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垃圾】内地“加辣”今年底起拒收废五金 港恐现废铁围城

撰文: 张雅婷 劳敏仪
出版:更新:

继内地去年底宣布禁止二十四种洋垃圾进口后,日前再度宣布“加辣”,今年底起分阶段禁止废五金类、不锈钢废碎料等32种固体废物进口。本港两大回收商会均担心措施出台后,前线回收商无法经营。有环保团体忧虑港府后知后觉,被外国会抢先扫光铜、铝等五金废料转口到东南亚地区的配额,苦无出路下本港恐出现“废纸围城”的翻版-“废铁围城”。环团促请政府应立刻与回收业界沟通,以作应对。《香港01》正向环保署查询。

2018年12月31日起,中国将禁止废五金类、废船、废光盘破碎料等固体废物进口。(资料图片)

中国生态环境部、商务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及海关总署上周六(13日)发表关于调整《进口废物管理目录》的公告,将废五金类、废船、废汽车压件、冶炼渣、工业来源废塑料等16个品种固体废物从“限制进口”类别转为“禁止进口”,今年12月31日实施。不锈钢废碎料、钛废碎料、木废碎料等16个品种固体废物亦同样禁止进口,明年12月31日实施。

金属回收率高达91% 几乎100%出口

港府发表的《都市固体废物监察报告》指出,于2016年,金属在各回收物品中录得最高的回收率,达91%,总回收量达879,700公吨。当中879,414公吨出口,几乎100%出口,涉2,599,432,000元。若内地停收废五金等回收物,数以十万公吨的回收物何去何从?

钢材是基建常用的物料。(路透社)

有五金回收公司表示,每公吨的铝介乎4,000元至10,000元,而铜的回收价较高,每公吨介乎15,000元至35,000元,最高峰可超过60,000元;废铁价格稍低,每公吨回收价介乎800元至1,800元。

刘耀成担心内地停收废五金料后,对钢、铝影响最大。(资料图片/林若勤摄)

业界料钢、铝影响最大 一半回收商难以维生

环保废料再造业总会会长刘耀成未听闻内地加辣,但他估计,内地禁止进口废五金类废船等32种固体废物,对本港钢、铝出口影响较大。他解释,内地对钢和铝的需求大,令贸易商提供每公吨铝售价可达一万多元人民币,而铜的售价更可达致五万多元,故本港超过9成回收的钢和铝会进口内地;回收的废铁则主要输往东南亚地区,例如越南、泰国等,相信受内地政策影响较少。

香港环保回收业总商会主席罗耀荃也表示,自内地实施“廿四味”禁令,港府又呼吁市民集中回收“三纸两胶”,对回收业打击甚大,加上内地进一步禁止进口废五金类等进口,而回收商的收入来源大部分来自回收废五金类,当中以钢的回收价最可观,料日后至少五成回收商难以维生。

他认为,本港回收业界难以推翻内地政策,只好寄望港府为回收业发声,使内地明白香港是中国的一部分,不应过分打压,而非任由业界自生自灭,否则回收商只会因“蚀做”而无法维生。

刘祉锋形容本港正面对“计时炸弹”,若内地停收废五金,本港恐现“废铁围城”。(资料图片)

环团:国内生产大量五金 毋须再靠外地入口

绿惜地球总干事刘祉锋估计,内地措施对本港铜的出口影响较大,他指铜属于贵价金属,常见于冷气机和雪柜的雪种,前线舍荒者甚至“见到流口水”。由于国内基建篷勃,铜管铜喉和其他五金更是基建必须,因此需求殷切。他分析是由于内地工厂本身都能生产大量五金,以致毋须再依靠外地入口。

随著内地禁止废五金类入口,刘祉锋担心全球都将相关废料出口转到东南亚地区:“东南亚承受不到中国的吞吐量,当中国突然关闸,入口供应就会增加。哪个国家的价格较便宜,就向该国购买。前线出口商自然会压低出口价,再向下压,令回收价急降。”刘称,现阶段未能估计日后的回收价会下跌多少,但警告这是一枚“计时炸弹”,倘若爆炸,就会重演去年底的废纸围城危机。

除了回收价急跌,刘祉锋更担心,一旦欧洲等国比香港抢先一步,将废五金卖到东南亚,对方再无空间接收时,香港只能“企喺度”。

环团吁港府:不要每次等回收商“喊救命” 才拨款协助

距离年底尚余8个多月,本港可如何应到?刘祉锋认为政府应一直紧密留意国家新条例,当发现有新政策出台,就应积极地向业界提出对策:“若回收物没有出路,就会变成废物,最终送往堆填区。这对香港的废物管理影响深远,政府是责无旁贷。政府应想出应到方法,不是每次等回收商喊救命,才由回收基金拨款协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