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健康】流感疫苗有感│Sci Papa
如果没有时间对流感疫苗做详细资料搜集的朋友们,可以参考一下著名医学期刊“新英伦医学杂志”里的一篇文章。笔者颇欣赏作者深入浅出的说法,去解释这件十分复杂的事情。【编按:作者为Sci Papa】
这几天,有很多关于应否打流感疫苗的新闻。对于某些人的“谬误”,专家都立刻摆出“专家款”,严词谴责其他人扮专家。
当然“真‧专家”说话可信度一定十分之高,但问题是他们缺乏同理心,不明白普通家长或市民为何不了解流感疫苗的效用;然而,流感疫苗的问题真的存在,这个没有人可以否认,而往往“普通市民”未必能完全了解事情的始末,因疑生惧,对流感疫苗变得怕怕。
不完美的流感疫苗
流感疫苗的问题在于流感时常“变身”,而每年爆发的型号亦有所不同,所以效用较其他小孩出世就打的疫苗,其实算是十分之低。当专家说流感疫苗有66%效用算是很高的时候,例如麻疹,腮腺炎及风疹疫苗,接种两次后就已有大于99%的效用,而水痘疫苗对预防强度水痘感染亦有差不多100%效用;这难免令人对流感疫苗的效用成疑。
然而,又有众多传媒只片面报导。例如,有外国传媒曾“标题党”般说流感疫苗只得1成效用,其实是指当面对甲型(H3)流感时的数据,但现实社会是不会只有甲型(H3)流感的!所以这“1成效用”听上去好像很可怕,但对广大市民面对的流感及流感疫苗效用却未能真实反映。这些不尽不实的资讯实在使人觉得混乱。
著名医学期刊“新英伦医学杂志”就有专家写了一篇十分中肯的评论,流感疫苗在疫苗中算是十分之不完美,但打总好过不打:
However imperfect, though, current influenza vaccines remain a valuable public health tool, and it is always better to get vaccinated than not to get vaccinated. In this regard, the CDC estimates that influenza vaccination averted 40,000 deaths in the United States between the 2005–2006 and 2013–2014 seasons. Yet we can do better.
专家其实不一定把流感疫苗神化,却应该让普罗大众更透彻地明白流感疫苗的效用及安全性,及对公共卫生的重要性,使他们更能接受流感疫苗是一种“不完美的保护”,但在没有更好的保护下,也是一种现今科技能带来的“最佳保护”的一个选择。
但到最后,接种疫苗与否,选择还是每个人的权利;打个比喻,明知踩单车都有危险,始终都会有人不戴头盔、明知头盔未必可以保障一切,但安全至上的人还是会戴上头盔。
参考资料:http://www.nejm.org/doi/full/10.1056/NEJMp1714916http://www.eurosurveillance.org/content/10.2807/1560-7917.ES.2017.22.43.17-00707https://www.historyofvaccines.org/content/articles/top-20-questions-about-vaccination
Sci Papa (专页:Scientific Papa)
喜欢科学,但更喜欢老婆跟女儿。觉得科研跟“凑女”都是要有极度的耐性,不怕失败,还要懂得自我反思后用不同方法再尝试!将育儿及科学融合,期望伴著女儿走一条快乐的成长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