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带沙漠种出亩产500公斤水稻 中国与杜拜联手建“人造绿洲”
青岛海水稻研发中心团队近日在杜拜热带沙漠,检测水稻产量,最高亩产超过500公斤。官媒“人民网”5月31日称:“这是全球首次在热带沙漠实验种植水稻取得成功。”据知该团队由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带领,他素来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
中心副主任张国栋介绍,青岛海水稻研发中心受杜拜酋长私人投资办公室邀请和委托,在当地热带沙漠开展水稻实验种植。今年1月份,他们选取几十个杂交水稻样本,在杜拜近郊沙漠小范围种植,测试其抗旱性、抗碱性和抗倒伏性等性状。
5月26日,首批水稻已近成熟,青岛海水稻研发中心测评产量,其中一个水稻样本产量超过每亩500公斤,还有两个水稻样本产量超过每亩400公斤。6月下旬,该中心将对晚熟水稻再次检测产量。张国栋补充:“根据测产结果,我们将从试种水稻中选取优势水稻材料,通过改良并研发适合当地气候环境的杂交水稻品种。”
运用海水化淡及物联网技术
杜拜沙漠昼夜温差达摄氏30多度,白天极端高温,地表温度达摄氏50多度,湿度在20%以下,还经常有沙尘暴。不过提及当地种植水稻最大挑战,张国栋认为是沙漠土壤有机质含量低,全是散沙,没有团粒结构,无法保墒,而且地下7.5米就是海水。
张国栋解释:“如果从地表浇灌水稻,就需要大量淡水。当地淡水非常宝贵,主要依靠海水淡化,这种灌溉方式显然不具可行性。同时,淡水下渗与地下海水相汇,在高光照条件下,还容易引起地下海水上升,发生次生盐碱化。”该团队又采取“四维改良”技术,在耕地应用物联网模组,可自动送达及回收水份和肥料养份,并据土壤状况精准调整份量。
2020年开始扩大种植面积
青岛海水稻研发中心执行主任刘佳音介绍,今年下半年,青岛海水稻研发中心与杜拜酋长私人投资办公室将启用100公顷实验农场,在更大范围对生产成本和栽培工艺验证稳定性。2019年,预料双方将启动建设100公顷标准农场,并从2020年开始快速复制,扩大种植面积,建造更多“人造绿洲”,以覆盖阿联酋10%以上国土面积为目标。
此外,双方还签订“共建中东及北非海水稻联合研发推广中心”框架协议,目标为改善沙漠地区生态状况,解决贫困和自然条件恶劣地区的饥饿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