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子女|“管太多、不要管”怎拿掐?育儿专家:这样做才是关键

撰文: 健康医疗网
出版:更新:

我们常觉得读书就是学生的本分,其他事情不需要担心太多,但事实上孩子在学校常要面对来自课业、同侪、老师等多方面的压力。有的是跟同学处不好、有的和老师处不来、甚至有些是同时感受到多重的压力。

百科全书型 孩子无法理解背后原因

来自台湾的心理咨商所咨商心理师邱泓霖表示,很多父母可能一听到孩子表达自己的困难,会很快用自己的经验跟方式来理解孩子,教孩子该如何做才对。邱泓霖心理师指出,常看到以下两种较无效的教养类型:

“百科全书型”是一听到孩子的问题就马上以自己的经验出发,给予孩子很多解决问题的方式,要孩子照自己的方式做,或甚至直接帮孩子把问题解决掉。这种类型的父母很快会把自己的经验跟理解带入到孩子的状况,问题可能真的可以解决,但孩子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只知道有用。

相关文章:“3句话”千万别说!日本妈妈分享养育秘诀 教出子女都是高材生

+6

自生自灭型 易让孩子疏离人际关系

“自生自灭型”是有些父母则是认为孩子需要独立自主,因为以后出社会环境会更为险恶,因此反而完全不管孩子,要他们想办法自己解决眼前的问题。这样的教养态度看似在训练孩子独立思考,但其实会把孩子置于焦虑跟孤单的状态,学习到在困境中没有人会愿意帮忙,只有自己才是可靠的,孩子会容易变得人际关系疏离,并且难以相信别人、建立适当的关系。

多听多问多体会 协助孩子愿意思考

身为家长要协助孩子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但如果忽略了孩子的情绪、特质等其他因素,反而容易产生更大的副作用。邱泓霖心理师建议,先完整听完孩子描述他遇到的困境,不要听到一些关键字,就太快带入自己的理解。再来,孩子通常很难马上表达清楚自己的困难,或者是不敢表达在学校遇到的挫折,尤其是受欺凌的孩子,常常不敢跟任何人说自己的困境,因此听的过程中要再多问,引导孩子表达感觉或想法,更能好好说出自己最核心的困难。

陪伴的安心感 发挥独特性格

邱泓霖心理师认为,很多父母对教养方式动辄得咎,管太多怕孩子无法独立,管太少又怕孩子出问题。其实最大的方向就是在孩子身后陪着他,像教练一样,时而给予方向,但又不会过度干涉,引导他有勇气去思考、尝试,让他拥有失败时也知道父母(或主要照顾者)都会在的安全感。

【延伸阅读,更多教育子女建议】

管教方式|错用呢个方法责罚 仔女长大后易有行为偏差及心理问题

+11

反话管教越教越累? 一句“再曳唔要你”对孩子影响远比想像多…

+27

相关文章:无心的说话却最伤人 十句父母不应对孩子说的话|博士妈妈

+6

【本文获“健康医疗网”授权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