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Plastic Thing自小爱画画 家人给予的自由是最好的支持
90后插画家叶欣,4年前在社交平台开设了“Plastic Thing”图文专页,观察时下香港的社会百态,画风鬼马过瘾,内容经常引起共鸣。能够如此随心所欲画自己喜欢的事物,原来跟她自小跟妈妈一起画画,以及得到家人给予足够的自由度有关。
摄影:陈嘉元
大学毕业那年,叶欣开设了自己的专页“Plastic Thing”,因为一幅啜核夸张地画出香港少女如何打扮成在美国出生的华人后裔 (American-Born Chinese,简称ABC) ,而为人熟悉。开页至今4年,有超过24万人“赞好”,在年轻人社群中颇受欢迎。
自小跟妈妈画画 给予自由就是最好的支持
能够全心全意创作,妈妈是叶欣其中一个强大的后盾。她自小经常跟妈妈一起画画,这也是令她爱上画画的原因。妈妈不会指明她要如何画才是最好,只像玩游戏般,妈妈画一只动物,然后她又画一只。不论是年幼时主动提出要学画画、大学选科,以及毕业后以插画为生,妈妈都不会诸多干涉,认为女儿能自己养活自己便可,叶欣指“妈妈不去干涉,给予我自由度已经是最好的支持”。
画画不是做数学题,应该让小孩子想画什么就画什么
除此之外,叶欣在中学暑假兼职教画画时,也曾遇过一些家长令她深感无奈。“教初小学生画画时会觉得自己教得不好,我不想小孩子只跟着一幅图画画,但如果我叫他们自己画,家长又会觉得我没有上课,他们一定要见到一幅很标准的成品才会满意,才会觉得值得缴学费。”她说。一个人的成长中,自我的探索是很重要的一环,要探索过才知道自己要走哪条路,做到自己想做的事。虽然小孩子通常要靠大量临摹去学绘画技巧,但叶欣认为学习了技巧后,发挥创意思维,寻找自己的风格才是最重要,“画画不是做数学题,应该让小孩子想画什么就画什么”。当然,最重要是他们自己有兴趣。
有家长担心子女从事插画、艺术等行业不足以糊口,叶欣就认为:“时代不同了,现时连电竞行业都变得蓬勃,网络世界多了很多机会。”她感激这4年来发展尚算顺利,希望将来有更多机会与不同范畴的机构和人士合作。最近,Plastic Thing就为德福广场“齐撑慈善 CHARITEE”活动,以“快乐”为题设计了其中一件T-Shirt─“Happy Is A Choice”,寓意“快乐是一种选择,只要你选择快乐,你看到的世界便会充满欢乐”,这也是叶欣这小妮子的乐观人生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