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岁幼童时常看电子屏幕恐增加患自闭症风险 专家:避免睡前看

撰文: 张玮婷
出版:更新:

许多家长都尽量不让小朋友过早接触电子产品,以免影响他们视力,但原来过早让幼儿看电子萤幕,还会影响他们的大脑发展。近日有研究发现,若小孩1岁时看电子萤幕的时间愈长,会增加3岁时患有自闭症的风险,当中男生的机率更较女生高2倍。

自闭症谱系障碍(ASD)一直被视为与先天因素有关,如基因突变、产前或产期前后的风险因素,但2019年及2020年时已有研究指出,作为幼儿的后天环境因素之一,接触电子萤幕的时间长短有机会导致儿童出现自闭症征状。世界卫生组织(WHO)在2019年亦公布对5岁或以下儿童的健康身体活动、久坐行为和睡眠的指南,指出1岁以下的儿童不应接触屏幕;而美国儿科学会(American Academy of Pediatrics)更列明,家长不应让18个月大的幼童接触屏幕。

(photo-AC图片)

1岁时接触电子屏幕时间愈长 将增加3岁时确诊自闭症的风险

《美国医学会杂志 - 儿科》(JAMA Pediatrics)早前刊登一篇由日本山梨大学助理教授   久岛萌(Megumi Kushima)及其研究团队进行的大型研究,研究邀请了84,030对母子,以问卷方式,纪录孩子满1岁后看电视、DVD或手机等电子萤幕的时数,并待孩子满3岁时再作纪录。结果发现,有83,237人、超过9成的幼童在1岁时已有看电子萤幕,另有74,554称孩子在3岁时看电子萤幕,当中有330名幼童在3岁时确诊自闭症,比例为总体的0.4%。

男童比例远高于女童

研究发现,幼儿在1岁时看电子萤幕的时间愈长,将增加3岁时患有自闭症的风险。而确诊自闭症的330名幼童中,有251名男童,其余79人为女童,反映男童患病的机率是女童患病的3倍,相反女童则未有发现相关的关连性。

(photo-AC图片)

最好避免于睡前看萤幕

有台湾学者评论以上研究时,提出幼童在哪个时段看电子屏幕也是重要一环,而“睡前看萤幕的时间”更应加倍注意。在光照特别是在看电子萤幕时,光线会抑制褪黑激素的分泌,影响人们的入睡质素及睡眠品质,而褪黑激素也具抗氧化作用,若幼童在神经生长发育期间未能分泌出足够的褪黑激素,则有可能影响神经系统的发育,增加如自闭症等神经发展疾病的风险。

评论作者表示,虽然电子产品已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用品,但家长也应尽量为孩子建立一个没有电子产品的睡觉空间。

(photo-AC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