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健康|子女情绪不稳 或与分离焦虑有关 需从家庭状况入手处理

撰文: 林荺晞
出版:更新:

情绪问题绝不是成年人专利,现今小朋友不但会有情绪问题,而且成因往往不单纯。精神科专科医生张汉奇表示,处理小朋友情绪问题首要是正向,但视问题的复杂性,有时需要循“家庭状况”及“管教方式”双向处理。
本文作者:张汉奇医生

张汉奇医生表示,临床上即使幼稚园的小朋友也会有情绪问题,而且在不同阶段有不同的问题,“若初上幼稚园出现情绪问题,主要可能是因未习惯每天早上与父母(通常是妈妈)分开,形成无法适应学校生活,每日早上去到幼稚园门外便开始哭闹,这类情绪问题称为‘分离焦虑’。”

另一阶段则是入读幼稚园一段日子后出现情绪问题,张医生表示较大机会是他们出现了社交问题,例如与其他同学相处不融洽,而这类社交问题严重起来可演变成霸凌,但家长要注意,自己的小朋友可能是被霸凌的受害者,也可能是欺负人的霸凌者,甚至会打人、抢夺别人的物品。“曾有家长带小朋友来咨询,说孩子无法和同学相处,可能因其他同学欺负他,但经过详细询问和向校方了解,才知道他受父亲耳濡目染,在班里经常欺负人,所以没有朋友。”

张医生提醒,不论分离焦虑、霸凌还是被霸凌,都需要处理,不能期望问题会自动消失,“例如分离焦虑,听来好像很常见,但若家长忽视这问题,不加以处理,时日久了便会导致孩子不喜欢上学,影响深远。”

父母可调节自我 减低孩子出现分离焦虑

处理方法:当孩子出现分离焦虑问题,家长可以先检视自己平日会否表现得太紧张,例如常在孩子面前流露出担心。孩子会感觉到父母对自己的担心,并受到影响,使他们觉得上学有很大压力。因此,父母可以先调节自己的担忧,并尝试放手,以正向积极的态度鼓励孩子,多对他们说学校是一个很安全的地方,又有很好的老师,并有很多同学与他们玩耍,这样就可帮助孩子放松。

孩子情绪不稳 有机会在校出现霸凌问题

至于霸凌问题,若孩子被霸凌,表现出来的征象往往是经常哭闹,医生会先了解他的家庭状况,再询问家长有否察觉他近日遇上什么特别事,从中就可找到端倪。

若发现小朋友其实是霸凌别人的恶学生,就属于较复杂的情绪问题,首先要了解他的家庭状况,例如父母的感情;其次要了解父母是如何管教,例如父亲会否较粗豪,在家中会否动辄以暴力处理问题等。“若孩子在校内欺负其他同学,而家长不去正视问题,孩子便会养成以暴力解决问题的习惯,同样影响深远。”张医生说。

处理方法:张医生表示,大部分孩子的情绪问题都不需要寻求医生协助,例如孩子欺负甚至动手打人,可以建议校方,安排他们在一个不受骚扰的位置,让他们独自冷静,反思自己的问题,一般都能奏效。若感到难以处理,就应咨询专业人士。

张汉奇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