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头海关破获特大固废走私案:涉案废五金20万吨价值22亿元
去年9月,中国宣布全面禁止进口垃圾废料,然而禁令反让不法之徒走私“洋垃圾”的利润更高;日前,内地当局再度宣布“加辣”,今年底起分阶段禁止废五金类、不锈钢废碎料等32种固体废物进口。日前,汕头海关开展代号“1801”的打击固体废物走私的“蓝天”行动,破获此宗经初步查证涉及固体废物约20万吨、价值约22亿元人民币的走私废五金等固体废物入境案。
据官媒《新华社》在周二(22日)报导,当天凌晨,在海关总署缉私局、广东分署缉私局的指挥协调下,汕头海关开展代号“1801”的打击固体废物走私的“蓝天”行动,破获此宗经初步查证涉及固体废物约20万吨、价值约22亿元人民币的走私废五金等固体废物入境案。
报导指,2018年1月,汕头海关情报部门通过调查和与数据分析,发现疑犯涉嫌利用他人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限制进口类可用做原料的固体废物进口许可证》(下称《许可证》),走私进口大量固体废物的线索。
5月22日凌晨4时,汕头海关动员289人,分成48个行动小组赴汕头、广州、佛山、清远等多地“收网”,搜查43个涉案公司、仓库、住宅,拘捕24名疑犯,查获约1000吨废五金等固体废物,扣押一批书证及电子证据材料,破获6个走私集团。
经初步查证,自2014年以来,内地货主郭某、范某、李某与何某等人,在不具备法定固体废物进口与加工器材的情况下,长期对外订购废五金等固体货物,并伙同戴某等通关集团,利用通关集团所控制的佛山、清远等地废物加工利用企业的固体废物进口《许可证》,伪报收货机构,逃避海关监管,在高明、三水等口岸以包柜方式走私进口废铜等固体废物约20万吨。
依据中国《固体废物进口管理办法》规定,“进口的固体废物必须全部由固体废物进口相关许可证载明的企业作为原料利用”,“禁止转让废物进口相关许可证”。报导指,该涉案集团的罪行涉嫌构成走私罪,汕头海关缉私局已对该案刑事进行立案侦办。
(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