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四中】决战意识形态 中共四中全会的要义

撰文: 孙澜
出版:更新:

在漫长的等待中,很多人不会想到,在8月底即宣布在10月份召开的中共十九届四中全会,会在10月的最后4天召开。

通常,中共这样的中全会,会在在月中召开,鲜少有在月末召开的情况。本次会议由周一开到周四,也并不常见。中共类似时间跨度的会议,通常会选择周中或者接近周末,甚至占用一个周末时间来召开。

中共十九届四中全会,料成为习近平时代中国政治新的起点。(Reuters)

10月24日,中共举行政治局会议,确定四中全会将于10月28日至31日在北京召开。对于十九届四中全会的主题——研究如何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很多人对此无感。

但从更高的维度来看,本次四中全会是中国在中西方文明冲突日渐摆上台面的时候,无论从时间上,还是从主题上,都能够看到这是中国在国家制度和意识形态层面进行的战役准备。这也可以看作是,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在开通中国走向中华现代文明的高速通道中的奠基之举。

如果说邓小平当年提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制度、道路,打开了中国通向现代文明的大门,那么,今天的中共十九届四中全会聚焦“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第五个现代化——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就是要修通中国通向中华现代文明的高速公路。当然,中华现代文明的前提是中共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可以预期,在为期4天的四中全会结束后,关于如何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如何实现“第五个现代化”等“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将正式出炉,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习近平时代的演进,进行顶层设计。

在24日的政治局会议上,已经给出了“三步走”的时间表和路线图:

到我们党成立100年时,在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上取得明显成效; 到2035年,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基本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2049年),全面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巩固、优越性充分展现。

这个时间表和路线图,与中共十九大给出的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成现代化强国的路线图,无论从时间节点,还是终极目标上,都步调一致。中共十九大习近平宣示中国进入新时代,给出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路线图: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到2049年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2035年和2049年都是重要的时间节点。

当然,现在有关四中全会的说法还只是概括性和笼统的目标,相信在四中全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历史决议出来之后,会具体进行全方位的阐述,公布其制度建构的目标清单,用以奠定整个制度体系的完整格局。

中华文明的复兴,必然也是习近平“中国梦”的构成部分。(新华社)

在习近平等中共领导人的概念中“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自然包括“中华文明的伟大复兴”,这一点毋庸置疑。一个月前9月24日,中共政治局在中南海举行本届第十七次集体学习,为四中全会的召开进行预热、铺路和统一思想,主题为“新中国国家制度和法律制度的形成和发展”。

中共总书记、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制度和法律制度是“人类制度文明史上的伟大创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保障中国创造出经济快速发展、社会长期稳定的奇迹,也为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提供了全新选择,为人类探索建设更好社会制度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习近平同时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植根于中华民族5000多年文明史所积淀的深厚历史文化传统……经过了长期实践检验”。他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制度和法律制度是一套行得通、真管用、有效率的制度体系,这是我们坚定‘四个自信’的一个基本依据。”“四个自信”,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习近平还曾在多个国际场合阐述基于中华文明的文明观,其中以2019年5月15日,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出席亚洲文明对话大会上讲话最具代表性,习近平说:

人类只有肤色语言之别,文明只有姹紫嫣红之别,但绝无高低优劣之分,认为自己的人种和文明高人一等,执意改造甚至取代其他文明,在认识上是愚蠢的,在做法上是灾难性的! 如果人类文明变得只有一个色调、一个模式了,那这个世界就太单调了,也太无趣了!

此外,在2014年“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发表60周年纪念大会”上,习近平也曾说:“不同民族、不同文明多姿多彩、各有千秋,没有优劣之分,只有特色之别。”“人类历史告诉我们,企图建立单一文明的一统天下,只是一种不切实际的幻想。”

他还曾这样阐述中华文明价值导向和世界观:亲仁善邻、协和万邦是中华文明一贯的处世之道,惠民利民、安民富民是中华文明鲜明的价值导向,革故鼎新、与时俱进是中华文明永恒的精神气质,道法自然、天人合一是中华文明内在的生存理念。这显然有别于西方世界主导的世界观。

过去40年,中国以有别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西方资本主义社会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通过高度融入西方主导的世界体系的方式,实现了快速和持续的崛起,而且开始走向世界舞台中央,在剧烈变化的国际事务上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更多【解读四中】系列稿件:

【解读四中】中共四中全会因何疑云重重

【解读四中】习近平仍是中国当前最大的政治

【解读四中】会前高层分头忙碌 中南海面临三大挑战

【解读四中】完成邓的政治承诺 习在四中上究竟要做什么

中国经过70年的创造性探索所造就的一整套新体制,让社会主义中国的“独树一帜”的崛起,为世界提供了有别于西方的“中国方案”。这个方案,既包括发展模式,更包括道路、理论、制度。重要的是,中国并没有采用西方的政治制度,这无疑是对西方的意识形态和普世价值主导的文明的一种挑战。部分发展中国家,比如东非“小中国”之称埃塞俄比亚,就抛弃了西方世界的理论,师法中国模式来主导自己国家的命运和发展。

此前文章《习近平在四中上究竟要谈什么》就曾指出,虽然这让世界看到另一种制度与价值体系,具有的强大生命力和所含有的可能性。但是,因为中国在这崛起过程中所秉持的制度体系与价值体系,是与西方的制度和价值迥然不同的。很多西方人不明白,中国如何能在一党执政的体制下实现这么长时间的发展与稳定。当然,很多人也一直看不明白,或者不愿意看明白中国的制度优势。

正如中国政治、国际关系专家郑永年所说,近代西方国家崛起的经验表明,无论是国家的崛起还是民族的复兴,最主要的标志便是一整套新制度的确立和其所产生的外在影响力。中国在物质文明崛起之后,注定要成为世界重要的领导国,这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如何让这套新制度成为系统性的理论,甚至成为有别于西方意识形态,可以推而广之的“普世价值”,便摆在习近平这一代中国领导人的面前。

此前,美国国务院政策规划主任、知名国际关系学者斯金纳(Kiron Skinner),4月底在华盛顿一个智库的安全论坛上,把中美竞争形容为中西文明和意识形态的争斗,还称不同于美苏冷战,中国是美国面对的第一个“非白人”的大国竞争对手。斯金纳当时表示,中国对美国构成独特的挑战,因为中国政府并不是的西方哲学与历史的产物。

虽然可能有很多人不太认同,或不愿意承认,但中美正在进行的贸易战,甚至香港正在发生的街头政治运动,背后都有不同政治体系的竞争,不同意识形态的争斗,更深层次的讲,这也是中西方两个不同文明的冲突。尤其是香港的乱局表明,发生在中国家门口香港这片“特殊”土地上的中西方意识形态之争,中国暂时处于下风。这表明,中国需要形成一套完整的跟世界沟通的,能够让人信服的理论体系,以中华现代文明的普世价值和意识形态,去“征服”世界,夺取意识形态的话语权。目前来看,四中全会,有极大概率会成为新的历史起点。

2017年10月,中共十九大报告中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样表述: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意味着科学社会主义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在世界上高高举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重新审视两年前十九大报告中的这段文字,结合习近平“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战略研判,可以看到更多、更深刻的意味。这可能就是四中全会的要义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