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钧伯裘书院办线上国际交流会助学生扩眼界 以科技拉近学习距离

撰文: 凌雯静
出版:更新:

新冠疫情肆虐本港期间,学校的恒常交流活动被迫暂停,为了让学生能继续与不同国家的同学交流,万钧伯裘书院当时想到一个妙法,就是举办线上千的“学生说教育”国际会议”,让来自不同国家的同学透过网上视讯会议方式,就全球或本国与主题相关的现状分享及交流。

活动于今年(2025年)进入第五届,反应仍然相当热烈。万钧伯裘书院校长黄颕东接受访问时表示,学生在线上会议中全程以英语和不同地区的同学交流学习,有助扩阔他们的眼界,亦能从中认识新朋友,以科技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为学界提供参考例子,共同推动跨国教育交流。

万钧伯裘书院校长黄颕东表示,学生参加线上交流会有助扩阔眼界。

活动反应热烈 逾200名不同国家学生参与

今年“学生说教育”国际会议的主题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育与传承”,于5月10日举行,有逾200名来自港澳台地区、内地多个城市,以及日本、新加坡、加拿大、爱尔兰、和越南等地的学生参加,透过深度交流互相认识不同家国如何保育及传承当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为了让全校学生能够共同参与是次活动,校内于举办会议之前已透过不同活动,包括跨级跨学科活动、专题讲座、展览、工作坊、班际比赛等,让学生能够一同了解会议的讨论内容。校监谭万钧表示,活动有助体现学校所提倡的6C深度学习能力,丰富学生的学习经历和促进创意思维。

万钧伯裘书院举行深度学习交流计划:“学生说教育”国际会议活动。(万钧伯裘书院提供)

交流活动不嫌多 实体线上交流双轨并行

黄校长表示,学校一向主张学生扩阔眼界,而扩阔眼界最直接的方式就是让学生与本地或海外的同学接触,大家互相交流学习。他说,由于在疫情期间实体交流活动被迫暂停,而随着Zoom线上视讯学习变得普及,令学校萌生起举办线上交流会议的念头。第一届会议的主题是“疫情下的学习”,学校亦能从中亦可了解学生对于以这样的方式进行交流的意见。

首届国际会议受到学生的欢迎和好评为学校坚持继续举办这项活动注下了强心针。黄校长说,线上交流不但成本较低,亦不受地域和空间掣肘,加上成效显著,故校方本着“交流唔怕多”的理念,即使疫情复常后仍照样举办,让实体和线上的交流活动双轨并行。 今年的活动反应非常热烈,不论是本地抑或海外的学校都踊跃报名参加。

黄校长希望能借此鼓励更多学校尝试类似的交流模式,突破实体空间的限制,一起促进全球教育交流。

麦劲生教授(右)于活动中主以“非物质文化遗产:香港现时的情况”为主题进行演讲。图为校长黄颕东(左)与校监谭万钧(中) 向麦教授致送纪念品。