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定两大培育目标 陪同习近平视察海南展示田

撰文: 郑子健
出版:更新:

中新社4月14日报道,现年88岁的“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日前接受访问,他透露自己虽早已到了颐养天年的年纪,但依然感到肩上责任重大:“我现在压力很大,有两件事一定要做好。”
早前(4月12日),中共总书记习近平来到海南南繁科研育种基地,便联同袁隆平等农业技术专家一道,沿著田埂走进“超优千号”超级杂交水稻展示田,察看水稻长势,了解超级杂交稻的产量、口感和推广情况。

习近平(蓝衣者)与袁隆平(习近平左侧)同游海南展示田。(新华社)

袁隆平团队曾培育杂交水稻,令产量由亩产300公斤上升到1000公斤以上,被誉为解决国民温饱问题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如今他介绍其下一个工作目标:“第一件事是要做到杂交水稻大面积示范亩产1200公斤。希望在成为‘90后’之前实现这个目标。”

兼顾水稻产量与品质

水稻要实现高产、优质、多抗,种子是关键。袁隆平透露,他的团队每年至少有5个月时间在海南南繁基地,培育杂交水稻新品种:“海南是南繁的黄金宝地。一般搞一个品种要八个世代,一年一个世代就需要八年。但在三亚,优越的温光资源,冬季还可以种一季,所以三年就可以完成八个世代。”

袁隆平又指出:“杂交水稻的研发方向做了战略调整,由过去的单纯追求高产,转变为高产和优质并重。”

培育海水稻能多养活8000万人口

另一方面,中国有面积达15亿亩盐碱地分布在西北、东北、华北及滨海等地区,其中有2至3亿亩具有改良成农田的潜力。袁隆平就此制定第二个工作目标:“第二件事就是耐盐碱的海水稻培育。在0.6%的海水浓度条件下,有一个品种小面积测产达到折合亩产620公斤。”

袁隆平设想将海水稻推广种植一亿亩:“按最低产量亩产300公斤算,每年将增产300亿公斤,相当于湖南省全年粮食总产量。能多养活8000万人口。”他期望能在在2020年完成“超级杂交稻大面积亩产1200公斤和海水杂交稻研发成功这两大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