激发企业活力”。

中国民营企业甚至中国经济的信心恢复还要多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