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参与影响孩子情绪行为表现 12条问题了解你是否其中一位?

撰文: 育儿教室
出版:更新:

不论远至欧美,甚至邻近地区如新加坡、台湾等,多个地区的研究都指出,父亲积极的参与教养子女的程度,对孩子学习、社交及行为等方面具正面影响力。即使非与子女同住的父亲,其积极父职行为亦能维持对孩子的正面影响。
【作者为注册社工谭鸿昌】

根据英国分别对7岁、11岁、16岁及23岁孩子的追踪研究发现,父亲的教养参与度亦能造成孩子情绪行为的影响。当中包括能有效减少青少年期的情绪及行为控制问题。其次,如孩子能与父亲建立亲密度,会令他们更能满足成年后的婚姻关系。最后,如青春期的女孩子能够与父亲拥有坚稳的关系,亦能有助较少出现其成年后的心理困扰。

父亲对孩子教养的参与度对成长有深远影响。(Photo-ac)

究竟我是否一个“缺席爸爸”呢?可以尝试回应是否做到以下12条有关父职教养行为的句子。

1. 教育孩子,我(父亲)不是配角,父亲和母亲一样重要。

2. 我(父亲)每个学期至少去一次家长会。

3. 我(父亲)知道孩子的身高和体重。

4. 我(父亲)知道孩子的班主任的名字。

5. 我(父亲)知道孩子最喜欢的科目及原因。

6. 我(父亲)每天单独并专注地陪伴孩子的时间不少于30分钟。

7. 我(父亲)工作休息或到外地时总会打电话给孩子。

8. 我(父亲)知道孩子好朋友的名字。

9. 孩子有心事时,愿意跟我(父亲)分享。

10. 孩子愿意跟我(父亲)说话聊天。

11. 孩子遇到困难时,愿意征求我(父亲)的意见。

12. 我(父亲)知道孩子喜欢甚么、不喜欢甚么。

如有6个或以上做到,代表你除了基本生活条件外,亦已经是一个能合格履行父职教养的爸爸。如只能做到5个或以下,则需要花更多时间陪伴孩子,避免成为缺席爸爸。

Source: Dr. Eirini Flouri & Ann Buchanan, “Involved Fathers Key for Children,” Economic & Social Research Council, March 2002.

Source: Gallup Poll, 1996. National Center for Fathering. “Father Figures.”

作者:谭鸿昌(注册社工及DADs Network 总干事)

作者机构网站:https://www.dadsnetworkhk.org/

从事社福工作十余年,有感香港社会对爸爸的服务及支援不足,故加入DADs Network工作,分享父职教养心得,及组织香港的爸爸、推动积极父职运动(Active Fathering)。

机构简介:

香港父职服务机构DADs Network于2015年成立,志于推动积极父职(Active Fathering)及组织香港爸爸建立互助平台。机构于2016至今,与香港幼稚园及小学、社福机构举行超过150场“与爸爸有个约会”父职讲座,提醒香港爸爸需要多参与孩子教养工作。当中95%参加者于活动后都表示愿意花更多时间陪伴孩子成长,并承诺愿意与孩子定期约会。机构会定期进行聚会,让爸爸互相交流分享亲职教养心得,组织全港首个纯爸爸教养互助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