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童自杀|抑郁症学童欲轻生 幸获心理学家开解 吁勿独自承担压力
Harold就读高中,心小姐与精神科医生支援他已经有一年半,见证他严重的躁狂抑郁症(Bipolar Disorder)日渐缓和。之前极度不稳,一时高涨,一时低落的情绪在辅导和精神科药物的辅助下越见平稳。
资料授权:心小姐 - 教育及儿童心理学家
Harold社交一直没问题,其他方面亦看似有所改善。他的学习表现和状态虽说不上稳定,但整体达标;以前常责打他的父母也终于肯改变管教方法,态度有明显的进步,慢慢修复与Harold的关系。因此,当Harold对心小姐说他上星期在家中试图自杀的时候,完全让我始料未及……
病情改善却更加抑郁 产生自杀念头
Harold淡然地说:“上星期五夜晚,我真系好唔舒服,超抑郁。我顶唔顺,于是就食咗几排止痛药。点知第二朝仲起到身,𠮶时我其实都几失望……”
原来他在事发前几天日日夜夜均处于情绪低沉的状态。Harold控制不了自己的负面想法和感受,不过没有求助,只把自己关在房间,不肯见人,亦没洗澡。因为正值暑假,家人不以为意。Harold想不通,为什么外在的压力因素明明有减少,自己的病情正在改善,却突然好像被拉回原点,令他感到绝望。
心小姐想,引致Harold情绪低落的原因可能比较内在或隐性,如遗传因素(家族的精神病历史)、暑假期间缺乏恒常作息和社交机会、即将开学的忧虑…… 这些压力较难被意识到,但威力不容小觑。我之后要与Harold探讨一下。
深知家人关爱却想不到生存理由 留下遗书嘱咐家人不要伤心
Harold表示他当天把遗书都打好了,一封给爸妈,一封给十分支持他的哥哥。他主动提出分享,心小姐便安静聆听。内容主要围绕他感谢家人的照顾,并嘱咐他们不要为自己伤心。
听得出Harold其实深知家人关爱他,他亦珍重他们。只是他当刻的抑郁症状太强烈,摆脱不了负面的思维,想不到生存的理由。现在的他走出了当时的状态,思考亦没有那么偏颇。
心小姐一边听一边觉得心疼,感叹为什么一个年轻人要承受这般痛苦。故此给Harold充分时间表达,继续倾心聆听,适度地给他一些支持和安慰。
会决定了结自己生命的人,都经历过一些难以承受的压力。因此辅导的时候更需要耐性,不宜操之过急。想一下子扭转一个人长期的思维模式是不可能的。
创建良好社交支援互联网 有效提升学生整体身心状态 避免跌入情绪深谷
然而,心小姐必须评估Harold现时是否还有自杀的危机,于是问:“依家你仲有冇伤害自己嘅谂法?”他回答:“我星期六全日好辛苦咁瞓咗一日床,之后就无再谂过。今日因为要出嚟见你,所以我寻日有冲凉,今朝去咗做gym,成个人感觉好好多啦。”
心小姐微笑鼓励他:“我哋好多时未必即时改变到自己嘅思维同情绪,反而先改变生活上嘅习惯会容易啲。你有冇谂过之后多啲出街、见吓朋友、或者做运动呀?”Harold明白心小姐的意思,便笑着点头:“我呢个星期会试吓每朝做gym,同埋约人出街㗎喇。”
社交支援互联网及预防性的习惯有效提升学生整体的身心状态,平衡他们的生活和思维,避免学生跌入情绪的深谷。
“找到适切的专业治疗及需要的支持终能迈向理想康复的水平”
在辅导的尾声,心小姐请Harold考虑下次情绪低落时找人倾诉或求助,不要一个人扛压力可以找哥哥、她、精神科医生或紧急求助热线。所有人都想给他支援。
最后,心小姐给了Harold一个最重要的提醒:“如果之后你觉得好辛苦,再有想停止生命嘅谂法,我希望你先尝试停止生命中令你困扰,令你承受好大压力嘅嘢。如果你觉得返学压力太大,可以考虑停学一阵;如果身体或者情绪真系好唔舒服,可以考虑去医院休养;如果同屋企人相处唔到,可以考虑申请临时住宿。先试吓唔同嘅处理方法,会唔会令自己舒服啲。”Harold认真地想了一想,说:“都系嘅。”
临别前,心小姐对Harold坦白表示,根据支援学生的指引,必须向他的父母交代情况(他曾有伤害自己的行为)及支援方法。纵使Harold有点担忧,仍信任心小姐会小心处理这次的沟通,当然她亦不负所托。
精神病的康复之路甚少是一帆风顺的,过程不时艰难曲折,状况时好时坏。然而,我相信,若患者愿意尝试不同的方法,找到适切的专业治疗及需要的支持,他们终能迈向理想康复的水平,包括Harold。
《本文获心小姐 - 教育及儿童心理学家授权转载》
【编按:文章题目为编辑所拟,原题为“停止生命之前停止压力来源”与我分享遗书的躁郁学生】
作者简介:注册教育及儿童心理学家,曾于香港和英国顶尖大学接受教育。
笔者希望透过分享在学校和诊所工作的点滴,提升大众对精神病的学童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